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位于
响肠镇千佛塔村,始建于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法云寺塔的艺术价值堪称世界级文化瑰宝。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七级28米(残高20.6米),塔基宽3.5米,为条石砌成。
位于响肠镇千佛塔村,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据《
安庆府志》记载,“后山寺,
在清朝乡,县北八十里,一名法云寺,晋创明末寇焚”,清
同治年间重修法云寺碑记载“潜北后山寺,古名法云,浮屠7级,建自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罗列子石,仙人洞诸灵迹,而世祀菩萨于大殿,
咸丰之际,劫火四起,塔存而庙宇毁......”民间传说,该塔是
曹魏(225—230)年间,
曹操大军征伐
孙吴时所建。还传说地藏菩萨来华曾在此寺住有年余,弘扬佛法,后才去
九华山。法云寺塔的建筑风格世间少有。塔身平面四方七级,青砖砌筑而成。像这样的方形古塔全国仅存四座:
西安市的塔、
小雁塔,洛阳白马寺齐云塔以及法云寺塔。
法云寺塔,中有塔心室,中空至顶。每层内外壁各有40个砖雕神,每龛内有一大二小三尊佛像,系印模烧制图案,中为
如来佛祖,左为
摩诃迦叶右为
阿难陀,计有1680尊(故又名
千佛塔),神态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该塔1988年10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法云寺塔见证了佛儒道三教的历史兴衰。在塔身的背面有莲花——佛教、菊花——儒教、太极图——
道教的标志,说明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大教派曾先后在此地教化众生,弘扬宗教文化。顶盛时拥有大殿建筑二十多间,田产60余亩,山场近百亩,下辖1庙6庵2寺,香火盛极一时。1952年,庙宇被拆,仅存古塔。1994年3月,
岳西县人民政府批准开发法云寺。划定人工湖在内的近百亩土地作为千佛塔宗教旅游开发区。现在,已经建造了塔门,重建了护塔殿、
大雄宝殿、法王殿、
观音菩萨殿等等。还新铺了柏油公路,办起了“农家乐”接待中心。如今区内茂林修竹、碧波荡漾、宝塔映辉,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游客如云。这里已经成为人们礼佛消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