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号镇
甘肃玉门市下辖乡
下西号乡属于甘肃省玉门市,距玉门新市区5公里,312国道横穿其境,金玉、玉青公路纵横其间,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境内面积709平方公里,全乡辖8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2588户,11019人,其中:农业人口9905人。乡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6万亩。
2015年5月,甘肃省民政厅正式批复下西号乡撤乡改镇,改为下西号镇。
2016年5月,正式撤乡改镇挂牌。
概况
位于玉门市西部,平均海拔1400米。2008年末,面积98.47平方千米,乡镇人口2570户9788人。辖6个行政村。上海—霍尔果斯公路经过,玉(门镇)青(山)公路横穿乡境。
沿革
1949年设下东号、下西号、西红号等乡,1961年设下西号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709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沙地、下西号、下东号、河东、塔尔湾、石河子市、西红号、川北镇8个行政村。
基本介绍
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6个。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563户,乡镇总人口9734人,乡镇从业人员5716人。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6个,通邮的村6个,通电话的村6个,通公路的村6个,通自来水的村6个,通有线电视的村6个。
经济指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8667.9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252.80万亩,粮食总产量9807吨,财政总收入440万元,财政支出4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4295元。
文教卫生:学校总数7所,在校学生总数1414人,教师总数87人,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8人,病床19张。
名优特产:康禧牌南瓜粉系列、孜然芹、紫花首楷。
自然环境
下西号乡位于玉门市西北部,东邻国营四0四厂,西接本市黄闸湾镇
,南与玉门新市区接壤,北与黄花农场相邻,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降雨量62毫米,年平均气温7℃,全年无霜期135天。常用耕地面积2338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47703万亩。
经济发展
下西号乡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6万亩,为走廊平原地带,土地肥沃,光 照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发育,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是玉门市重要的粮、油、蔬菜、瓜果和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5325万元,较上年增长8.2 %;农业增加值达到3072万元,较上年增长6.1%;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较上年增长21 %;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5637万元,较上年增长20%;乡财政完成大口径收入26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35万元,较上年增加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95元,较上年增加318元。增长7.7%。交通、水、电、暖、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乡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已率先步入全省“明星乡镇”行列。
下西号乡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形成了农、林、牧、工、商、运输、建筑、流通、餐饮服务多业并举,特色优势明显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农业
下西号乡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调整
产业结构,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渠、路、林、田等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实现了乡、村、组道路网络化,农田水利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下西号乡坚持把推进“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程来抓,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下西号乡西红号村依靠制种公司发展订单农业,全村每年订单种植各类制种花,户均收入1.2万元。
草畜产业
下西号乡草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种草养畜已成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产业,大力提倡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户在二、三类地和新开荒地进行规模种草,发挥规模效益。种草面积达到22452亩,年生产鲜干草3万吨,设施养殖户达到877户,占
全乡总农户的33.9%,牛羊饲养量分别达2500头和13万只,全乡已有60%的农户建立起草畜增收主业。下西号乡大力扶持农户发展养猪产业,积极为养猪户协调贷款,帮助兴建养猪场,新建起大型养猪场5个,重点生产瘦肉型生猪,在养猪场推广地热、钢床定位、冻配改良、人工授精等科技养猪技术,加快了传统饲养向科技养殖的进程。并发放14400元,为全乡288头能繁母猪办了保险,为养猪农户降低了风险。全乡生猪饲养量达到3600余头,养猪已成为下西号乡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工商业
下西号乡工商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有集体、私营企业286家,从业人数近3000人,已建成生物制品厂、脱水蔬菜厂、棉花加工厂啤酒花加工厂等多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运输、建筑、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一批二、三产业,形成了南瓜系列产品、啤酒花、大麦、食用油、脱水蔬菜、孜然芹肉牛肉羊、大接杏、早酥梨、红砖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农业产品,并远销省内外。
资源及优势
下西号乡荒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由于地处疏勒河灌区,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加之地下水源丰富,土地盐碱化程度较低,全乡6.8万亩的可开垦土地因此而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已有50%已被玉门大业公司和村集体开发种植。
储备项目开发前景广阔。依托本乡资源及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土地开发利用、脱水蔬菜加工、啤酒原料加工、草畜业生产及产品加工、果蔬粉生产等一大批开发项目有待投资开发。
下西号乡发展环境优越。乡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水、电、暖、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教育体系完善,医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乡党委、政府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加快发展、富民强乡为主题,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村镇建设
下西号乡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村镇的建设:
一是抓生产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按照巩固制种产业,壮大草畜产业,提升酒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的路子,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优化种养结构,乡建园区、村建小区、组建示范点,全乡共建成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各1个,示范小区8个,示范点29个,通过各类园区示范引导促进了产业化发展。
二是抓投入促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发展动力。协助乡党委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投入全乡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指导群众将新农村建设与小康住宅建设相结合,与设施圈舍修建、人畜分离相结合,与改厨、改厕、改水、甲烷入户相结合,与“组组通”油路工程相结合,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相结合,与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尚相结合。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抓规划促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引入新模式。突出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定期不定期开展清理垃圾杂物、拆除乱搭乱建物活动等,改善人居环境,促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抓载体促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带领全乡团员青年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和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广泛开展群众性互助活动,倡导友爱,团结的邻里关系,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五是抓示范促整体,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在全乡范围内确定了8个基础好、经济较富裕的团员青年户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率先启动,以点带面,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六是抓机制促落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建立领导机制。形成分管领导亲自抓,乡、村、组干部三级联动,一级抓一圾,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参考资料
下西号乡.行政区划网.2016-02-19
目录
概述
概况
沿革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
农业
草畜产业
工商业
资源及优势
村镇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