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著小说
《普宁》是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7年。
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普宁的俄裔美籍教授在一所名为温代尔学院担任教职期间的生活遭遇,反映了一个身处美国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他者”的困苦、挣扎与无奈。在美国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普宁遭遇了种种的冷遇和排挤,虽然他身处温代尔学院,却无法获得一个永久的教职;虽然他来到美国多年,却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虽然他周围学者云集,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知己。纳博科夫对普宁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体现了他对人类普遍困境的思考。
内容简介
该小说讲述了一位俄罗斯流亡教授—铁莫菲·普宁,他在美国温代尔学院勤恳执教了九年,渴望着晋升与开设新课程时,却被告知已被解聘。饱学之士普宁出生于俄国富裕家庭,俄国革命后孑然一身流亡欧洲,离婚后又从法国漂泊到美国。他在学术上苦苦钻研,具备一个学者应有的严谨与执着,埋头于故纸堆自得其乐。普宁在个人生活上也颇为不幸,尽管他自己用情专一、对妻子极尽温柔包容之能事,可妻子却偏偏轻浮势利,在巴黎跟人跑掉不说,赴美之后还恬不知耻地来找普宁,要求普宁承担她与别人所生之子的生活费。学院里的多数领导、同事对这位学识渊博的“俄罗斯鸿儒”毫无敬意和关爱,相反,他们在背地里极尽挖苦嘲弄之能事,把普宁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有同事一直拙劣地模仿普宁教授的动作来逗笑。当普宁辛勤执教九年,盼望着被聘为副教授,并做长远打算准备买下一个旧寓所时,却被告知将不被续聘且春季学期学院解除了俄语课程,最后的结局极具电影镜头感—寒气袭人的早春清晨,可爱可怜的普宁教授驾着堆满箱笼的淡蓝色旧轿车,夹在两辆满载啤酒的大卡车之间,怅然离校再赴漂泊之路,陪伴他的只有一只晃头晃脑的小白狗。
创作背景
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自俄国革命后开启了自己的流散生涯。从克里米亚半岛柏林巴黎、美国到瑞士,他不断辗转于各国公寓,却始终漂泊无根,这不仅是身体上的颠簸漂流,更是精神上的居无定所。流散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现实状态写照。《普宁》中的俄罗斯老教授铁莫菲·普宁正是作者的真实写照。
纳博科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过小说《普宁》的诞生过程。他说,尽管小说的写作持续了几年时间,并且部分章节也已经分期发表,但整个小说的构思是完整的,并不是出于不得已的缘由才增补了最后一章,“当我写第一章的时候,《普宁》的结构已经在我的头脑中非常完备”。
《普宁》的四个章节最初以连载的方式在1953—1955年的《纽约客》杂志上发表。
人物介绍
普宁
作为一个学者,普宁教授尽管性格温厚、学识渊博,却被塑造成了一位可笑的滑稽小丑式的人物。他言行举止在小说的“叙述者”看来十分不合时宜:老式的服饰、破旧的教科书、老古董式的上课材料、一口蹩脚的英语……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便是突出的一例:普宁教授应邀到克莱蒙纳妇女俱乐部去做一次学术报告。而他却坐错了车,原因是他参考的那份火车时刻表是五年前印制的;途中不得不“丢掉行李”,而当他终于到达克莱蒙纳妇女俱乐部,站起来演讲时却发现自己带错了讲稿。在叙述者略带戏谑的讲述中,“搭错车”,“丢掉行李”和“带错讲稿”俨然使普宁成了读者眼中的笨蛋。事实上,为了使自己的语言尽量标准,他打印了讲稿;为了早点到达克莱蒙纳以留出充足的时间,他参考了错误的列车时刻表;为了赶上演讲,不得不故意丢掉行李。普宁的笨拙和荒唐并不是因为他的糊涂,这一切都源于普宁作为“他者”在美国小心翼翼的生活。在美国,他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自己触碰异域生活的禁忌而使自己陷入窘境。可他越是“谨慎”,在别人眼里就越“荒唐”。普宁作为一名教员,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无荒唐。在讲课之前,他总会自己先忍俊不禁,“露出一嘴残缺可怕的黄牙”,再翻开一本“破旧”的俄文书;而后会因为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章节而惊慌失措;而终于找对的地方也是一些“古老而幼稚的喜剧,或者出自一出同样古老、甚至更古的……闹剧”。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以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揭示了温代尔学院恶劣的竞争环境。同为大学教师,同事们嘲笑普宁,排挤普宁,为了一己利益明争暗斗。殊不知这种嘲讽和戏弄却更加凸显了普宁的高贵与嘲弄者本身的不堪。巴赫金在《长篇小说的话语》一文中提出“天真的傻瓜”的概念。普宁教授无疑也是荒诞的温代尔学院派学者,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一位“天真的傻瓜”。“‘傻瓜’类型的人物往往不谙人情世故,对标榜神圣崇高的各类情感后知后觉,懵懂不解。通过傻瓜的眼睛来看世界,世界就是这些崇高与谬误混乱一团的景象。‘天真的傻瓜’往往在不经意间剥去了所谓崇高权威,摘掉了假崇高的面具。”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正是通过观望普宁“傻瓜”的一举一动来影射了温代尔学院的荒诞。温代尔学院是当代大学的一个缩影,她浓缩了高校丑陋的芸芸学者以及学术百态。普宁是一位学者,一位俄裔的美国学者。在美国他的俄裔身份无疑为他的学者身份增添了悲剧的色彩,但真正悲剧的是他的“真学者”的身份。他的“真实”让他在那个“虚伪”的美国温代尔学院无法容身。《普宁》刻画了一个逼真的现代高校学术名利场:大学象牙塔内不再是一片净土,四处充斥着嘲笑、欺骗、自私、冷漠、追逐名利。作者通过幽默戏谑的笔触表现悲剧主题:在知识分子庸俗化、学术金钱化、教育市场化的荒诞社会中“真”学者的无奈和生存困境。
艺术特色
小说共有7章。其中,前6章,无论是叙事角度、情感基调、主题意象都如出一辙。这一点,在王青松文中已得以论证;而故事情节发展上,每一章紧密相扣,后一章是前一章的延续推进。因此前6章可以看成是由6个等圆的环首尾相连组成的螺旋体。但是,在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小说并没有继续延续这个螺旋体的运动方式,小说的叙事视角、情感基调发生了360度大逆转。螺旋体的出口处(第七个环)发生了变异,变成了一个同样由七个首尾相连的小环旋成的小螺旋体,形成一个“双螺旋体”的整体叙事结构。
在全知全能的叙述中,叙述者如雅威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他提供的信息是可以关于任何一个人物的任何事,甚至是书中人物都不得而知的秘密或心理活动。他是有绝对权威的,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以全知视角的叙述和评论为基础,全知视角俨然是不可侵犯的。比如,第一章中,“我”悄悄地告诉读者:我们的朋友,普宁做错了车。这里的第一人称“我”不参与作品的任何情节,作品中经常使用第三人称。在《普宁》中,这个第三人称当然是我们活跃的主角——普宁了。接下来,“我”用六章的篇幅着重讲述了普宁生活中的六大核心事件,先是去演讲坐错了车,拿错了讲稿;搬入新住所后,前妻丽莎突然造访;因为房东女儿离婚返家普宁被迫再次搬家;与前妻的儿子维克多见面;在库克城堡度假;喜迁新居,满怀憧憬地宴请宾客;前六章全知视角“我”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落魄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可怜人形象,似乎每个字都在书写普宁的失意人生——他离开了从小养育他的祖国;深爱的妻子离弃了他;同事们嘲笑他,模仿他古怪的英语发音;甚至他的穿着都成为人们的笑料。“我”挖掘起普宁的糗事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这就是真实的普宁吗?全知视角提供给我们的描述和评论是“真理”一般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如果我们一旦发现这“真理”原来并不可信,就一定能体会出作者深沉的幽默和叙事结构的独具匠心。
作品评价
深圳大学英语系副教授李小均: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所有长篇小说中,最不像出自其手笔的,无疑首推《普宁》。《普宁》之所以显得如此“另类”。与我们历来建构的纳博科夫形象密切相关:结构上,纳博科夫精雕细琢;情感上,纳博科夫高傲冷漠,其艺术世界中充斥着“疯狂、死亡和疾病”。正是带着纳博科夫这一根深蒂固的形象,我们走入《普宁》的世界,必然会遭遇震惊:其故事的线条显得那么单纯。其情感的色调显得那么温馨。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十月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法国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尼玛病逝。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作品评价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