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历书》是
崇祯为历法改革而下旨编著的一部丛书,因其年号为崇祯而得名;又称《时宪历》,此历法及其修订版本由
清代初年源用至今。该书在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由
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成立历局开始编写,到崇祯七年(1634年)十一月编完。由于徐光启在1633年病逝,之后的编工作由
李天经主持。
《崇祯历书》包括46种,137卷,全书分节次六目和基本六目,前者是关于历法的,后者是关于
天文学理论、天文数学、天文仪器的。书中大量引进了
尼古拉·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明确引入了“
地球”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
黄道坐标系。此书编就后,因反对派的干扰与明代晚期的战乱,并没有得到颁行,直到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早期
汤若望对《崇祯历书》进行了删改、压缩,更名为《
西洋新法历书》,并进呈清政府后,才被采用,并改名《时宪历》,正式颁行。
创作背景
天文历法丛书。又名《西洋新法历书》《新法历书》《西洋新法算书》。一百三十七卷(有的版本为一百二十卷或一百二十六卷)。明徐光启主编。
徐光启去世后由
李天经(1579-1659)完成。在编撰过程中先后吸收了西方
耶稣会传教士
邓玉函(瑞士人)、
龙华民(意大利人)、汤若望(德国人)、
罗雅谷(葡萄牙人)参加了工作。
编纂过程
在编纂过程中,历局聘请来华耶稣会的龙华民(意大利人,参与短期编制)、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参与短期编制)、
汤若望(日耳曼人)等人参与译书,编译或节译
尼古拉·哥白尼、
伽利略·伽利莱、第谷、
约翰尼斯·开普勒等著名
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从
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陆续编成书。
作者简介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
徐家汇人。科学家。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
进士,同年任
庶吉士。崇祯五年(1632)任
礼部尚书兼
东阁大学士,崇祯六年(1633)兼任
文渊阁大学士。他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在
天文学、数学、
农学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万历二十八年(1600)在南京结识了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
利玛窦,与其交往十分密切,向其学习西方先进的天文、数学、水利等科学知识,并与其合作译出西方科学名著《
几何原本》《筒平仪说》和《
泰西水法》等,成为最早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我国的代表人物,对我国近代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著有《勾股义》一卷、《
农政全书》六十卷(遗稿由
陈子龙整理补辑,1639年刊印)等。
崇祯二年(1629)受命组织历局,从事改历工作。徐光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编制历法,申请制造了纪限仪、象限仪、望远镜等西式
天文观测仪器,并聘请
邓玉函、
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参与工作,翻译了大量有关的西方天文历法著作,编撰卷浩繁的《崇祯历书》。但尚未完成,
徐光启就去世了。后由
李天经主持编纂,于崇祯七年(1634)十一月完成。
内容简介
《崇祯历书》共包括四十六种著作,根据内容可分为节次六目:日(推算
太阳位置)、
恒星(恒星位置数据)、月离(推算月亮位置)、日月交会(日月食推算)、五纬星(五大
行星运动情况)、五星交会(五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变化)。按各卷的性质和作用,又可分为基本五目:法原(天文历法的有关理论)、法数(天文数学用表)、法算(天文历法推算中使用的数学方法)、法器(天文仪器)、会通(
中原地区和西方使用的有关单位换算表)。其中法原部分是《崇祯历书》的核心部分,共四十卷,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体现了徐光启将历法的推算建立在对先进的
天文学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上的指导思想,利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和精确的天文数据表进行精密的历法推算。《崇祯历书》编成后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明末也未能用来编写历书。
清代,西方传教土
汤若望将其删改为一百零三卷(另有一百零四卷、一百卷、九十七卷、九十卷本),并将其改名为《
西洋新法历书》,进呈给清政府,得到了采用。清政府将其称为《时宪历》,颁布施行。
《崇祯历书》是我国最早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的大型学术著作。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
天文学知识,形成了对中国已相对落后的传统天文学的冲击,使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从此走上了一条吸收和融合西方天文学为主的新路,对推动中国天文学向近代模式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崇祯历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托勒密和第谷的
宇宙体系,对
尼古拉·哥白尼的日心体系虽也曾提及,但却认为只有第谷体系才是正确的。这是一种介于哥白尼日心体系和
克罗狄斯·托勒密地心体系之间的折衷学说,它虽然仍认为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和
恒星均是绕地球旋转的,但却认为五大
行星是绕太阳旋转的,这就比中国传统的地心体系或当时已在中国得到传播的托勒密地心体系要相对进步一些。《崇祯历书》中的天文用表均以第谷体系为基础进行编算。也引用了大量
第谷·布拉赫的观测资料,其对日、月、五大行星视运动的描述采用了本轮、均轮一整套小轮系统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日月的迟疾和五星的顺逆留合等现象。在计算中使用了
几何学,从而使
中原地区历法从传统的
代数体系向西方经典的几何学体系靠拢。它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引进了明确的
地球和有关地理经纬度的概念,这样使
日食、
月全食见食情况的推算进了一大步。在推算的手段上,引进了当时西方较为成熟的球面三角和平面三角术。《崇祯历书》中专门叙述到球面三角、平面三角、西洋
筹算、比例规等西方数学的著作就有约二十卷,构成了其中的法算部分。这就为历法的精确推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崇祯历书》中的历法排定方法简述如下:首先介绍一个概念“岁实”,是太阳视运动在
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
冬至点的时间间隔。
中原地区传统历法编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定岁长,早期采用平气法(
平太阳),将岁实按时间等分来确定二十四节气。在发现
岁差之后,不久历法就改用定气法(
真太阳),以实测太阳
黄道位置来确定二十四节气。这里有个矛盾,历法要准确就必须采用实测,然而未来的太阳黄道位置无法测定,古人采用办法和现代科学方法原理一致,根据积累的数据,以
插值的方法来确定未来年份的太阳黄道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特别重视每年
冬至和夏至的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测影(通过测量
太阳高度角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准确时刻)。依据《清史稿‧时宪四》记载:“求闰月,以前后两年有冬至之月为准。中积十三月者,以无
中气之月,从前月置闰。一岁中两无中气者,置在前无中气之月为闰。”时宪历排定次序,首先确定两个冬至之间岁实长度,然后排定历月,再看两个冬至之间除去两个冬至所在月外有多少个整月(必定是十一个或者十二个)。虽然民间以正月初一为
正月,但是排定历法却是以两个连续的
冬至为始终。冬至必落在十一月,介于两冬至间的岁实,扣除两个冬至所在的月后有十一完整月,就算存在无中气之月亦不需置闰。如果有十二个整月则需置闰,此时置闰依照无
中气置闰规则,闰前不闰后。由于这十二个整月中,只有除了冬至以外的十一个中气,所以至少有一个月无中气。这十二个月中第一个无中气的月为闰月,它的名字叫“闰x月”,这个x,是它前一个月的名字。月序的确定,是以冬至于农历的所在月(由冬至前
新月出现那日至冬至后新月出现前一日)为十一月,于干支历的所在月(大雪至
小寒前一日)为子月。
书籍影响
大韩帝国光武元年(1897年),
李熙钦定国内历书名为《明时历》,意为“治历明时”,具体计算方法则是采用
中原地区《时宪历》的计算方法。《崇祯历书》的编纂和颁行,不仅对中国历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周边国家的历法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