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山石窟造像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的造像
山东省东平县城西侧白佛山南麓。造像始雕于隋开皇七年(587年),唐、五代十国至宋初均有增刻,形成了四窟一及露天造像等几个群体。共有造像149尊,现存138尊,多为佛教内容。其中1号窟内十六王子像是迄今已知国内唯一的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
信息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
山东省
白佛山石窟造像 V-455
简介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县城西侧的白佛山。造像初雕于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唐朝五代十国至宋初均有增刻。白佛山石窟造像现存138尊,多为佛教内容。
白佛山石窟造像
其中第一号窟内的十六王子像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唯一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与造像共存的有隋代以来的造像记铭110条,重修碑刻14方,提供了佛教造像进入鲁西以及向周边地区曼延的大量文字资料。与造像共存的附属文物有金大定年间修建的三教堂一座,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白佛山造像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
其中隋朝释迦牟尼像高7.6米,结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螺髻,面相浑圆,颈粗短,宽圆肩。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简练流畅。手施无畏与愿印。形体硕大粗壮,面相慈祥,微含笑意。为典型的隋代造像风格。以其年代之久远、保存之完整、个体之高大,被称为“中原隋代第一佛”。其两壁上的“涅图”和“十六王子”龛像,是国内罕见的造像。
唐窟内佛像高2.43米,高肉髻,面相丰满硕长,蚕眉细目,两耳垂肩,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其左右两菩萨,面部均宽圆丰满,缨珞繁。造像均通体磨光,雕刻细腻,柔和华丽,保存完整。
白佛山石窟造像共有大小142尊,其中隋朝造像116尊,1号窟内主像底座和9尊小龛像有残损、2号窟内主像鼻部残损,其余保存完整。唐朝造像3尊,面部风化较为严重。五代十国、宋造像12尊,除弥勒菩萨小像头部残缺外,其余保存完整。明清造像等共11尊,部分风化严重。由于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像、石刻、题记等大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坏,主要问题是危岩崩塌、渗水侵蚀、木本植物的根劈等方面,对白佛山市石窟造像的长期保护非常不利。
造像区周围环境
造像区位于白佛山南麓陡峭崖壁上,海拔高度230米,崖面高差为20—30米。白佛山处于鲁西新生代沉降区的北缘,属于剥蚀浅切割低山,由碳酸根构成。山前断裂南盘上升,北盘下降,倾向西南,成为山丘区与山前倾斜平原的分界线。主峰海拔高度为370.6米,相对高差约330米。
东平县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日照较多,空气较为湿润。风向随季节变化,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最大风速228米/秒。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00—1400毫米。白佛山在地貌上为独立低丘,构成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大多以地面流的形式顺地表排出,且有部分大气降水经残积层、坡积层和溶蚀裂隙垂直入渗,以山梁为分水岭,向四周产生径流,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出区外。区内地下水类型为岩溶裂隙水。白佛山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鲁西南新生代沉降平原区的边缘。白佛山山体为单斜晶系(近水平)构造。地层产状为:倾向350—10°,倾角5—10°。
石窟造像价值评估
1号窟内的隋朝阿弥陀佛像是中原一带保存最为完整、个体最大的佛像,堪称“中原隋代第一佛”。1号窟内隋代阿弥陀佛的雕刻风格突出反映了中原一带隋代造像的特点,其胸前的钩钮式衣是山东地区常见的形式,丰富了山东地区隋代石窟造像内容。隋代造像题记为隋代造像的断代分期提供了确切证据。1号窟内的“涅槃”龛像是国内少见的早题材,以十六王子为题材的龛像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像、铭俱存的造像。佛、道二教共存一山,反映出明清时期佛、道二教在民间的发展特点。“像主”名记中的“柏义王”、须昌县令、县尉和众多的平民尤其是閤家造像反映出高官、地方官和布衣三者结合造像的特点以及当时佛教在民间的发展情况。雕刻技法中粗犷与细腻相结合,以及不同时代的造像风格,反映了民间雕刻特点。
2000年7月份,东平县人民政府会同曲阜师范大学共同制定了石窟造像发展保护规划,把白佛山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开发区,山前为白佛山大公园。至2004年底,东平县人民政府已投资1500多万元于山前建修了6条纵横交错的水泥登山游路,一座三门四柱式山门坊、长300余米的石砌登山盘路,平整了隋窟前院落,并修建了安全石质仿古栏杆,恢复了古代建筑三教堂,唐窟和宋窟门上安装了钢筋保护门。
白佛山石窟造像主要文物特点
1号窟内主像为阿弥陀佛大佛像。像通高7.6米,结跏趺于束腰仰覆莲座上,门内雕有供养人及瑞兽狻猊。佛像肉髻低平,涡纹型发髻。面相浑圆,眉如长月,眼球较小,出唇较瘦薄,双耳硕大,颈粗短,宽圆肩。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衣,左肩系一勾钮式带,将衣角束起,衣纹简练流畅。手施无畏与愿印(说法印)。形体硕大粗壮,面相慈祥,微含笑意,为典型的隋朝造像风格。其两边窟壁上又排列数十小龛像,俗称“千佛崖摩崖造像”。大者高35厘米,小者仅10厘米,有佛像、菩萨像、天王像、罗汉像等,还有“讲经图”和“涅槃图”和“十六王子”像。照相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涅槃”像中释迦牟尼像头南面西,左肋侧卧。肋骨裸露明显,形体消瘦。其身旁围坐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其面相均呈异族形象。或低首致哀,或仰面嚎啕,或抚其首,或抱其足,神态不同。十六王子像和涅槃图像,其风格反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龛像旁布满“像主”名记,其中有“柏义王”和须昌县令、县丞县尉、僧人等。窟外右侧摩崖上有隋朝开皇七年、十年造像题记和唐朝题记。
2号窟中间为圆雕上半身佛像,高2.43米,高肉髻,面相丰满硕长,蚕眉细目,嘴似菱形,嘴角翘起,鼻梁高挺较长,眉间刻白毫相,两耳垂肩。微袒胸部,露双乳,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上举(残),左手放于膝部。其左右两菩萨,左像高1.6米,为倚坐像,脚下踩莲台。右像高1.1米,呈善跏趺姿,露赤双足。右手抚胸,左手抚膝。两像面部均宽圆丰满,臂钏颈圈,缨珞繁缛,高宝冠内有化佛形象。这三尊造像均通体磨光,雕刻细腻,比例匀称协调。东壁上有一组“像主”名记,窟门上有明代创修石阶题记等。
3号窟北壁上复刻尖拱形龛,内为一佛二弟子3尊高浮雕像。中间为弥勒菩萨倚坐像,高0.42米,袒胸露乳,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头后有桃形背光,螺纹肉髻。面相丰满,右手抚于胸前,左手抚于膝部。其左右弟子像,体态婀娜。3像均是通体磨光。西壁上有唐朝元和十年“大唐故节度随军宣德郎大理白族自治州司直权知齐州司马清河”张行弥勒赞文并序。
4号窟内原有造像12尊。北壁中间一铺造像,中间为释迦牟尼倚坐像,亚腰叠涩方顶座,门内刻力士及狻。像通高1.9米,高肉臀,面部较宽圆,手施无畏与愿印,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厚重,线条较粗。其左为阿难陀、迦业立像,左阿难身显瘦小,略显稚气,衣纹较为粗糙。迦业像面部丰满,微露笑容,着双领下垂式衣,衣面光滑,足部露百折式内衣纹。均光头,施莲花合掌印。白佛山西侧有天仙圣母、祥云二洞窟及大雄宝殿等建筑。天仙圣母、祥云二洞窟位于高高的悬崖上。系清康熙人工开凿而成。两洞并列,中有石门相连通。洞口均向西,距下面垒砌的院落4米,由两列平行的石阶通上洞口。
神台正面刻有瑞兽麒麟图,形象生动逼真。神台后是叠涩仰莲莲花及竹节多角座,座上仅存观音菩萨下半身像。像后南壁上刻一幅图画,外围凸起行框,画上部为双龙戏珠图,龙腾云绕。左下部刻有山峦形象,右方为护法韦驮神像,高0.8米,身披盔甲,脚穿战靴,合掌而立。北洞曰“天仙圣母洞”。此洞和南洞基本相同。北部原为天仙圣母像,仅存下半身像及像座、神台。
两洞内有题记10余方。洞下院落系人工垒砌铺垫而成,东西11米,南北21米,有南北二山门,北山门有石台阶直通下方30米处的大雄宝殿,南山门向南转西是1200多米的石砌盘路,直通山脚的古庙会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信息
简介
白佛山石窟造像
造像区周围环境
石窟造像价值评估
白佛山石窟造像主要文物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