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贝特兰
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的成立者
詹姆斯·贝特兰(JamesBertram)(1910~1993)生于新西兰奥克兰奥克兰大学文学硕士,又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在佩鲁贾大学学意大利文。后来在伦敦《泰晤士报》工作。
生平
民国25年(1936年)作为罗得斯奖学金的访问学者来华,在北平燕京大学学习时,一些英国报刊纷纷委托他报道中原地区情况。受到埃德加·斯诺夫妇和当时爱国学生运动的影响,西安市事变爆发,他立即启程赶到西安,采访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并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一起志愿在西安电台用英语向外界广播,打破了中国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抗日战争初期,接受毛泽东的邀请访问延安市,毛泽东曾多次接见他,并就他提出的各种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随后,去晋南八路军总部和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采访,并冒着生命危险随一支小分队遍访华北地区战线前沿地区,先后采访了朱德、彭德怀、周恩来、张闻天、贺龙、萧克、左权、关向应等人,并作了详细报道。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人有了直接的、较深的了解,由衷地钦敬他们,相信中国抗日的希望在于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他的公正客观报道和有关著作,为中原地区人民的英勇斗争得到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由于目睹八路军的条件非常艰苦,缺医少药,情况严重,当时还不满30岁的贝特兰决定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中国人民抗战的事业。民国27年2月,在武汉,周恩来委托贝特兰把一份有关八路军伤员的医疗服务工作的需要情况报告,带交给正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建保卫中国同盟的宋庆龄。他抵港后,即被邀请参加保盟发起人的聚会。他向宋庆龄推荐了两位外籍人士,一位是港英当局医务总监司徒永觉的夫人希尔达·塞尔温-克拉克;另一位是香港大学高级讲师诺曼·法朗士。不久,他去菲律宾、北美和英国为保盟开展宣传活动。保盟成立后,任中央委员会委员。民国28年夏,和德国医生汉斯·米勒不畏艰险,为保盟护送12辆卡车和600箱医药用品到西北国际和平医院;同时将英国工业家约翰·桑尼克罗夫特捐助的1辆附有手术间的大型救护车送至延安市。从民国29年6~12月,负责编辑《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第17~24期。在《保盟通讯》上,先后发表了《关于国际和平医院的报告》、《穿越中国战场、随救护车赴西北的行程》、《同日本摊牌?》、《纪念白求恩》、《日本在华北的进攻》等多篇战地报告和文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一名志愿兵拿起武器战斗在保卫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线。香港沦陷后,被囚于香港和日本的战俘营,长达4年之久,备受折磨。战后,一度担任远东委员会新西兰代表团顾问。宋庆龄曾邀请他重返中国,参加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后因故未能成行。但他表示,身在新西兰,而心在中国。他在新西兰继续进行积极支援中国的活动,发起成立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1956年贝特兰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楚图南的邀请,随新西兰文化代表团来华参加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实现了重访中国的宿愿。1986年,贝特兰再次访华,参加西安事变50周年纪念活动,与新中国领导人中的老朋友重新聚首。1988年,为纪念中国福利会成立50周年撰写《保盟的早期岁月》一文。他一直在新西兰的大学执教并从事写作。
主要著作
有:《中国的危机》、《华北前线》、《战争的阴影》、《在中国的岁月》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平
主要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