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根据病人的病情、血象等,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根据病因,再障又可分为先天性(遗传性再障)和后天性(获得性再障)。
1888年,
德国医学家埃尔利希(Ehrlich)首先报告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
法国学家乔法德(Chauffard)在1904年正式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名称。再障可由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化学因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苯等);长期接触X射线、镭及放射性
核素等引致,其发病机制有造血干
祖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异常,主要表现为贫血(苍白、乏力、头晕等)、出血(
牙龈出血、
鼻出血等)、感染(发热等)。再障可通过血象、
骨髓涂片、骨髓
活检等进行检查,其诊断主要通过全
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一般无肝、
脾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等指标。再障的治疗主要采用支持治疗(预防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等)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促造血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年发病率在欧美为(0.47~1.37)/10万人口,
日本为(1.47~2.40)/10万人口,中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其高发年龄分别为15~25岁的青壮年和65~69岁的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分型
按严重程度分型
根据病人的病情、血象、
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也有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VSAA)。
按病因分型
从病因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分为先天性(遗传性)和后天性(获得性)。
病因
致病原因
自身免疫性
绝大多数临床诊断原发性的获得性再障是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靶器官为
骨髓,最终引起骨髓衰竭。获得性再障应用抗
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或
环孢素等
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至少有50%~80%的患者获得缓解;患者骨髓
祖细胞体外培养去除T淋巴细胞可使集落生长恢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寡
克隆T细胞内及患者
血清中均可检出含高浓度IFN-γ和TNF-α。
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继发于
胸腺瘤、
红斑狼疮、嗜酸性筋膜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抑制造血
干细胞的抗体。药物的特异质反应及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也是
自体免疫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
病毒性肝炎
简称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不到1.0%,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3.2%。20%病例已明确由
乙型肝炎引起,而80%病例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毒性肝炎亚型尚未明确(非甲、乙、丙、丁、戊)。
临床上有两种类型:急性型居多数,起病急,肝炎和再障发病间期平均10周左右,肝炎已处于恢复期,但再障病情重,生存期短,发病年龄轻,大多病毒性肝炎亚型不明确;慢性型属少数,大多在
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发病,病情轻,肝炎和再障发病间期长,生存期也长。
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也可通过病毒介导的自身免疫异常,尚可破坏
骨髓微循环。其他病毒(如人类微小病毒B19、EB病毒等)也有报道。
苯中毒
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的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与其
代谢产物(
苯二酚、邻苯二酚)有关,酚类为原浆毒,可直接抑制
细胞核分裂,所形成的半抗原可刺激免疫反应。
造血干/祖细胞自身缺陷
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PNH)和再障的关系相当密切,PNH系获得性造血干/祖细胞自身缺陷引起造血衰竭,约30%PNH患者有再障病史,再障患者采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PNH
克隆阳性率可达25%~67%,甚至临床上AA-PNH综合征,两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研究还发现某些获得性再障患者
免疫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缩短,这些患者常对
免疫抑制剂无效。
其他因素
电离辐射:X线、γ线或
中子可直接损害造血
干细胞和
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
放射线照射(如
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全身照射超过700~l000cGy可致持久性再障,>4000cGy骨髓微环境被破坏,骨髓不能支持造血。
妊娠:有极少数病例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在
妊娠期发病,
分娩或人工流产后缓解,第二次妊娠时再发,可能与妊娠激活免疫反应有关。
发病机制
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包括量和质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骨髓CD34+
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相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blast-like)”明显减少。有学者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体外对造血
生长因子(HGFs)反应差,免疫抑制治疗后恢复造血不完整,部分AA有单克隆造血证据且可向具有造血
干细胞质异常性的
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PNH)、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甚至
白血病转化。
造血微环境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
骨髓活检除发现造血
细胞减少外,还有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
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骨髓
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受损的AA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不易成功。
免疫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外周血及骨髓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Ⅰ型(Th1)、CD8+T抑制细胞和γδTCR+T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多数病人用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流行病学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年发病率在欧美为(0.47~1.37)/10万人口,
日本为(1.47~2.40)/10万人口,中国为0.74/10万人口;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可发生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分别为15~25岁的青壮年和65~69岁的老年人,如中国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高峰是>60岁的老年人,
巴塞罗那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有15~24岁和≥65岁2个高峰,
美国也是10~25岁和≥60岁2个发病高峰。
泰国1989~2002年的研究显示,发病高峰为15~24岁,男性发病率几乎是女性的2倍,可能与该年龄段的男性
职业暴露有关。
东西方国家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病毒、药物、毒物的暴露情况)、遗传背景、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方法等有关。
范科尼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贫血,全球发病率估计约为1/106,基因携带率约1/300,男女发病比约1.2:1。
临床表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检查诊断
诊断标准
再障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
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RET)绝对计数减少。正细胞性贫血,少数为轻、中度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更明显,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血小板不仅数量少,且体积小、颗粒少。
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
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组织/
脂肪组织容积比<0.34;造血细胞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可见间质水肿、出血甚至液性脂肪坏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活检有利于保持造血组织的天然结构,可判断红骨髓与脂肪组织的比例,便于了解有核
细胞密度及其布局,避免外周血稀释而影响诊断结果,故骨髓活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比骨髓涂片更有价值。
T细胞亚群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
该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结果显示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值降低等。再障患者NK细胞数量减少和调节性NK细胞比例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以T细胞和NK细胞克隆性增殖为特点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上罕见,常有
脾大,有部分患者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检验
主要用于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鉴别诊断
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其他获得性或继发全血细胞减少症
治疗
治疗原则
SAA一经确诊应尽早启动本病治疗,研究显示SAA诊断30d内启动治疗疗效明显优于30d后启动治疗组。
确诊为SAA患者及TD-NSAA的标准疗法:对年龄≤40岁且有人类
免疫细胞抗原(HLA)相合同胞供者的SAA患者,如无活动性感染和出血,首选HLA相合同胞供者造血
干细胞移植(MSD-HSCT)。对无HLA相合同胞供者和年龄>40岁的患者首选免疫抑制治疗(IST)[抗
胸腺/
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
环孢素A(CsA)]联合促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和(或)其他促造血的治疗方案;HLA相合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UD-HSCT)或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提倡适用于IST无效的年轻SAA患者。对NTD-NSAA可采用CsA联合TPO-RA和(或)其他促造血治疗。
支持治疗
保护措施
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SAA保护性隔离);避免出血(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包括对
骨髓有损伤作用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酌情预防性给予抗真菌治疗;必要的心理护理。
对症治疗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促造血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MSD-HSCT是SAA与TD-NSAA适合移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对IST无效、适合移植但无HLA相合同胞供者的SAA与TD-NSAA患者,也可采用替代供者移植,包括:MUD-HSCT、Haplo-HSCT和脐血移植(CB-HSCT)。
特殊情况再障的处理
疗效标准
预防
预后
历史
1888年,
德国医学家埃尔利希(Ehrlich)首先报告一青年女性患者,有严重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发热、齿龈溃疡和
月经过多症状,死后尸检发现其大部分
骨髓呈黄色脂肪髓。1904年,
法国学家乔法德(Chauffard)正式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名称,此后文献屡有报道,学者们逐渐认知到接触某些
化学或物理因素可导致与埃尔利希报告相类似的病例。1959年,
美国学家温特罗布(Wintrobe)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只限于骨髓极度增生不良的全血细胞减少。1962年,
加拿大科学家蒂尔(Till)和麦考洛克(McCulloch)第一次用实验方法证实了造血干细胞的存在,随后学者们也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有造血干细胞减少。
1971年,克诺斯普(Knospe)等认为与其把再生障碍性贫血看作造血
干细胞的损伤,不如看作造血微环境的病变。70年代以后,有些学者认为一些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使造血干细胞受抑制的一种疾病。
20世纪60年代
骨髓移植及70年代
免疫抑制剂相继应用,提高了急性再障的疗效。中国于1956年开始对再障进行了较多的研究。196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
血液学研究所在总结大量病例的基础上认识到再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红髓呈向心性的脂肪化,并对急性型和慢性型再障进行了区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开展了同基因、异基因骨髓移植及胎肝细胞输注和移植,以及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提高了急性再障的疗效;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慢性再障的疗效。
研究进展
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细胞信号转导是引发靶细胞产生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过程,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可导致靶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及进展。由于再障发病机制较复杂,涉及免疫功能异常、造血
干细胞缺陷和
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等,因此可能存在多条信号通路共同参与再障发生及发展过程,如:参与免疫异常的信号通路、介导造血干细胞凋亡及缺陷的相关通路、参与造血微环境异常相关的信号通路,对再障发病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探索,可进一步为再障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快速达到
血液学反应,减轻药物毒副反应等优势。如:
复方皂矾丸单独或与西药联合组成新治疗方案,被广泛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疾病的治疗,并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