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识》医经著作。8卷。
日本丹波元简(廉夫)撰于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作者取《
素问》72篇(除7篇大论与刺法、本病论)之精要,摘录
王冰、
马莳、
吴昆、
张景岳等注家之言,及
朱震亨等学术见解,参考经传百氏,对《素问》某些条文进行训、解词、校勘和注释,并对前贤疏义之失,予以订正。卷首有素问解题、素问汇考、素问诸家注解书目及全元起本卷目等。要言不烦,识见允正,为研究《素问》重要参考文献之一。现有日
天宝八年(1837年)刊本,
日语久三年(1863年)排印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丹波元简(1755-1810),字廉夫,丹波氏
原姓多纪,后赐姓丹波,精于医学,并将考证方法运用于医学研究,所注甚丰,为
日本著名医家,主宰江户医学馆。
本书是作者采集《
素问》历代诸注,参考多种医学古籍,进行节要注视而成。其篇次依
王冰注本,但未列《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卷首列有“序”、“素问题解”、“素问汇考”、“素问诸家注解书目”、“全元起本卷目”等。
丹波氏注解方式是,运用选注而不自注之法,取前人注释之考证精确、说理入微、符合经旨而又发挥者入选,所引注文多甚入理,不忘言“识”,以王冰、
张景岳、
马莳、
张志聪、
吴昆、高士宗等人为多。对各注有分歧时,则以“简案”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孰是孰非。如有未能肯定,或可并存者,则以疑似口吻,径曰“恐非”或“似是”或“可并存”,俾学者进行思考抉择。本书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旁征博引,采撷广泛,处理态度又极为严谨,对学者分析诸注,深入体会经旨,有一定帮助,因而为学习《
黄帝内经》者所重视。
日人·原孝市在《伊泽裳轩·素问释义·解说》评价道:“《素问识》以缜密的考据方法见长,被誉为《内经》研究书中之白眉,给予后世《内经》研究以极大影响。《素问识》成书后,又相继发现了新资料,为了弥补《素问识》的不足,加入知见新材料,《
素问绍识》随之问世。这两本书成为考证派后学研究《
素问》之必备,并有选择性地摄取,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的发展。”
鸥外《伊泽兰轩》323中引松田道夫(柏轩门人)云:“伊泽兰轩与多纪父子同闻名于世,伊泽所见多纪父子等身著作,无意与之争高低。……兰轩披览多纪之书后领悟到,即便是上乘之作,亦往往将读者引入歧途。这就是伊泽氏不立文字的理由。……兰轩恪守此意念,淡泊著书而热衷于古书的研究,将心得体会应用于临床治疗。古医书中,兰轩对《
黄帝内经》的研究著力最重,并以多纪氏编的《素问识》、《
灵枢识》等考证成果,为研究阶梯。这正是伊泽氏的家学所在,榛轩、柏轩二字亦承袭之。”
时贤胡天雄先生说道:“
日本汉医多纪元简知《
素问》之难读也,乃一反全文通注之例,摘其疑点难点,采集诸家之说而是正之,诸家之意有未惬、义有未尽者,则加按语以申己意;其疑而未决者则阙而置之,于公元1806年成《素问识》八卷。后四十年,其次子元坚继承父志,又有《
素问绍识》四卷之作。两书取材严谨,立论客观,鄂人杨惺吾氏1880年访书东瀛时,即谓多纪之书,有三善焉:‘宋元以来,儒与医分途,业岐黄者不问经史,多纪则胸罗四部,一字无假,此一善也;《素》《难》《伤寒》,传自
秦汉,古言古义,谬解实繁,多纪则旁稽《苍》《雅》,疑滞皆通,此二善也;病情万状,昔无今有,拘者泥古,食焉不化,多纪则有善必录,不弃时贤,此三善也。’余年十有五从
叔父仁斋公习医,二十一岁时始矢志读《
素问》,于疑难处,多所未解,遍索诸家注释,不惬意者仍多,方自咎知识浅薄,不敢疑议前哲。及读多纪氏书,遂觉灵顿启,视野廓然,乃知群公注释、其精辟独到、直撷精华者固多,而委屈使通、臆度为解者正复不少。此无他,全文通注之难也。
孔子有言:‘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多纪氏之书有益于读者明矣。”(《素问补识·自序》)
《素问识》1936年收入上海
世界书局出版的《
皇汉医学丛书》中,并成为通行本。通行本《素问识》基本上未引用本邦注家学说。
[日本]
丹波元简(1755—1810),字廉夫,通称安长,号桂山、栎窗,出身于世医之家。宽政十一年承父业宰医学馆,并为侍医。于日本汉医界创立了考证派。著述甚富,有《
灵枢识》、《
伤寒论辑义》等。
丹溪朱氏云。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信哉言也。余蚤承箕裘之业。奉先考蓝溪公之庭训。而治斯经。主王太仆次注。枕。十余年矣。然间有于经旨未惬当者。又有而不及注释者。虽经嘉 阁臣之校补。犹未能精备焉。于是采择
马莳吴昆张景岳等诸家之说。更根据朱氏之言。参之于经传百氏之书。以补其遗漏。正其纰缪。至文本同异。释言训义。凡可以阐发经旨者。简端行侧。细字标识。久之至侧理无余地矣。庚戌冬。于侍医。公私鞅掌。呼吸不遑。遂投之橱中。不复为意。辛酉秋。以旨被黜。而就外班。为闲散。是以再取而翻之。欲有所改补。奈何年逾半百。双眸昏涩。不能作蚕头书。因窃不量荒陋。别为缮录。厘成八卷。名曰 素问识。如其疑义。则举众说。不敢决择是非。诸家注解。与王旧说。虽异其旨。亦可以备一解者。并采而载之。虽未能掸斯道之至。钩经文之深义。然视之明清诸注。句外添意。凿空臆测。以为得岐黄未显之微言者。其于讲肄之际。或有资于稽考。呜呼。先考逝矣。而六年于今。其将质谁。初完。不禁废卷而三叹也。
《素问识》系在《
素问记闻》基础上撰成,《素问识》之材料亦有超出《素问记闻》者,这些材料乃元简研治《素问》之心得,笔之于书眉及行间者。《素问识》是元简不朽之作,在日本及中国享有极高学术声誉。1984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再次印刷,《内容介绍》称是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经典著作重要参考书”。然而
元简对此书受益于《素问考》不置一词,秘默不言,谓其剽窃则语嫌刺激,衡之事实,则实难辞攘善掠美之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