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红笛鲷(学名: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是
笛鲷科笛
属下的一种鱼类,又名为银纹笛鲷、红厚唇、红槽鱼,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
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南海、
海南岛、台湾和
澎湖列岛等海域,栖息环境为广盐性,幼鱼生活在河口、
红树林区,
成鱼生活在礁区海域。
紫红笛鲷体长80厘米至150厘米,体重8.7千克。体形为长椭圆形,头部扁平,上颌两侧有细长齿,下颌有疏松的圆锥齿;体呈绿褐色,背部过渡为红色,腹部银白;幼鱼体侧有7~8条银色横带,随成长逐渐消失。紫红笛鲷是夜间活动的肉食性鱼类,食物包括各类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它们栖息在红树林河口,年轻时可能进入淡水系统。成熟后,它们迁徙至珊瑚礁区产卵,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远离海岸线数百公里完成繁殖。
紫红笛鲷是
亚洲许多国家喜爱的食用鱼类,主要通过野外捕捞供应市场,也在浮式网箱或池塘中进行养殖。在沿海
渔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理想的养殖品种。其肉质鲜嫩美味,被认为是
维生素含量最高的鱼类之一,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由于其经济和营养价值,近海国家对其养殖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紫红笛鲷在邮票收藏领域也备受珍视,
印度尼西亚和
斐济分别发行的专题邮票成为收藏家关注的焦点。
命名与词源
命名
该物种的名称是由瑞典芬兰探险家兼博物学家彼得·福斯卡尔 (Peter Forsskål)在1775年正式描述为“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词源
属名“Lutjanus”与L. lutjanus一词同义,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对笛鲷的本地称呼"Ikan Lutjang",其中"Ikan"意为鱼。种名“argentimaculatus”中“argentum”,即银色;“maculatus”,指斑点,描述其身上具有银色斑点,有时可能指每片鳞的边缘呈现光亮,有时为白色。
形态特征
紫红笛鲷一般体长为80厘米,最大体长为150厘米,体重为8.7
千克,身体通常呈绿褐色,背部逐渐变成红色,而腹部则呈银白色或白色,年幼的个体体侧有7~8条银色的横带,随着成长逐渐消失。
这种鱼的体形呈长椭圆形,背部和腹部呈圆钝,背部轮廓略呈弧形。两只眼睛之间的区域相对平坦。上颌两侧有细长的齿,大多数埋在上唇内,前端有两颗大的犬齿;下颌有疏松的圆锥齿,前端没有犬齿;锄骨、腭骨和舌面上有毛状齿。
身体覆盖着中大型的鳞片,颊部和鳃盖有多行鳞片;背鳍、臀鳍和
尾鳍基部大部分也被细小的鳞片覆盖;侧线完整;侧线上半部的鳞片排列与侧线平行,仅在后半部斜行。背鳍分为硬棘和软条,硬棘有10根,软条有13~14根;臀鳍有3根硬棘和8根软条;
胸鳍长,大致等于头长;腹鳍有1根硬棘和5根软条;侧线上的鳞片数目为48~51。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紫红笛鲷是一种分布广泛的
热带和
亚热带鱼类,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横跨
红海、
印度洋的非洲沿岸,一直延伸至
太平洋的地区,包括
亚洲的
圣诞岛和
土阿莫土群岛,最南可达
澳大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南海诸岛、
海南岛、台湾以及
澎湖列岛等海域。
栖息环境
紫红笛鲷是广盐性鱼类,其幼鱼和
稚鱼主要在河口、
红树林区以及河川下游的感潮带生活,可以适应较高盐分含量的环境。随着成长,成年紫红笛鲷迁移到礁区海域,栖息深度范围广泛,从1~120米不等。它们主要栖息在岩岸礁石与泥沙交汇处的沿岸海域,喜欢活动于河口、红树林等半淡咸水水域。有时,它们会进入河川淡水域,尤其是小鱼和亚成鱼更常见于河川水域。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这一物种属于肉食性动物,以狩猎为主要的生存策略,尤其在夜间展现出较为频繁的狩猎活动。其食物谱系非常广泛,包括各类鱼类,从小型至大型的种类都在其食谱中,这表明了它们对于不同大小和种类的鱼类有着适应性。此外,它们也以各种甲壳动物为食,包括虾和蟹,这进一步展示了它们在
捕食策略上的多样性。在软体动物方面,
腹足类动物如螺和蝓也构成了它们的食物来源。除此以外,它们还会捕食头足类软体动物,这种广泛而多元的食性适应性使得它们在不同生态系统中都能够找到适宜的食物资源,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夜间活动的选择性捕食行为,显示了其对于夜间环境的适应,这种生物学特点为其成功捕食提供了优势。
迁徙行为
紫红笛鲷主要栖息在
红树林环绕的河口系统,然而,一些紫红笛鲷在年幼时期会涉足完全的淡水系统。这表明它们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展示了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
栖息地选择的变化。随着紫红笛鲷的成熟,它们会进行迁徙,前往离岸的
珊瑚礁区进行产卵。这种迁徙行为使得它们能够在繁殖时选择适合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紫红笛鲷会从沿海区域游入开阔的水域,有时甚至远离海岸线数百公里,以完成繁殖过程。这种灵活的生态适应战略使紫红笛鲷在不同的生境中都能找到合适的条件。
生长繁殖
性成熟
紫红笛鲷的生殖模式为雌雄异体,这种鱼类一般在身体长度达到总长度的41%~51%或最大长度时首次达到性成熟。
雄性通常在比
雌性更小的体型上经历性成熟。
交配产卵
成熟的鱼群通常由十条或更多鱼组成,它们会在8月份的黄昏或夜晚出现在水面上,水温在22.2~25.2ºC之间。雄性紫红笛鲷通常会采取主动措施,通过接触和摩擦雌性的身体来引导产卵过程。然后,其他鱼会加入其中,然后在水面以下形成螺旋状的运动,并释放少量
配子。且它们能表现出极高的繁殖能力,采用分批产卵的策略。平均而言,雌性个体的产卵量在每
千克体重十几万颗左右。一般雌性紫红笛鲷会将卵产在较深的近海
珊瑚礁上。
幼苗生长
紫红笛鲷的体长和体重增长与温度密切相关。它们在5~9月经历快速生长期,月均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3.04%和46.67%。随后的缓慢生长期发生在10~12月,此时月均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下降至46.2%和18.38%。从12月到次年4月初,生长几乎停滞。其寿命一般为31年。
性别转化
紫红笛鲷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部分先雄后雌的性别转化现象。在性腺解剖观察中,1到2岁的鱼主要为
雄性,性腺为浅灰色,未显示出卵巢的结构,3岁的鱼中,部分雄性能够产精,精巢未显示性别转化现象,生殖和泌尿孔融合成单一的尿殖孔。一些3岁的亲鱼在精巢的内侧出现了细长囊状的卵巢,呈雌雄同体形态,但性腺中的精巢部分仍处于休止状态,无法释放成熟的精子。性腺中卵巢的部分卵母细胞发育,
雌性特征较为明显。4岁的鱼性别转化基本确定,已转化的鱼可以通过生殖孔和卵巢的结构来鉴定性别。在生殖季节,成熟的卵巢中包含有不同发育时相的
细胞群,表现为非同步性发育。成熟后的雌鱼在适宜条件下可以继续发育成熟和产卵。
人工饲养
养殖现状
紫红笛鲷是一种养殖优势明显的鱼类,它具有生长迅速、短养殖周期、肉质鲜嫩美味、耐高温、广盐性,以及强大的抗病能力等优点。这种鱼不仅适应海水和咸淡水环境,还能在淡水池塘中生长繁殖。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区开始了紫红笛鲷的养殖,备受南方养殖者青睐,成为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末率先进行了红笛的人工繁育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随后福建省、广东省等地也相继实现了人工繁育的成功。
养殖条件
紫红笛鲷的人工养殖一般采取网箱养殖,网箱与
网目的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首先网箱的深度一般在3.5厘米~4厘米之间,网目为2厘米~6厘米之间,且网箱上应附着些藻类,以防鱼种受伤;其次鱼种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害的,在鱼种的运输过程中尽量以活水船运输为好,运输时的水温不宜过高,到达网箱区后,应先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紫红笛鲷是肉食性鱼类,在饲喂时尽量保持高含量的
蛋白质,适量投喂,不要过度投喂,越冬期间饲喂时需要比平时饲喂再少一点。
饲养期间需要经常换洗网箱,每隔一段的时间需换洗一次,并在换洗期间,将网箱中的鱼种进行挑选,仅留下中等大小的鱼种。
病害防治
紫红笛鲷虽然具有很强大的抗病能力,但有时也会由于饲养方式的不同而患上一些疾病,例如在池塘养殖或室内培养池养殖时,
刺激隐核虫会开始大量繁殖,
寄生在鱼的皮肤、鳍、鳃、眼角膜等处,从而使紫红笛鲷患上白点病。如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
硫酸铜加
硫酸亚铁的合剂进行泼洒浸泡。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紫红笛鲷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开展了养殖业,并已能达到批量生产,种苗除满足台湾省养殖外,还远销于东南亚国家及中国广东、
海南省等省,该物种的养殖业为
广东省一镇带来了近万元的收益,为该镇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紫红笛鲷是许多
亚洲国家中备受喜爱的食用鱼类。大部分供应市场的鲷鱼来自于野外捕捞,而也有一小部分通过在近海的浮式网箱或池塘中进行养殖。鲷鱼在沿海
渔业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在网箱中进行养殖的理想候选品种。随着近海国家对养殖食用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紫红笛鲷的养殖业也日益受到关注。
营养价值
紫红笛鲷的营养价值较高,与其他鱼类相比,该鱼被认为是
维生素含量最高的一种鱼类,此外,它们除了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外,还富含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由于该物种的肉质鲜嫩美味,许多国家都会食用该物种。
收藏价值
1963年,
印度尼西亚和1990年,
斐济分别发行了一套邮票,专门纪念紫红笛鲷。这套邮票被命名为“紫红笛鲷”,展现了对这一鱼类的特殊关注。邮票设计独特,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喜爱。这些邮票不仅反映了紫红笛鲷在当地的重要性,还成为了邮票收藏领域中备受珍视的收藏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