法云寺塔,又名圣垛寺塔,位于
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北约13公里处的圣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这里位居深山,祟山俊岭,层峦叠障,古树参天。在碧绿松杉翠竹荡漾的林海之中,古塔隐若隐现,更显得格外俊秀壮观,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1982年内乡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法云寺塔的历史
法云寺塔,2008年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的历史,是
佛塔这一佛教建筑形式较早传入豫西南地区的珍贵实物。
法云寺塔,位于
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三岔河村的圣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马山口镇位于内乡县城东北部,北至南召,东接镇平,西抵
商洛市,南下荆襄,古称“咽喉商洛,脉络川陕”。据《内乡县志》记载,
刘秀曾在此山坡得一良马,故称此为
马山县,又因有青山、梅子、花北三条河流相交于马山脚下汇入默河。水路、山路也都由此通往北部山区,故称马山口。
从内乡县城车行大约有16公里,就到了圣垛山下。圣垛山,又名五垛山,山势呈东南—西北走向,是巍巍八百里
伏牛山中名山之一。明清《内乡县志》皆称“一方圣概”,五垛奇峰巍巍挺拔,以海拔1643米的金顶五垛山为主峰,两边两座崚峰微微向主峰倾额点首,而法云寺塔,就座落在五垛山右侧的剑锋山上。
沿途步行上山,崇山峻岭、鸟语花香、明代诗人
李衮曰:
圣垛山名自昔闻,耸然不与众峰群,
深藏翠壑千层雪,高挂晴天一片云,
我来登眺浑忘倦,遮莫西林下夕。
来到古塔脚下,举目仰望。古塔拔地而起,古朴雄浑、昂首挺立,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500多年的风雨沧桑……
古塔为七层八角
棱锥状,全部是青砖砌筑,由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
砖塔。周基长18.4米,身高23米,塔底座直径5.8米。造型简洁,比例适度。
基座之上为塔身,由下而上每层依次降低,逐层向内收,层次分明。塔身每层砖砌采用挑出和收进的方式叠涩出檐,更显
楼阁式塔的建筑风格。整体来看塔的第一层最高,塔身最粗;第七层最低,塔身最细。塔身的第一层有一面南向券门,内为圆形、空心,上为窟窿顶。
券门下为青石踏走,以供出入。第二层以上各层均为实心,不能攀登。从外表结构上看,仅第一层与第二层密檐衔接处为木质斗拱。每层按比例逐渐缩小,改变了以往
佛塔建筑的方、正、直、硬规律。使塔身更加稳重,坚固。塔的顶部还有四个尾部相连的石猴。1998年4月,文物贩子到此攀登在树上,用竹竿挑着绳子套在塔顶部,造成该塔顶4个尾部相连的石猴被盗毁。
塔前还有一尊高1米,宽0.8米的圆雕坐姿妇孺石像,形态慈祥逼真,表情安详,怡然自若,显得慈祥宽怀,气度非凡。刻画古朴有力,像的背面刻字为“
嘉靖十八年(1539)已亥岁次口月,圣垛法云寺僧达禅。”传说该像是为纪念塔主人的母亲而雕刻的。
法云寺塔底层外壁镶有一宽50厘米、高70厘米的“重修法云禅寺石记”:伏以古迹,禅师云峰持修宝山,峰高郁龙盘虎,并凤朝金佛之殿。月严风暖,应云雨睛,石精水绕日雾,青松明朗幽然,曰:圣垛景邑,黎庶保镇封疆,共享生平,谓曰护卫仇觉义。癸心舍身起盖
天王殿,喜舍资材修理舍利建塔一座,庆佑宿生法轮常转俱口利乐,故云。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神咒: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你也、他唵,揭啰伐底震多末尼摩诃、钵蹬迷噜噜噜底瑟吒啰阿揭利沙夜吽发莎诃,唵钵蹋摩震多末尼 篅啰吽,唵钵刺陀钵亶迷吽。
龙集岁次
丁丑(1457)春二月吉旦,主持海通功德主仇口义口
景泰染年(1456)。据石记记载该塔是重修于明“景泰七年(1456)”。
塔旁又有一碑刻记载,
清代重修
法云寺于“
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由此可见,
法云寺应建于明代以前,而在明、清时期佛事,香火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开始衰败。该寺究竟在明代以前什么时期建造的,未历史记载。相传,
刘彻刘秀祖居
南阳市在此避难时,就有心在此建立寺院,因战事紧张一直未能如愿。明帝秉承父愿,曾派
高僧在此选址筹建寺院,后因种种原因,直至
西晋秦始元年(公元256年),才在此处建成一座规模辉宏的寺院。“钟楼两厢具齐备,浩浩荡荡众百僧”,是当时
法门寺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可见,那时的
法云寺规模之大,规格之高。
从现存的碑文中发现,明、清时期该寺也重修过,据说,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也曾在此屯兵,当时荒草遍地,硕大的蚊虫咬得战马嘶呜,使法云寺遭于兵焚。李自成便下令免除此地山民三年的劳役赋税。
抗日战争期间,因这里水质好,水的枪管质量高,打不红。民团司令
王金声在此建立了兵工厂,住房70余间,吃水井七眼,无疑对该寺又是一次毁灭性的破坏。据居住在塔周围的群众讲,1928年寺院内还住有和尚。民国后期,寺院全毁,仅剩大小塔群10多座。因年久失修,五十年代中期塔群倒塌毁坏,再加上文革时期的破“四旧”,现仅存一塔。调查中发现,由于群众经常在塔周围取土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塔身周围
地基下沉1.4米左右,使该塔底座裸露在外。
法云寺塔,2008年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
佛塔这一佛教建筑形式较早传入豫西南地区的珍贵实物。虽然历尽沧桑,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辉煌和风采,不论从历史、科技、佛教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意义,不失为一处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史迹。
碑文详记
附:“重修法云禅寺石记”
伏以古迹,禅师云风持修宝山,峰高郁地龙盘虎,并风朝金佛之殿。月严风暖,应云闲雨睛,石晶水绕日雾,青松明朗幽然,曰:圣垛景邑,黎庶保镇封疆,共享生平,维曰护卫仇觉义。葵新舍身起盖
天王殿,喜舍资材修理舍利建塔一座,庆佑宿生法轮常转俱常利乐。故云。如意保轮王陀曼尼神咒: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俱大悲心者怛你也、他,斫揭啰伐底震多末尼摩诃何、钵蹬迷啰啰啰底瑟叱‘窝哆阿揭利沙夜衅发莎何。略林挤摩多末尼篡哆岭,吟林拉陀林。
龙集岁次
丁丑(1457)春二月吉旦,主持海通公德主仇觉义
景泰染年(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