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第一大港
位于福建泉州的唐代港口
东方第一大港,即位于福建泉州的唐朝港口,别称泉州港,出自《泉南歌》。泉州市是古代一个重要港口,兴起于唐、盛于宋,宋末元初到达顶峰,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
泉州之所以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海港,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九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地理学家伊本考尔大贝,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中原地区的贸易大港,自南而北的排列顺序是:一交州,二广州市,三泉州,四扬州市。以后又有变更形成了广州、泉州,明州(宁波)三港竞争的局面。北宋初期,三港以广州最盛,明州次之,泉州居后。北宋中期,泉州港开始赶上并超过明州,跃居全国第二。南宋初年又逐步赶上广州并驾齐驱。南宋末年,泉州市一举超过了广州执全国对外贸易之牛耳,进入极盛时期。直至元代,泉州港还一直领先于国内渚港。
港口介绍
我们可以从许多文献中,看到当时泉州港“舟车辐,舻相接”的盛况。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孛儿只斤·忽必烈之命,护送科克清公主下嫁波斯,就是从泉州扬帆出海的。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他奉其国王之命来华,也是从泉州港登陆的。他在游记中盛赞当时的泉州港,认为是他平生所见的最繁荣的商港港元内经常有大船百条,小船无数,乃天然之良港!元代的文人是这样描写泉州市的:“泉,福建省之都会也。番货运物,弄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
这里所说的泉州港,包括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诸港,而以后渚港为主。后渚港位于泉州湾内,西北距泉州城十公里,地理形势险要;西北有桃花山支脉作天然屏障,是了望与防卫炮台的所在地,东面与惠安县的白沙、白崎二海隔海相望,向外有晋江石湖与惠安琅山、秀涂成钳形对峙,东北有洛阳汇出海口处的小洛阳海,西南即晋江的出海口,水陆均可到达晋江、泉州、惠安、南安诸县市,而且水深港阔,交通便捷,在当时的条件下,成为“梯航万国”的天然良港和海防要地,绝非偶然。
马可波罗记录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仕元十七年,经常出使邻国并巡视全国各地。他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921年)奉孛儿只斤·忽必烈之命,护送科克清公主下嫁波斯,从泉州市后渚港出海归国。归国后,写了《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文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这个游记中,泉州是他介绍的重要城市之一。马可波罗此行是从行在(杭州市)出发,经信州(江西上饶)进入福建省,然后从格陵(建宁县)、武干(尤溪县)、温敢(永春县)而后到达泉州的。这时,泉州正处在对外通商贸易的全盛时期,外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接踵而至,亚非各国货船也频繁出入,一片繁荣景象。马可·波罗说,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运载的胡椒,一般的国家每次只运去一船,而“剌桐港者,则有船舶万余”艘,其繁荣兴盛可与亚历山大港媲美!泉州市的“剌桐缎”畅销于南洋、印度欧洲。迪云(德化县)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泉州的对外贸易盈利很高,政府可获得巨额税收,是元朝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那时,泉州等地还使用纸币,是重要的流通媒介。
马可波罗还注意到泉州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均甚为流行。在民间所见的大都是“偶像教徒”,这大概是指佛教而言。这与泉州古称“泉南佛国”可谓不谋而合。
在经过温敢(永春县)、迪云(德化)时,马可·波罗印象颇深。他说永春“制糖甚多”,除供应本地居民外,还运往汉八里(北京)“以充上供”、可见在那时,永春的制糖业是相当发达的,在德化县,马可波罗注意到那里流行的方言,只有当地人才能理解,虽然写成文字就可看懂,但在外人看来则充满了神秘感。
马可波罗离开泉州市后,一路上历尽艰辛,辗转了二年多才到达目的地——波斯,而后又海陆兼程,于元元贞一年(公元1295年)才到达了久别的故乡意大利威尼斯
古港盛况
如果说,剌桐港在唐朝崭露头角,已经成为中原地区四大商港之一;那么,到了宋元,剌桐港的巨舶则穿越滚滚洪涛,生机勃发地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宋人谢履的《泉南歌》:“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描述对外通商贸易的繁荣景象。
宋代的泉州海外交通,畅达东、西大洋彼岸。宋时泉州市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到了元代则发展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当时从这一海上通商门户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珠宝、香料和药物,出口商品则以泉州名产剌桐绸缎、瓷器、茶叶和铜铁器为主。剌桐港极盛时期的能商贸易非常活跃,到绍兴市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市舶税利高达100万缗,在国库财政收入中占有可观的地位。
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魅力,把古泉州人的目光从黄土地引向蓝色的海洋,开始到茫茫大海上去寻找新的生存发展道路呢?要解开这个历史之迷,不能不探究剌桐港鼎盛的成因。
其一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泉州市座落于晋江下游北岸,东临大海,与台湾省一水相隔。泉州湾海岸线曲折漫长,水道深,拥有“三湾十二港”,足以吐纳自如地任由中外货船出入,具备一个天然良港的基础。
其二是通往内地的水陆交通也较为便利,当地物产资源丰富,拥有享誉遐迩的名牌产品,而长江下游内陆腹地也可源源不断地供应充足的货物,这就为中外客商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可观的市场和商品。
其三是社会安定,民风纯朴,比起当时中原战乱迭起、百姓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社会现实,古泉州市真可称为一块不可多得的黄金宝地。
其四是泉州造船业的发达和航海技术的高超,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外商船可以比较安全地进出剌桐港。
其五是朝廷重视对外通商贸易,颁令保护外国商人,并设立市舶司机构,委派得力官员执掌吏治与海关、税务。
古港勃兴的原因可能还有许多,而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则是:滨海而居的泉州先民,显然揉合了古越人的机智灵活和北方人的剽悍骁勇,因而形成了一种富于开拓精神的襟怀和敢干闯荡江海的胆识与气魄。他们冲破狭隘的本土观念的樊篱,无所畏惧地跨越惊涛狂澜跋涉荒岛绝域,成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
蕃汉杂处
在宋元时代,因为对外交通贸易的空前繁荣,到泉州市来经商、传教、创业、致仕及至长期定居的外国人,数以万计,诺大的泉州城,到处可以看到外国人盖的宅第、开的店铺、建的教堂、庙宇,就连城外一带,也随处可以见到他们的墓葬群,丛集密布,比比皆是。因此,把当时的泉州,看作蕃汉杂处的“国际城市”,是不会过分的。
当时,来泉州的外国人,以阿拉伯人居多,其次是波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及东南亚一带的人。他们多数集中居住在商业繁盛的城南一带,所以这一带当时被称为“番坊”。中原地区政府对居住这里的外国人关怀备至,让他们以民主的方法推举“番长”,以管理外侨内部事务,协调其利益,还为政府承担招徕外商,发展贸易的使命。
这些居住在泉州市的外国人,与泉州人民友好相处,互相扶持,兴办各种事业,对泉州的发展做出贡献。北宋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天竺僧罗护那航海到泉州,“竟搞金缯珍宝以施”。僧一不有“买隙地建佛土于城南”。有些比较富有的外国人,视泉州为第二故乡,以其雄厚的资财,从事泉州的建设,帮助泉州当局解决困难。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泉州奉上之命造船,晋江知县苦于经费无措,准备辞职。后来,因为得到“诸番寓居者义之,咸助其役”,结果出现了“舰就而民不知”的奇迹。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2年)侨商还出资大修城垣,使得泉州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
那些定居下来的外国人,有的与泉州人通婚,生男育女,成了民族融合的先驱。泉州民间素有“半南番”一语,就是专指这些中外混血儿的。外国人还在泉州东门和南门一带,建立公墓,“以掩胡贾之遗骸”,——并得以长期保存,虽改朝换代,亦不毁弃,成了后代研究泉州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目录
概述
港口介绍
马可波罗记录
古港盛况
蕃汉杂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