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楠
教育学家
冯 楠 (1917 - 2006),贵州贵阳人。1917年1月16日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九三学社社员。从小受良好教育,读私塾五年,习四书五经。
曾任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一至六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第二至七届委员,并任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和教科文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委员。兼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贵州省科委委员,贵州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现任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贵州省文光书画研究会会长,黔风诗社社长。
早年经历
冯楠,毕业于贵阳志道小学。读贵阳县立中学初中时,师从王梦淹学说文解字,培养了学习中国文史、书法的兴趣,打下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贵阳县中高中部第一期毕业后任贵阳尚节堂小学教师。一年后考入云南大学。不久转入贵阳大夏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 1941 年毕业,获学士。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兼任文史研究室研究员和社会研究部工作员,协助研究室、研究部分别办的《文史》和《社会研究》的编辑工作,这两个版面都是当时《贵州日报》的副刊,在这两个副刊上,发表过一些短文。任助教时,编有《高中本国史》一册,列入贵阳文通书局《复习受验丛书》中出版。 1944 年大夏大学迁赤水,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市,未随行,改任南昌市豫章中学教员,后任大夏中学教务主任, 1948 年任永初中学校长。
在大学期间,受中共地下组织及进步教师、学生的影响,得读革命书刊,产生民主进步思想。在大夏中学时,曾帮助进步学生转学,并资助进步学生转移外地。 1949 年 11 月贵州解放时,作为永初中学校长,组织师生制作一面巨型五星红旗,结队到南门外迎接解放军入城。这面红旗被誉为“贵阳市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工作经历
1950 年初到 1952 年,先后受任为贵阳女子师范学校教导主任、贵阳师范学校校长、贵阳女子中学校长。
1952 年调贵州省教育厅工作,历任中等教育科副科长、科长,普通教育处副处长。
1962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教育厅小组组长、民盟贵州省委员会副秘书长。 1964 年初加入九三学社并奉调至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工作,直到 1989 年。在九三学社省委,任专职秘书长,后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再又专任副主任委员。到任不久就去兴义市参加农村工作将近一年。“文化大革命”中,各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参加省统战系统党外人士学习班学习、劳动。 1977 年 10 月贵州省九三学社恢复活动,仍然继续任职。参与恢复遵义九三学社组织活动和新建都匀市安顺市六盘水市九三学社的组织工作。 1982 年组织召开省九三学社社员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展览,同年还与省政协科技工作组 ( 时兼任这个组的副组长 ) 联合组织社内外 14 位专家去遵义市播州区进行调查研究和科技咨询服务。 1983 年又联合组成一个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组去瓮安县开展活动。这是九三学社开展智力支边活动的开始。从此以后,智力支边在省各民主党派和省工商联普遍开展起来。这段时期,还组织九三学社与省政协科技工作组联合举办了几次科学技术讲座。
1974 年底,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国家文物管理局决定,由北京天文台等单位具体组成中国天文史料普查整编工作组,向各省抽调力量,开展工作。贵州省由省科委联系,省政协、省图书馆、省文化局、贵阳师院共抽调 11 个人参加,与师院张祥光被指定为联系人,并参与编著《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的普查整理工作。先后在省图书馆和师院分别普查全省地方志和新旧《旧唐书》等文献中的有关天文史资料,记入卡片。 1978 年,随工作组去长沙市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庐山桂林市福州市等地继续普查和整理工作,还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冯永明去成都市将《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的资料汇集整理并油印成册,在北京编写其中《人物事略》部分,作为《资料汇编》的第一集,1989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9 年 8 月调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除主持参与组织有关学术活动,组织馆内同仁书画诗词创作,开展对省内学人、港台黔人的联系工作外,还主编《黔故谈荟》(《新编笔记丛书》中的贵州省卷 ) ,《黔故续谈》,《黔风诗词集》;主持校点 ( 民国 ) 《贵州通志》中的《人物志》、《宦迹志》;校订朱五义注释的《王阳明在黔诗文注释》;参与选辑《二十四史贵州史料辑录》。
另外,在省政协七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时,主编《贵州省文史资料选辑》的第三十三辑和《贵州中医耆宿录》、《贵州民主党派工商联专集》,以及《抗日战争中的大西南丛书》中的《抗战时期西南的教育事业》一书。
曾创作诗词若干首,发表研究文章若干篇,擅书法,尤长于篆书,曾给黄河碑林、黄果树碑林、阳明洞碑林、福泉碑林等题字,书法作品曾参加省内外展出。是贵州省书协会员、顾问。并能篆刻,自以为“印长于书”,刻有印 300 多方,惜多半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散失。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