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钉石
铁钉石
铁钉石于1990年春被发现,产地在台湾省东北部的宜兰县,属沉积岩
简介
铁钉石,出自中国台湾省宜兰县与台中市的南山、胜光一带山区。
铁钉石,因其具有玲珑嵌空的多变造型,盘根错节的刚劲气质,以及石胆与铁钉两种石质的交融变化,而尤为观众喜爱。
物理特征
铁钉石产自中国台湾省东北部之宜兰,平均海拔约2000公尺处。铁钉石为‘土中石’,岩属沉积岩,石胆之莫氏硬度约3~4度。完整的铁钉石由褐色或土黄色的含铁质外壳、灰白色石胆以及穿插其中的褐色铁钉三部分组成。外壳和铁钉含铁质,硬度略高于石胆部分。
地质学特征
铁钉石主要开采于台湾省宜兰县大同乡的南山村山区,沿矿脉分布。该山区地势险恶、植被茂密,采挖难度极大,曾有父子为采石而殒命,当地职能部门已禁止采挖。铁钉石以溪流和浅土中发现者为佳,深土中挖出者略逊。挖出的原石被泥土包裹,需要细心清理,再做适当养护之后便可赏玩。台湾地区赏石注重高雅氛围地营造。
名称由来
铁钉石发现于1990年春,产自台湾省东北部之宜兰县大同乡的南山、胜光一带山区,沿矿脉分布,平均海拔约2000公尺处。因石内嵌有多个针形条状物细如铁钉,故名铁钉石。
形成及特性
形成
铁钉石是在约四佰万年前由海底沉积泥经地壳变动所挤压而成的变质岩。主要成份是泥质叶岩和铁质,內含少量矽质岩。完整的铁钉石由褐色或土黄色的含铁质外壳、灰白色石胆以及穿插其中的褐色铁钉三部分组成。石胆之莫氏硬度约3~4度,外壳和铁钉含铁质,硬度略高于石胆部分。由于铁钉石为两种不同石质结合而成,内层的石胆风化较快,则形成靠外壳条状物支撑、衔接于石胆的镂空形态。铁钉石石体小于16公分者居多,20公分以上即可视为大型铁钉石。
特征
该石属沉积岩原石外层皆有一层坚硬的褐色或土黄色含铁质外壳;内层大部份含有灰黑色石胆,石质细腻,密度颇高;外壳与内层石胆间常有状似铁钉的褐色条状物穿插其间,呈网状或不规则放射状结构。
石胆的莫氏硬度约为3~4,外壳和铁钉含铁质,硬度略高于石胆部分。体量一般为15厘米左右,大者可达20厘米以上。
发现
铁钉石发现于1990年春。
价值
经过十六年的持续开发,铁钉石石源早已枯竭,胡文通先生‘拥雅斋’所珍藏之稀品皆为早年典藏,亦为现今收藏铁钉石最多、最精的藏石馆,共有珍、稀、绝各品近千方。一般石体小于16公分者居多,20公分以上即可视为大型铁钉石。一般铁钉石以铁壳含胆,其中穿插支钉,并具有美感者为精品。其中又以山水景观、人物、器物、动物诸形态较为珍稀,其他各类形态亦时见妙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物理特征
地质学特征
名称由来
形成及特性
发现
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