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是中国的第一艘现代化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同时也是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该船只最初名为“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经属于
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
地球物理学考察船,于1984年在前苏联基辅造船厂建造。1994年,应中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的需求,由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从
俄罗斯远东地区海洋地质调查局购得,并在中国进行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
2000年6月9日至14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参与评审会的有来自11个单位的17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分别对701所编写的《“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增改装技术要求书》、
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的《“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动力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708所提出的《“大洋一号”船尾部起吊设备增改装技术方案论证》进行了评审和评议;“大洋一号”船增改装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在《评审会》的基础上,对下一步船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为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现代化改装。新增的动力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深海调查设备和系统化的实验室布局,使其调查能力大为增强,已进入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行列。
“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纪念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的今天,‘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
中原地区人民的贡献.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的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起,它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
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此外,该船还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在船上工作,并在港口停靠期间举办公众日活动。
“大洋一号”内部设有10多个实验室,包括多波束和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船上配备了多项自主研发的设备,如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
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
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深海
抽样设备。此外,船上还安装了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和多种体育娱乐设施。
“大洋一号”具备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
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声等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条件,能够承担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除了科研任务外,该船还积极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促进国际间的科学合作。
“大洋一号”自1995年以来,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
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2005年4月2日起航,开始了中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总航程约6万公里,总耗时300天,于2006年1月返回
青岛市。此后,该船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多次科考任务,包括2010年至2011年的环球科考,2012年的
南海综合海试,以及2015年的科考任务。2018年,该船再次出发,执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考察任务。
“大洋一号”在其第三十四航次任务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履行西南
印度洋多金属
硫化物勘探合同、实践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工程化勘探、验证自主研制的关键设备的应用效果、获得环境基线资料及生物样品、收集地质、
地球物理学、水文、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和样品,以及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