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霖
福建莆田笏石人
林庆霖,字仁山,号余苍,室名“耕研斋”。1921年10月初6生,莆田市笏石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即现在的福建师范大学)。自幼爱好书画,遍临上至先秦文字,下降明清书法,迄今四体俱工,尤擅隶、篆。作品曾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均有获奖及收藏,并刊登报刊、杂志。作品载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书画名家大辞典》等20多部。
人物经历
林庆霖的作品已流传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现为福建省书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炎黄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国际羲之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院士、莆田市书协顾问、莆田市老年书画艺术顾问、莆田市政协、人大书画院顾问、莆田市城厢区书协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城2006-2007年度“中国百杰书法家”、“当代书画艺术名人”、“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世界硬笔书法家名人”等荣誉称号。
林庆霖出生于1921年,祖父是个地道的商人,在福建莆田笏石经营砖瓦生意。为了生计,其父早早辞别家人,远渡重洋来到东南亚,以拉黄包车为生,不幸因操劳过度,客死他乡。那时,林庆霖还在母亲腹中。作为遗腹子,他出生后,倍受家人的疼爱。家道的曲折,生活的艰难,让他过早地读懂人生,深谙为人之道,珍惜任何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念小学时,他在语文老师陈文霖的启蒙下,对书法酷爱有加,用心研练,初露身手,倍受师生好评。凭借刻苦好学的精神,解放前夕,他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期间,他对书法兴趣愈浓,广泛临摹先秦到明清所有书法大家的碑帖,并结合自己见解,大胆揉合,推陈出新。上世纪50年代,他先后在莆田县职工业余学校、头农业中学任教,后又进入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深造,毕业后,被安排到莆田县进修学校担任语文科教研员。
社会活动
文革遭遇
文革期间,教师进修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林庆霖回到家中,默默勤练书法、篆刻及绘画,临池王羲之《兰亭序》、怀素《自叙帖》和张旭古诗四帖》等,同时涉猎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秦汉隶书,集众家之长,书法揉入绘画艺术特点,且字字有别,俯仰有度,形神兼备,颇受人们珍爱。那时候,当别人在为生计四处苦苦奔波时,他却省吃俭用,从店里买回一捆捆用来给烟筒引火的草纸,躲在自家小阁楼里专心练习书法。
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可能让林庆霖长时间“躲进小楼成一统”。由于写得一手好字,他就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写大字报的“革命行列”。有一次,他在书写“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之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的标语时,不慎把“不”给漏掉了。按理说,就内容上也没什么差错,更与“反革命”无缘。但在那个荒谬的年代,他为此戴上了“现行反革命”的帽子。这帽子一戴就是十年,直到1978年得以平反昭雪。
全心投入
林庆霖,退休之前一直在莆田平海湾西岸的沿海乡村小学——莆田洋埭小学教书,当地人民群众都喜欢叫(称呼)他“老生”。
1981年12月,林庆霖光荣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书法艺术,真草隶篆四体皆佳,尤其以隶篆见长,逐渐练就浑厚苍茫、古拙朴茂的风格。此后,他的书法艺术,步入全新的境界,在全国、省、市、县书法大赛、展览中,频获嘉奖。1981年7月,他的书法作品参加莆田县总工会、县文化馆、县人大等单位主办的书法展览,屡获一等奖,受到莆田艺术界的关注。1987年至1988年,他参加福建省军区、省园丁、省职工书画展览,均获一等奖。接着,他的许多作品进军全国级、国际级大赛,更是一路过关斩将,捧回一座座令人瞩目的奖杯。他的作品角逐江西井冈山会师书法大奖赛、临沂市国际王羲之杯书画大奖赛、“爱克发”华人书法艺术中国展、海峡两岸书画联展、大陆名家书画联展、新加坡书画联展等,屡获一等奖、特等奖,赢得无数掌声……他为此被聘为中国炎黄书画院客座教授、国际曦之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院士等职务,被授予中国书画艺术高级人才奖等多枚勋章,入选《世界书画家经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等颇有含金量的辞书。
参考资料
林庆霖.7788字画网.2021-07-2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活动
文革遭遇
全心投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