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斋医学讲稿
谦斋医学讲稿
《谦斋医学讲稿》是秦伯未于1964年编著的医论著作,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医学术方面的讲稿共十二篇,涵盖了多个中医专题,如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等。秦伯未在书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医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的知识,并附有相关病例。
内容简介
《谦斋医学讲稿》全书选取了作者关于中医学术方面的讲稿共计十二篇,这些讲稿涉及到中医的多个领域,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多种退热方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以及感冒的论治等内容。每一讲稿都结合了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详细讲解了中医的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案例。其中,对于肝病的研究是本书的重点之一。秦伯未在《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中首先讨论了肝,将其置于五脏之首的位置。他认为肝的生理病理在五脏中影响范围最广,导致的症状也最多。在《论肝病》中,他对肝病的各种术语、主要症状、治疗方法以及用药进行了详细的系统阐述。此外,在《痛证的治疗》《神经衰弱》以及《慢性型传染性肝炎》中,他也探讨了肝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秦伯未还提出了肝阳虚的概念,这是历代医家中较少提及的观点。他在书中指出,肝阳不仅可以亢盛,也可能虚弱,这一见解具有独特性。他还创立了“和肝”法,即通过调节肝的阴阳气血来达到平衡状态,从而预防和治疗肝相关的疾病。
作者简介
人物经历
秦伯未(1901-1970),原名之济,字谦斋,出生于浦东新区的一个中医世家,是上海名医秦乃歌的孙子。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各家医典以及琴棋书画。他曾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在此后成为教师,先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担任过卫生部中医顾问及政协委员。秦伯未从事中医教育和临床工作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著有多部作品,包括《谦斋医学讲稿》《内经知要浅解》《中医临证备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以及《中医入门》等。
社会影响
秦伯未在中医领域的贡献卓著,尤其在退热法的总结上,他归纳了八种基本疗法,包括汗、吐、下、和、清、温、消、补法,并将八纲辨证应用于发热的诊断,区分了内外伤病的不同病因。他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中医内科退热理论体系。秦伯未一生勤奋好学,不仅精通医术,而且善于传授中医知识,编写了大量的教科书,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他的书法和诗词创作同样出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一、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
(一)肝(附:胆)
(二)心(附:心包络)
(三)脾
(四)肺
(五)肾(附:膀胱、三焦)
(六)胃(附:小肠、大肠)
二、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三、气血湿痰治法述要
(一)气病治法
(二)血证治法
(三)湿病治法
(四)痰病治法
四、种种退热治法
(一)发汗退热法
(二)调和营卫退热法
(三)清气退热法
(四)通便退热法
(五)催吐退热法
(六)和解退热法
(七)表里双解退热法
(八)清化退热法
(九)清营解毒退热法
(十)舒郁退热法
(十一)祛退热法
(十二)消导退热法
(十三)截疟退热法
(十四)滋补退热法
五、温病一得
(一)温病的四个时期
(二)温病的十二个治法
(三)温病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六、论肝病
(一)关于肝病名词的含义
(二)关于肝病主证和主要诊法的认识
(三)关于肝病治法的分析
(四)关于肝病常用方剂的运用
(五)关于肝病常用药的分类
七、感冒论治
八、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
九、腹泻的临床研究
十、痛证的治疗
(一)头痛
(二)胸胁痛
(三)胃痛
(四)腹痛
(五)腰痛
(六)脊背痛
(七)四肢痛
十一、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
(一)溃疡病
(二)神经衰弱
(三)慢性型传染性肝炎
(四)心绞痛
(五)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六)脊髓痨
(七)一氧化碳中毒
十二、漫谈处方用药
(一)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法
(二)掌握基本治法有助于处方用药
(三)关于成方的灵活运用
(四)重视药物的配伍
(五)用药的数量和重量问题
(六)处方的形式
……
参考资料
谦斋医学讲稿.豆瓣读书.2024-08-12
肝阳虚证理论探讨.安康市中医医院.2024-08-12
秦伯未.中医世家.2024-08-1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人物经历
社会影响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