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
1999年成立的公募基金会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Foundation of China)是在卢嘉锡、丁石孙、朱光亚、师昌绪王大珩等29位国内科学家和杨振宁陈省身丁肇中朱经武田长霖等25位海外华裔科学家的发起和倡议下,于1999年5月,经朱基、李岚清、温家宝等领导同志批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部门为科学技术部。
2018年11月26日,被民政部评定为3A级基金会。
2018年11月30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2017年度检查结论合格。
组织概况
组织宗旨
其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公益使命。其使命为:国内国际科技交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奖励突出贡献者。通过公益的力量,助推国家的科学和技术进步。
主要职责
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宣传和扩大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引进和介绍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发现和培养人才,奖励突出贡献者,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普文化教育事业。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密切联系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事业的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人士,筹集资金,接受捐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实现国家“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业务范围
促进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突出贡献者,普及科技知识。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围绕国家科技工作大局,建立健全“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发展机制,广泛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募集资金,接受捐赠,开展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科技公益项目,组织实施“春雨工程”科技教育援助,促进科技、经济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机构人员
理事成员
名誉理事长
曾培炎 第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国务院副总理
路甬祥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白立忱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黄孟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名誉主席
白克明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李政道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
理事长
陈 曦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
副理事长
白 刚 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
谢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理 事
闫保民 北京瑞锋时代投资公司执行董事
秘书长:陈 曦(兼)
监事
刘 健 中兴通讯
曹丰良 中立诚集团董事长
组织章程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Foundation of China,缩写:ISEFC。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中国以及许可本基金会募捐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条 本基金会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
弘扬科学精神,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国内外单位和个人的资助捐赠,促进我国科学事业和科技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800.00万元,来源于捐赠。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科学技术部。
第七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5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八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开展并资助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引进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高技术的产业化,奖励突出贡献者;
(三)组织并实施科技援助和科技教育援助,开展对外咨询、培训等业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九条 本基金会由5至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条 理事的资格:
(一)承认本基金会章程,对公益事业有奉献精神;
(二)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三)有能力推动科技公益及相关事业的发展。
第十一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二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依据章程,参加本基金会的活动;
(三)对本基金会工作进行审议、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遵守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
(五)勤勉尽责,支持本基金会公益事业,维护本基金会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名誉职务设立和人选;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第十六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七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2名。设监事会,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八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九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二十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一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二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三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四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六条 担任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 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定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四)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财务负责人以及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办事机构、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报理事会批准;
(五)决定工作部门的设置以及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与解聘;
(六)章程和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国内外团体、机构、个人的自愿捐赠;
(二)组织募捐的收入;
(三)投资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从事业务范围之内和符合宗旨的各项事业;
(二)根据捐赠人意愿设立资助项目和奖励项目;
(三)根据业务需要建立专项基金等。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投资活动是指:
(一)年度投资计划;
(二)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投资活动。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是指:
(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须经审批的或全国性募捐活动;
(二)预计募捐金额在2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募捐活动;
(三)在境外的募捐活动。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四十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一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转由其他性质一致、宗旨相近的基金会开展符合捐赠方意愿的公益活动。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经2018年12月10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组织概况
组织宗旨
主要职责
业务范围
机构人员
组织章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