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是
格非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88年第6期的《收获》杂志。小说以“我”对“青黄”含义的追寻为主线,描述了“我”前往麦村进行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最终追寻的失败。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叙事方式有重大差异,不再完整,不再以精心营造的悬念来吸引人,而是把关注点放在对某些场景的渲染与旁枝末节的描写上,从而达到文本形式的实验效果。
《青黄》围绕着“我”对江南渔村麦村九姓渔户的历史调查展开,探讨了“青黄”这个颇有争议的名词的含义。随着“我”在麦村的调查,发现了一个个与此相关或不相关的故事,而“我”所追寻的江南渔村的那段模棱两可的历史,却更闪烁迷离;“青黄”是故事的起源,但随着故事的进展,其含义却越发模糊。
“
先锋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消逝。
格非于1988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青黄》,呈现出先锋小说中叙事技巧的运用。先锋小说广泛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
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核心的,彻底颠覆旧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传统。
“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其调查动机来自于同事谭维年教授的一个学术观点,即“他认为‘青黄’是一部记载九姓渔户的编年史……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依然散落在民间。”然而“我”则认为谭的论断没有理论依据,因为这仅仅是凭借他“先天的预感和固执”得出的结论,直接的证据没有“出场”,这显然不具备学术上的“科学性”,所以“我”才萌生了“再次到麦村去”的想法,即寻找真凭实据以便“证实”这个观点。在麦村的调查过程中,“我”试图通过麦村的一位牧羊老人寻找答案,但老人并没有给出“青黄”指代何物的答案。
小说第5、第7两节叙述的是“我”与九姓渔户的唯一“存活者”小青交谈的全部内容,在这里小青讲述了
张姓子孙的“死而复生”以及后母二翠的遇害过程。从与“青黄”一词的关系来看,
小青无疑是相关程度最强的“当事者”,是最接近也最有可能掌握“青黄”秘密的人,但在这两节里面“我”却从未向其问起该词语的含义。第7节“我”虽然询问过是否存在一本书,但当小青回答说张姓子孙“不认识字”、即使有书“也同父亲一起埋掉了”以后,便没有继续对“青黄”一词进行追问。值得注意的是,主人公“我”的这一异常行为并不会引起读者的不满,因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合乎逻辑的思维线索:“我”的身份是知识分子,去麦村调查是一种科学研究行为,目的是为了证实谭维年教授关于“‘青黄’是一部记载九姓渔户的编年史”的学术观点,因此,“我”潜意识里将“青黄”设想成一部书的名字是理所当然的,反之,如果“青黄”是别的什么东西,那么这次调查活动也就不存在任何意义了。
艺术特色方面,《青黄》中叙事“空白”书写方式较为明显,小说中插入了一件九年前的往事,这件往事的独特性在于,换
麦芽糖的老头李贵在和“我”住的当晚“偷偷”出去过一次,巧的是,他出去的当晚,二翠被一个醉汉杀死了。这种空白是没有答案的,甚至连书写这种空白的合理性都受到怀疑。《青黄》同时利用了“经验式建构”,即通过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回忆”来完成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这种方法类似推理小说中的“多重主述”手法。
格非在《青黄》中营造了一种颓废意境,创造了一种环境的荒凉感。在小说的环境描写中,这些颓废的元素几乎一一都被凑齐了。
格非的《
迷舟》和《青黄》以优雅精纯的语言和清晰缜密的细节呈现出无比真实的生活质地感,同时又让微妙难言的意绪如迷雾流淌,仿佛义山诗境。(《
成都日报》评)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86年格非发表处女作《追忆乌先生》,此前曾尝试写过一些
现实主义作品,按其自己的话来说是“好比一个天生对汽油味过敏的人强迫自己在汽车加油站工作”,直至《追忆乌攸先生》的出现,“将自己从无休止的自我折磨中解救出来”。其成名作为1987年发表于《收获》的《
迷舟》,代表作为《
褐色鸟群》《青黄》《哨》及长篇《
欲望的旗帜》等。
格非是中国当代作家,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江南三部曲”(《
人面桃花》《
山河入梦》《
春尽江南》)、《
望春风》《
月落荒寺》《欲望的旗帜》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其中,《江南三部曲》获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隐身衣》获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望春风》荣获第一届
京东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