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
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在1878至1880年间,率领“维加号”首次通过
大西洋和
太平洋东北部,完成环绕欧亚大陆的历史性航行之后设立的。
维加奖设立135年来共有65位获奖者,其中有四次考察
青藏高原以及周边地区并写出“从
极地到极地”巨著的
斯文·赫定(Sven Hedin),有创造了“地理循环理论”的戴维斯(Davis),有创造了“阿尔斯冰期理论”的彭克(Penck),有证实了“
米卢廷·米兰科维奇理论”的英柏瑞(Imbrie),有“古海洋学之父”称号的埃米利亚尼(Emiliani),有创造了“稳定同位素温度理论”的丹斯果(Dansgaard),以及开拓了山地冰芯气候研究的汤姆森(Thompson)等著名科学家。
2016年12月26日,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鉴于在
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教授。
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
亚洲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过去二十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
美国、
法国、
德国、
瑞士、
荷兰、
冰岛、
俄罗斯、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
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
冰川变化实地观测、
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