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别名翰,字质存。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著名报刊活动家、记者、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和
辛亥革命先驱。1887年8月出生于湖北蕲春詹家山。幼承家学,博览群书,才气纵横。1907年,考入黄州府中学堂,宣传革命思想。1909年冬,詹大悲担任《商务日报》主笔。1910年5月,《商务日报》停刊,詹大悲在汉口生路(今江汉路)创办《大江白话报》。1911年7月,《大江报》以“时评”刊登了詹大悲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引起湖广总督瑞潋惊惶恼怒,下令查封《大江报》并逮捕詹大悲,詹大悲被关进汉口礼智司监狱。
詹大悲与
孙中山关系密切。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在日本的詹大悲成为首批党员。1915年,全国反袁运动兴起,詹大悲归国,返鄂组织军队,被
袁世凯逮捕入狱。直到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詹大悲才被释放。1920年,詹大悲协助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在
广州国民政府担任参事、刑事审判委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詹大悲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
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1923年2月,詹大悲随
孙中山重返
广州市,协助重建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同时,孙中山在中共的帮助下决心改组
中国国民党。10月,孙中山指派
廖仲恺等人办理国民党改组事宜,詹大悲参与起草《国民党改组宣言》。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通过孙中山指定詹大悲为湖北代表,并参加大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1927年,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4月13日,詹大悲主持召开了汉口特别市党部第25次执委会议,请中央免职查办蒋介石,并开除其党籍。同时,詹大悲在汉口市党部主办的《汉声周报》揭露和声讨蒋介石叛党叛国、摧残工农运动、屠杀共产党人的滔天罪行。詹大悲在武汉的言行,深为蒋介石、
汪精卫和
中国国民党右派所痛恨。12月17日上午,詹大悲被
胡宗铎以“赤化分子”“共产党首领”和“图谋暴动”的罪名逮捕。当晚9时左右,时年40岁的詹大悲壮烈牺牲。
人物生平
1907年考入
黄州府中学堂,加入证人学会,倡言革命。
1908年到汉口,加入革命团体群治学社,并与
宛思演等人接办了汉口《
商务报》,使《商务报》成为“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詹为主笔。
1910年12月任《
大江白话报》主笔。詹大悲与
孙中山关系非同一般。
1913年任国民党汉口交通部部长、
湖北省议会议员。
宋教仁被刺后,力主武力讨袁,并联络原文学社社员
杨王鹏等,组成改进团,密谋在汉首先发难。“
二次革命”期间,在
江西省、南京积极参加讨袁军事活动,失败后亡命
日本。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与
王宪章等回
上海市策划起义,事败,再度避走日本。翌年护国运动爆发后返国,拟策动湖北讨袁起义,抵沪时被捕入狱,
袁世凯死后获释。
1917年7月南下
广州市,参加
护法运动,嗣由
孙中山派往
四川省,争取
川军刘湘援鄂,出任四川援鄂军鄂西总司令部参赞、秘书长,参与援鄂战事。
1920年协助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任桂林大本营宣传员。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因为詹与孙中山的关系较好,在社会上影响大,因此大家认为他不公开为宜,一般也不参加党的会议,党的指示精神由联系人传达,詹大悲以后就一直按这种方式执行党的任务。
1922年曾追随孙中山讨伐
陈炯明。次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参事、刑事审判委员。
1923年1月
詹姓续修宗谱,詹大悲请
孙中山撰写了谱序。10月他参加起草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此前,詹大悲通过湖北同乡
李汉俊参加了“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
1924年1月李大钊通过孙中山指定其为湖北代表,参加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与大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1925年3月又以鄂军特别党部代表的身份参加国民党二大,并在二大上担任代表团联合办事处主任,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
1926年后,历任
广州国民政府驻沪代表、国民党中央执委暨国民政府临时联席会议成员、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武汉分会委员、
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建设科长、财政委员会委员代理财政厅长、官钱局产业委员会主任、象鼻山铁矿局局长、汉口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市政府委员等职。
主要成就
兴办报业
詹大悲1907年以第一名考入
黄州府中学堂,加入证人学会,倡言革命,1908年赴汉接办《商务日报》,并与革命团体群治学社建立联系,使《
商务报》成为群治学社的机关报。1910年任《
大江白话报》主笔,1911年改《大江白话报》为《大江报》,任经理兼主任,自任主编兼经理。参与组建革命团体文学社,任文书部长,起草社章,《大江报》亦成为文学社的机关报。7月26日《大江报》发表
黄侃所作《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号召激烈改革,遭查禁,詹因此被捕判刑。
武昌起义后出狱,任汉口军政分府主任兼管军事处,率民军在汉口与清军激战。汉口失守,转赴
烟台市,辅助
山东省都督胡瑛。1912年任国民党汉口交通部部长,负责联络川、湘、皖、豫诸省党务,12月当选为
湖北省议会议员。武昌起义爆发后,组建汉口军政分府并被推为主任。中华民国政府期间,任
孙中山大本营宣传员,协助重建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参与起草《国民党改组宣言》。
反蒋行动
在
中国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他联合恽代英、吴玉章、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促成会议作出一系列决定,继续发动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打击
蒋介石的嚣张气焰。
1927年蒋介石、
汪精卫公开叛变国民革命,詹大悲一面利用自己的身份将“在汉被捕的共产党嫌疑分子二三百人全部释放”,一面在《汉口民国日报》、《楚光日报》等报刊上反复揭露反动派的罪行,高呼“国共两党合作万岁”。
12月17日,詹大悲被两湖清乡督办
胡宗铎以“赤化分子阴谋暴动罪”逮捕,当晚9时许,詹大悲、
李汉俊同时慷慨就义。大批清洗捕杀共产党人和
中国国民党左派,詹大悲、李汉俊二人于同年12月被捕杀害。次年归葬故里。
中学
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詹大悲家乡,1960年创办了“田桥高级中学”。学校地处大别山南麓海拔1200米的将军山下,这里原是蕲、太、英三县交界的田家桥乡政府所在地。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县人民政府将学校命名为“蕲春县詹大悲中学”,原中顾委肖克将军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占地面积3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9560平方米,校前矗立詹大悲纪念碑,环境幽雅。学校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及詹大悲事迹展室。学校有专任教师43人中,其本科毕业5人,专科毕业32人,高级教师1人,在校学生1000多人。
学校建校以来,输送大学生2000多名,其中考取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百余人,研究生50人,博士生20人,出国留学15人。
该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县内一所优质中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方法:
1、继续强化普及教育。他们把普及教育始终放在首位,做到思想不松、温度不降,把控制流失生落实到班级和个人;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想辍学打工,班主任就三番五次地上门做工作,帮助解决困难,终于令其返校。
2、在教育质量上下硬功夫。学校制订了领导和教师分工负责制、奖励制度和严密的组织纪律,制定了教师考评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补差培优制度,同时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奖励老师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开足开齐各科课程。促使学生既能达到全面合格又有各自的特长。学校大力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络进行宣传,创造人人争优的新风。詹大悲的侄孙子詹书芬(副校长)上家庭困难的“半边户”,爱人病了多天,他不误教学时间,严于律己地,为人们做出了榜样。
3、建立贫困生求助制度。该校处于大山深处,贫困学生较多,为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学校免其书杂费、课本费,还给予生活补助。
4、开展立德为先、德智结合的教育方法。设立教育基地,开专门课程,不定期请专家教授、英模人物来校作报告。2006年请来了活的“罗盛教”
抗美援朝战争英雄黄治富来校作报告,他给学生讲述了自己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勇救
朝鲜落水儿童的事迹。
不断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詹大悲中学赢得累累教学硕果。几年来,该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31篇教学论文获奖,国家级12篇,省级14篇,市级30篇,县级50多篇,有20节课获优质课,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先进学校”、“绿化合格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最佳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革命先驱
2008年9月《革命先驱詹大悲》首发式庄重而热烈。蕲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文国参加会议并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号召人们发扬大悲精神,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而奋力拼搏;副县长詹习文鼓励有识之士研究詹大悲,开发詹大悲这一具有极高价值的人文资源,为创建美丽富绕文明的新蕲春而努力!湖北省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詹玉华、秘书长詹敬银,以及湖南省、江西省、红安县都派来代表参。
《革命先驱詹大悲》史料珍贵,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主编张梁森同志从事蕲春文史研究多年,他为大悲烈士为国捐驱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故而广泛收集、整理和编印出版了这部书稿。在收入这部书稿的文章中,有的是詹大悲先生的亲属故友的现实记叙;有的是他的战友同仁的亲身经历,有的是历史学家研究詹大悲的史料综述;有的是诗人学者对先生的歌颂赞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董必武写的《忆友人詹大悲》和《詹大悲先生事略》就高度概括了詹大悲先生的革命功勋;詹大悲先生的夫人陈希慧撰写的《詹大悲先生遇难前后》,让人详细了解到先生殉难经过……,如此等等,足以说明《革命先驱詹大悲》是一部系统地、较全面地反映詹大悲生平的好史料,启迪教育后人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