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狻[suān]”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也是狮子的别称。它有着狮子般的形象,排行第五,性格喜静不喜动,喜欢安静地坐着,同时也喜欢烟火。
除了在“
龙的九子传说”的名目中被归为龙族之外,其他地方都将“狻猊”指代为狮子。据《尔雅·释兽》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晋代的郭璞解释说:“狻猊即狮子,亦食虎豹。”此外,“狻猊”一词最早出现在《
穆天子传》和《
尔雅》两书中,后来逐渐演变为加上反犬旁的“狮子”。
狻猊作为护法兽,被引入实际生活中,广泛用于建筑、民俗和铜镜纹饰中。它也被用于驱邪、镇陵、守护宫门和府邸。
隋唐,人们用狻猊石雕镇守陵墓。明清时期,有将压胜钱挂在花灯上作为“挂灯钱”的习俗,明代“狻猊戏球”压胜钱镂空,灯光可透过钱体泄出,狻猊之影随灯舞动。狮子是浙东民间常见的吉祥图案,一只大狮与一只小狮组合象征官至“
太师”“少师”。
《聊斋志异·象》中提到
大象见到狻猊会吓得匍匐在地,任凭狻猊挑选肥肉食用。狻猊在中国文化中是护法兽,经常出现在佛教造像、香炉和宫殿建筑上,明代被附会为龙生九子之一。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狮子的造型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全新佛教狮子形象。
基本概况
作为
脊兽的一种,狻猊与狮子的外形有着明显的差异。狮子身上没有鳞甲,头部则具有卷曲的毛发,这使得它看起来更像是雄狮的特征。然而,狻猊则被赋予了中国文化中的鳞甲形象,头部只有披垂而下的鬃毛,面部造型则更像老虎。因此,在民间的雕塑中,通常采用“虎头、龙爪、虎尾”的造型来表现狻猊的形象,这种形象更接近于
母狮的特征。
传说中,狻猊喜欢烟和安静的环境,具有极高的耐心。因此,它被佛主收在胯下作为坐骑。此外,狻猊还能吃虎豹,是威武的百兽领袖。
原始起源
狻猊是狮子的古称,也是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它形似狮子,排行第五,除了在“
龙的九子传说”名目中被归为龙族之外,其他地方都被认为是狮子。《尔雅·释兽》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晋
郭璞注说:“狻猊,即狮子,也食虎豹。”在《
穆天子传》中也有提到:“名兽使足走千里,狡貌、
普氏野马走五百里。”不过,《
尔雅》和《穆天子传》这两本书都没有详细描述狻猊的形象。
自
东汉时期
西域进贡狮兽之后,它被称为“师子”。《汉书·西域传上》中:“乌戈地暑热养平..-·而有桃拔、师子、
犀牛。”
颜师古注云:“师子,即《尔雅》所谓狡貌也。”从
隋唐开始,人们逐渐将其称为加上反犬旁的“狮子”。
从《尔雅》可以看出,狮子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被人们所知,并被视为一种神格化的动物——狻猊。在先秦时期的人们虽然知道有这样的动物,但是没有亲眼见过,所以就把它当成了神兽。
相关传说
在远古时期,星村霞斐洲上经常有猛虎出没,伤害生灵。为了保护村民,
武夷君命令神兽狻猊(狮子)前往星村东南镇守。猛虎被狻猊驱赶,只好躲藏在黑林之中。
郭璞在星村九曲的《题谶[chèn]石》上记录了这段历史:“林中猛虎横安迹,天外貌对面崇。”为了确保长治久安,狻猊最终化为了一对狮子戏球的形状,成为了守护村庄的象征。
文化内涵
由于狻猊被视为护法兽,它逐渐被引入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民俗佳节以及铜镜纹饰中。此外,狻猊还被用于驱妖辟邪、镇守陵基、守护宫门和府邸。在
隋唐,人们用狻猊的石雕镇守于陵墓,利用它来驱赶妖邪或象征权威。由于狻猊日行五百里,喜好烟火,因此香炉上的
龙首铜像形装饰常常被塑造成狻猊的形象,寓意护佑平安。
明清时期,喜庆吉祥钱用于挂灯。酒门龙灯会时,人们有将压胜钱挂在花灯上作为“挂灯钱”的习俗。明代“狻猊戏球”压胜钱镂空,灯光可透过钱体泄出,狻猊之影随灯舞动,与田野、池水相映成趣。狮子是浙东民间常见的吉祥图案,一只大狮与一只小狮组合象征官至“
太师”“少师”。
相关作品
狻猊形熏炉
狻猊形
熏炉的外形类似于四脚蛇,张着嘴,露出牙齿和舌头,眼睛向上看,有短尾巴,腿的上部装饰着云朵图案。这个造像的头和身体是通过胸部相连的,可以打开和合上。狻猊形熏炉的内部是空心的,并放置了香料。狻猊形熏炉的高度是17.7厘米,前后长度是13厘米。
影视作品
纪录片《
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详细介绍了故宫建筑,第七集中介绍了狻猊。
相关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公无出门》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huǐ]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è]。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相视振金环,狻猊猰[yà]吐馋涎。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啮,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相关争议
两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在明朝内阁首辅大臣
李东阳的《
怀麓堂集》中,九龙子分别是:囚牛、
睚眦[yá zì]、
嘲风、
蒲牢、狻猊、
赑屃、
狴犴[bì àn]、
赑屃[bì xì]、
脊兽;而在明代文学家
杨慎的《
升庵外集》中,则是:、吻、
茅盾、犴、
饕餮[tāo tiè]、
蚣蝮、眦、金猊、
椒图。
评价
《聊斋志异·象》中提到,即便是
大象见到狻猊,也会吓得匍匐在地,任凭狻猊挑选肥肉食用。
狻猊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乂[yì]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座下当了坐骑,因此它的形象一般出现在佛座上。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
印度传入中国的。狻猊喜烟火,亦出现在
熏炉上,随之吞烟吐雾。此外,还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之上。(朱文杰评)
在华族的生活中,狮子的神威和护卫形象被深深地融入其中。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狮子的造型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随着造像时代的推进,狮子的造型越来越接近中原地区的风格,中华民族化的造型也越来越鲜明,并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全新佛教狮子形象。到了明代,狮子还被附会为龙生九子之一,被称为“狻猊”。由于狻猊的本来的形象与宗教密切相关,因此它也经常出现在
熏炉之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李炳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