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仓布
白音仓布
白音仓布(1900-1990),原名吴耘圃,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家。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曾授予他“民间艺术家”称号,以表彰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人物生平
白音仓布的祖籍是东土默特左旗(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8岁入私塾读书,老师阿斯玛给白音仓布起个汉语名字,叫吴耘圃即园圃的耕耘者,作为学名。可惜,白音仓布在这所私塾里,只读了三年书,就因家贫而辍学了。
民国十年(1921),白音仓布二十二岁。家迁至黑帝庙北的北淖尔玛(今乾安县境内)。白音仓布借便在泰和镇(今乾安)旗卫队一个驻守连里当兵。从这个时候起,白音仓布正式启用吴耘圃这个汉语名字,并开始学习文言文,后晋升为司务长。
民国十三年(1924),吴耘圃二十五岁。他离开旗卫队,在大布苏努图克(乡)好力宝屯(今乾安境内)自办私塾,开始从教。吴耘圃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四岁的十年间,先后在好力宝、黑帝庙、那嘎岱、龙坑等地教书。后经富朱利梅林推荐,到王府教书。后在八郎“国民初等”学校任教务长,后调库里任校长,后来又调王府任王府女子分校校长。
吴耘圃在八郎教书时,结识了一位陶克涛胡义军里的谋士、军师乃旦扎布,听他讲述了陶克涛胡从率众起义到最后离开索伦镇,转道俄罗斯帝国进入博克多汗国,历经104次战斗的全过程。从而他渐渐萌发了编唱“乌力格尔”《陶克涛胡》的设想。
伊曼努尔·康德七年(1940),吴耘圃任郭前旗民众教育馆馆长。
伪康德十一年(1944),吴耘圃与青宝合作的乌力格尔《折箭同义》(根据尹湛纳希蒙文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中“五箭训子”的故事改编)第一次被演出。
1946年,吴耘圃曾在新庙技术学院任教;1947年创办庙东小学;1949年在查干花小学任教;1954年在库里小学任教。1955年篷1958年因身体欠佳,回到庙东休养。白音仓布1971年离职。
1959年,吴耘圃在六十岁的时候,被县民族歌舞团聘用,开始整理《陶克涛胡史料》。1960年,笔者曾为吴耘圃先生试拟笔名白音仓布,从此沿用开来。
1961年,前郭自治县成立蒙古族曲艺社,白音仓布任主任,开始专业说唱“乌力格尔”蒙古族琴书。他经常说唱的传统书目有:《三国演义》《东西汉》《薛刚反唐》《卧龙传》等;现代书目有:《草原烽火》《林海雪原》等;自编的书目有:《英雄陶克涛胡》《火烧龙王庙》《刀劈公主》等。
1982年,在他八十三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长篇故事《陶克涛胡》的创作。继后,他又完成了《火烧龙王庙》中篇故事。
1991年,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白音仓布民间故事家光荣称号;1992年,《陶克涛胡》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长白山文艺”民间文学优秀奖
1990年7月26日,白音仓布因病在他的寓所里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一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