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东晋时期书法家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后移居绍兴市(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琅王氏,祖父、叔父及父亲都身居朝中要职。王羲之自幼擅习书法,跟随卫铄学书。太宁三年(325年)左右,迎娶太尉郗鉴之女为妻,后经举荐成为秘书郎,得以浏览历代书法真品。咸和四年(329年)前后,王羲之担任临川太守,他着力清理积弊,享誉一方。咸和九年(334年),担任武昌区(今鄂州市参军长史。之后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潜心研究书法,逐渐知名。咸康八年(342年)五、六月间,王羲之接任江州刺史,加宁远县将军武职。永和七年(351年),原会稽郡内史王述离职守孝,王羲之以右军将军之职接替其出任会稽郡内史。因不喜王述,没有前往吊唁其母,就任后也未拜访,与其渐生嫌隙。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上巳节,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41人于绍兴市兰亭宴饮,写下《临河序》。王述守孝期满后成为王羲之顶头上司,多次且加倍征收会稽赋税,并放出谣言为难王羲之。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因厌恶官场争斗,选择辞官,发誓永不入仕,之后遍巡自家庄园和四处周游山水。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于金庭观,时年五十九岁,朝廷赠封金紫光禄大夫。
王羲之一生以书法闻名,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成为后世学书者的崇尚。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矫健妍丽,作为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对后世及国内外书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等最有名,行书以《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最出色,草书则以《十七帖》最传神,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今临沂市),生于晋朝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出身望族,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任职淮南知府。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曾扶持司马睿称帝,官至司徒。
王羲之幼时不善言辞,不引人瞩目。但他受父亲王旷、叔父王廙启蒙,自幼擅习书法,还跟随书法家钟繇的传人卫夫人卫烁学习书法,深受卫氏家族的习书法门。王羲之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十三岁拜见晋朝大臣周顗时,被他认为奇特。周顗还在宴会中,将一道珍贵的烤牛心割下一块,率先给王羲之食用,王羲之由此为人所知。
长大后的王羲之能言善辩,以耿直刚正著称。尤其擅长隶书,被认为是古今第一,伯父王敦王导都十分器重他。当时太尉郗鉴派侍从去王导家挑选女婿,侍从前往王家遍观王家子弟后表示,王家众子弟都很好,但听说这个消息都表现得非常拘谨,只有一人袒胸露腹坐在东边的床上,旁若无人地吃着东西。郗鉴听闻后表示这正是佳婿。此人便是王羲之,遂迎娶郗鉴之女郗璿为妻。
初入仕途
太宁三年(325年)左右,经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王羲之任职秘书郎,负责整理和校阅宫中文库中的图书,这份工作让王羲之得以浏览历代书法真品,更好地学习书法艺术和储备相关知识。咸和四年(329年)王羲之因郗鉴、王彬之故,由秘书郎迁会稽郡(今绍兴市)王友,负责在王府里陪着游宴和会见太子宾客,比较清闲。之后担任临川(今江西抚州)知府,临川地僻民稀,远离频有战乱的长江两岸,生活相对比较平静。他着力清理积弊,为民请命,享誉一方。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王羲之应西征将军庾亮召请,前往武昌区(今鄂州市)担任参军长史
咸康二年(336年)二月,叔父王彬在建康逝世,王羲之请假料理丧葬事务。其间率妻子赴广陵看望郗鉴,郗鉴与其谈及庾亮与王导不和一事,从稳定大局出发,希望王羲之设法从中加以疏导,减少二人的敌意。临回武昌前王导劝王羲之回建康职,拟上表荐他为侍中,王羲之再次谢绝,只身返回武昌幕府。庾亮逝世后离开武昌,担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仅一年便卸任,因母丁忧在江州守孝七年。这期间,他继续潜心研究书法艺术,逐渐名声大振。咸康八年(342年)五、六月间,王羲之接任江州刺史,扦加宁远将军武职。当时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打算让他担任侍中或吏部尚书的职务,但王羲之都推辞不就,直到永和四年(348年),殷浩委任王羲之为护军将军,因与殷浩的情谊,才答应出任。护军将军是中央禁军的主力,王羲之为了远离首都政治漩涡,于永和六年(350年)要求担任宣城郡太守,未获朝廷允准。
心系民生
永和七年(351年),会稽郡内史王述因母丧离职守孝,朝廷任命王羲之以右军将军的身份,接替王述会稽内史之职。王述少负盛名,与王羲之同为东晋望族,但王羲之瞧不起王述,多次公开侮辱他。任职会稽内史后,王羲之多次表示要前往吊唁王述的母亲,但都没有前往,唯一的一次还没上灵堂便离开,王述为此怀恨在心。按照常理,王羲之接任会稽内史后,应拜访王述,王述多次洒扫以待,王羲之始终不入,二人嫌隙愈深。
王羲之到达会稽(今浙江绍兴)任上时,治所正因饥荒,灾情严重,他多次开仓赈济灾民,并向朝廷建议“断酒以救民命”,省下的粮米可以供以食用。王羲之还了解到在会稽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一带的赋税徭役繁重,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役,多被朝廷接受。他还写信给尚书仆射谢安表达关于政事民生的意见,批评政府的官僚机构臃肿庞杂,行政效率低,只会给人民增加负担。王羲之所做皆是关系民生的实事。
永和八年(352年),当时殷浩桓温东晋的两大势力,两方争相抢夺北伐领导权。而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定在于内外团结和睦,他多次写信劝告殷浩,表示希望他考虑怎样光大未来,宏扬朝廷中兴大业,使天下百姓有所依归。朝政应以宽和为本,力争武功,绝非妥当。发挥长处,使国家巩固安定,才是目前治国的根本大计。但殷浩都没听从,之后殷浩北伐果然遭败。
辞官归隐
永和九年(353年)上巳节,王羲之邀请了关系密切的朋友、子侄们,会集当时的名流谢安孙绰许询支道林等四十二人,在会稽山阴(今绍兴县)的兰亭进行修活动。与会者们宴饮赋诗,留下大批诗作。王羲之为宴集挥毫作序,是为《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时人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比于潘岳的《金谷诗序》,将王羲之比作金谷园会的主办人石崇,王羲之对此十分高兴,他认为这说明当时士人公认他为领袖。
王述守孝期满后受命担任扬州市刺史,成为王羲之的顶头上司,王述每次巡查会稽郡事务,必然提出许多无理要求,且税收较其他地区多出几倍。还放出谣言称王羲之出守会稽是为了在此养老,不用心治郡,只以工书成名,引起许多人耻笑。王羲之不愿通过为难百姓来上缴拖欠的赋税,也不愿经历官场的明争暗斗,毅然决定辞职,绝禄隐退。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九日,王羲之在父母墓前举行告誓先灵的仪式,表达了入仕后的坎坷不平,反省了自己的性格于官场的不合,从而发出告誓称永不再出仕,以保证永不反悔。随后王羲之称病弃官,辞去职务。之后,王羲之与吴越之地的名人贤士一起尽情游玩于山水之间,以钓鱼射猎为乐。又和道士许迈一同服食丹药,修炼身心,为采选药石,不辞千里路遥,遍游东南各郡县,访尽名山,泛舟沧海。王羲之晚年隐居于浙江剡县(今浙江县)的金庭观中。终日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游历山水,陶醉其间。
逝世
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于金庭观中,时年五十九岁,朝廷赠封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儿子们遵照王羲之意愿,坚决不接受封号。
书法成就
主要作品
王羲之是中原地区书法史上“古今莫二”的“书圣”,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冠绝古今”“登峰造极”的水平,同时还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且大多精品,但多因战乱和朝代更替而散佚。现今所流传的王羲之所作书法,基本为历朝历代的临摹、刻拓作品,约三百余件。王羲之的书法博涉多优,精于各种书体,下表为他各书体类型中的代表作品。
作品临摹本
创作特点
字形结构
王羲之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书体,他的行书骨骼清奇,点画道美,布白巧妙,疏密相间,无论点、画、撇、捺、折、钩,都曲尽用笔之妙。如《兰亭集序》中的每个字都姿态各异,圆转自如,他完美的以中锋为主,间用侧锋的用笔方式,笔画之间轻盈纤细,或笔断而意连,或提笔顿挫一任自然,在艺术表现上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含蓄,质朴与妍美相结合。从他圆转流便的行书字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行书中透着楷书的骨力,风格多变。王羲之书法还体现着点画的多变,结体的纵横,留白的艺术。《奉橘帖》中寥寥十二个字,个个不同,有的方折,有的圆转,圭角不露,中锋、侧锋并用,笔画无处不曲折,却宛若天成。
王羲之的草书在结构上达到了极致,他的章草具有较强的个体意识,发扬了单字的结构美,摒弃了章草的较多波挑,也不像“一笔书”那样难认难学。他的今草比较狂放,采用连续贯通的办法,一笔连贯多字,但具有流畅纵逸的优点。他还将其与章草的字结合起来,创造了具有极高艺术性又易于普及的新体今草书体。王羲之的今草书,无论在用笔和结构上既合乎法度又富有变化。
笔势流动
东汉时期隶书盛行,楷书只在民间流行,到了晋朝,经过士大夫的加工和提炼,形成了不同于隶书的体势,才成为一种趋时的书体。王羲之的楷书来源于书法家钟繇,钟繇的楷书保留了较多的隶书用意,是由隶入楷的典范。而王羲之则变“古质”为“新妍”,在钟繇基础上融汇各家之长并加以创新,由横势居优变为纵势引下,代之以回锋收笔、规整匀称的楷势。王羲之的用笔一改钟书的隶笔起止,在起笔处有挫的按笔动作,多以方笔入纸;而收笔处不着意折笔重按,而是轻提回带;在运笔速度上是缓前急后:在笔画形态上求其匀整遒紧,势如列阵。经过这样的改造,楷书字体在王羲之手里,笔画之间的配置关系基本确立,结体变横张为纵展,规整劲健,雍容尔雅,仪态人方。如《乐毅论帖》《黄庭经帖》《孝女曹娥碑》等,都庄重典雅,韵味十足,王羲之将楷书的笔法、结构推入到形巧而势纵的新境界。
用笔细腻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用笔很讲究,十分细腻。王羲之的字骨力强健,线条有力且富于弹性,并通过笔势的变化和笔锋的运转,产生丰富的变化。王书虽不是走墨连绵,但通过字形的侧俯伸,章法的跌宕布置,从而使整幅作品充满着起伏与动荡。既跳宕、纵逸、洒脱,又沉稳、庄重、雄强,笔力遒劲,力透纸背。王书中形态的妍美与点画的力度恰好形成一种“中和美”。王羲之的草书在用笔上也达到了极致,他的用笔以方折为主,干净利落且简洁。点画的形与势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自然天成。此外,王书还蕴含了钟繇张芝的精髓。用笔灵活,笔法丰富,外柔内刚,章法严谨,下笔干净利落。代表作有《十七贴》《初月贴》《长风贴》等。
整体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具有从容衍裕、气象超然、不为法拘的美,他用毛笔诠释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自我的超越,从而形成了自身的书法艺术特色。因其深受东晋玄学清谈思想的影响,反映到书法中就呈现出艺术上的行云流水、一派天然的风格。王羲之的行草都具有一种风韵潇洒、平和简淡之美。如《平安帖》的字里行间中能感到静谧、和谐、清逸之气,他的用笔爽利,沉着潇洒,峻宕清健,除行书字势特色之外,每行中字群的经营,字形的大小,起伏波变的章法更像是在尽情挥洒的舞者。而他的楷、行、草均点画凝练,清爽有力。黑色单纯滋润平和简淡。体现出一种中和美与自然美,给欣赏者以雅洁空灵之感。除书法技艺超绝外,其书法作品还蕴含着王羲之静思玄贤、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虚静无为的审美意识,在他的笔下,形式美和内在美达到完美结合,由此形成汉字“形尚存,意未尽,心向往,神已驰”的美感特征。
书法思想
“象”与“意”
王羲之认为书法须“点画之间皆有意”,只有意才构成书法艺术表现的内在原则。作为王羲之论书中心的“意”,在汉、魏、晋朝以来的书法理论发展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王羲之以前的书论,“意”这一词只偶尔出现,且不具备王羲之的“意”的美学涵义。王羲之所说的“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表现特征:一是技巧形式。这种技巧别有意味。具体表现在笔和墨的使用上面。二是自然之道以及社会之理。所谓“书之气,比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三是书法的情感意趣。它蕴含在技巧里面,有超脱与技巧之外。如“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在王羲之的阐发之下,这种“意”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自身具有深刻内涵的美学范畴。
“形”与“势”
“形”与“势”二者互为依托,虽为不同的范畴,各有所指,然紧密相连。古代强调“形”的和谐之美,即字势、行势及整体章法的布局之美。王羲之在《笔势论》中说“穷研篆,功省而易成,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势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这和其后梁武帝萧衍“逸少至学钟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都体现出“形”与“势”的辩证关系:“形”蕴含“势”,“势”由“形”来体现,“形”含有“势”的运动趋势。这种“势”,不仅仅是物于运动取向感的表现。
崇尚“中和”
中国传统儒道哲学都认为万物有生有灭,而本质“气”则产生万物,它是永恒存在的,而气又存在于阴气和阳气两个对立又统一的因素之中。而王羲之讲到“气”便是这万物的统一性。王羲之追求并遵循阴阳对立又统一的这一哲学原理,并运用于书法之中。阳气刚而阴气柔,阳刚与阴柔对于宇宙万物对于书法艺术是必要的不可缺一的。“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阳刚就像那山峰巍峨壮丽,阴柔就像人们内在的精神风貌。“书之气”则是阴阳对立和谐统一的,“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则惟逸,发之惟静”,讲求书法笔画中有力的圆笔才能滋润,在急速的笔势下又有缓慢前进,内部丰满的同时外部就要虚逸些,起笔需要提按含蓄,收笔也要注意回锋。在笔画结构中,回仰的地方不要太接近,而相背处又不能太远,在这些对立因素中,相互照应联系并统一着。
书法贡献
东晋时期,隶、草、行、楷各体均已大备,比较而言,行、楷因是后出尚未成熟。王羲之把它们向前推进变化,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王羲之既掌握了多种书体,又改革了传统性的程式笔法,使其丰富多彩。在实践中注重变换书态和表现不同手法,避免千篇一律。王羲之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他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选择了推陈出新,发展草楷结合的行书。它符合书法发展规律,便捷易识,在继承前人书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变化,将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相结合,并成为隋唐以来书法发展的主流。第二是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王羲之备精诸体,娴熟各家笔法,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对传统性的程式笔法进行改革,使其绚丽异常、丰富多采。他将毛笔的“尖、圆、齐、健”四大性能全部发挥了出来,还健全了书法中的黑白元素,激活了书法的发展,从而为后世的书法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大的贡献是他将道家的思想智慧不断地融入到书写过程,书法不仅是将字写好,还成为了一种载道的艺术,拥有了更大和更深远的魅力,让后人不断的追求,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完成了顶层设计。
文学成就
杂贴文
创作内容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录一卷,今皆不存,如今仅能从其“杂帖”作品窥其文学领域之成果。杂帖也是其展现书法,以供后世学习的载体。其杂帖传世作品共计六百四十余篇,从内容来看,可分为四个主题:一类关乎政治军事,较其他类都较长,有些表现出政论的特点。一类关乎亲情友情,此部分内容主要是王羲之与亲友间的问安帖、平常的书信往来帖、互赠礼物之帖、对亲友去世的哀悼帖等等。一类关乎闲情逸趣,设计山水田园之乐,以及动植物和对美食的热爱。一类关乎奉道养生,有与佛道人之间的书信,还有包括服食药石之帖、探讨病情之帖、用药石治病之帖。这些“杂帖”全面展现了他的政治立场、处世态度和情感世界,从而折射出他在东晋名士中的典型性。
创作特点
真情流露
王羲之的杂贴文有一大艺术特色便是随性而书、真情流露。如《又遗殷浩书》中由于急于劝诫殷浩停止北伐,而直言北伐必败的结果,其书慷慨激昂,分析有理有据。殷浩不听其劝告便转而向会稽王陈述此时不宜北伐的原因,从东晋现今因之前的战乱所处的状况到如今应该执行的政策,通过文字将其拳拳爱国之情、悠悠报国之心传达出来。在父母墓前表达自己辞官归隐决心的《自誓文》,他首先检讨了害怕自己的言行辱没了祖先的声名,接着设席发誓,向父母汇报自己最真实的现状与想法,表明自己坚定、不容更改的决心。在《虞义兴帖》《适万石帖》《稚恭进镇帖》《送袍帖》等帖中,表达了对朝廷屡获战绩的喜悦之情;在《前使还帖》《延期官奴帖》《周嫂弃背帖》等帖中,真实地抒发了其对亲人友人不幸离世的悲痛欲绝之情;在《追寻伤悼帖》《初月二日帖》《月终帖》等帖中,所表现的对时光飞逝、健康不再的无奈与感伤之情。
骈散结合
王羲之的杂贴文还具有骈散结合、自然流畅的特点,如《与谢万书》中开篇便骈散结合,交代古代辞世者的生存状态,接着便描写自己悠闲的生活,行文长短句交错、骈偶相间,自然流畅,表达了他悠闲自在、愿永居于此的心态。《秋节垂至帖》中虽以散句为主,但读来韵律协和。不仅为内容感人,节奏把控也恰到好处。其以书信为主体的杂帖文则多为口语或散体,其中的内容却是骈俪、情意俱佳,如《复蒙殊遇帖》《周公东征帖》等,皆展现出了深厚的诗学底蕴。这些文章既有骈俪的典雅,又有形散神不散的清新简洁,形成了骈散结合、化骈为散、雅俗相映的风格。
妙用修辞
王羲之还擅长在其文章中采用比喻、对偶、排比、用典、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如在《题卫夫人\u003c笔阵图\u003e后》中,将下笔写字、墨水、水砚、笔画结构等写作过程中各个工具、环节,比喻成军事作战中的甲、城池、将军、号令,不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其重要性,还把书法写作那种运全身气力于笔端,而又拿捏有度的写作状态表现得恰如其分。在《自誓文》中,王羲之巧借《论语·季氏》中孔子教导其子学习诗礼的典故,表达自己没能在父亲教导下成长,与原文含义稍有不同,是王羲之借用典故的再创作。而在《在我帖》中,王羲之运用“不有君子,何能国乎?”的反问,使得语气更为肯定、强烈,答案也呼之欲出,即有君子才能使国家昌盛。《增运白米帖》中“要为居时任,岂可坐视危难?”,他表示,即便人微言轻,作为国家臣子,也要居其位谋其职,不能坐视危难。《清晏帖》中“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不游目?”王羲之的反问使我们对大自然的美景心生向往,身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处,怎么可以不尽情游山玩水呢?王羲之的每一次反问都让人清楚明白地知道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语气强烈、感情真挚。
兰亭诗
创作内容
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发起的兰亭集会中不仅写下《临河序》,还写下两首《兰亭诗》。王羲之先作一首四言诗,诗写在此暮春柔风下,可与孔子相提且志趣相同的一类人物在此聚会,此诗作为东道主的率先赋诗,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在情绪上较为高昂。第二首五言诗较长,可分为五章。诗的第一、二章仍是借景抒情,第三章歌咏与会者具有相同的志趣,认为应该摆脱世俗观念。第四章写同道聚会心境安宁之乐,第五章呼应首章,再次感慨新故变迁,用道家思想解释生和死不过是人间的两种形态变化。诗中他谈到自己对生命大道的思索,旨在通过玄理排遣对生命流逝的愁绪情怀。
创作特点
兰亭诗或由眼前风景体认玄理,或直写玄思,表现的都是物我齐一、泯于自然的生命境界。它的特点在于情、景、理在诗中的相融相洽,以理为主,但走出了理的遮蔽,通过抒写性情和刻画山水来更好地阐发玄理。它不追求用词华美、整体意境,更多在于阐述老庄的玄学哲理,也被后人称之为玄言诗。诗人借玄理排遣思想上的苦闷,在诗中感叹生命短促,并由此散发思考,在玄理中寻求精神寄托。兰亭诗是山水诗的雏形,说明当时的山水审美意识已经有了发展,为之后的山水诗、山水画构架奠定了基础。
人物影响
后世
王羲之的书法广泛吸收前辈书家的优点和长处,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呈现出妍美、气韵的风格,很好的体现出了魏晋潇洒、逸雅的气质。他的书法作为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后世各种风格倾向的书法家,如古典的、浪漫的、雄强的、秀美的、唯美的、实用的,似乎都可以在王书风格中找到源头。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梁,梁武帝萧衍出于政治考量,大力倡导儒学,他认为接受儒家思想学习的钟繇,其书法有古质之美,梁武帝希望借书风影响世风。他提出“今不如古”的书学观念并将钟繇的地位推至极致。但由于钟繇传世书迹稀少,没有足够的范本可供推行,师从钟繇、且拥有大量传世作品的王羲之书法,便成为了梁武帝借来宣传钟繇的目标。他命人以王羲之字为本,集《千字文》,并将书迹赐予皇室,使得宗室子弟竞相学习。王羲之书法由此得到普及,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其流行。隋朝智永也是传承王羲之书风的重要人物,他身为王羲之七世孙,继承了蔡、崔、钟、王的书风,写就八百本《真草千字文》传世,进一步推动了王羲之书法的传播。他还将正宗的二王书法传给虞世南,启发了唐书法家的第一代人物。
王羲之被尊为“书圣”是由于李世民的直接推动,他极度推尊王羲之,称其“尽善尽美”“千古一人”。还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王羲之书法由此成为了书法正宗,形成了普天下“尊王”的风气。王书直接影响了有唐一代,唐朝李嗣真在《后书品》中称其“可谓书之圣也”,书圣之名由此远播四方。后世历代书法家,都学其书法,并对其有所继承和发展。唐孙过庭将王书奉为书道经典,他的《远宦贴》转折锋棱,劲拔遒美,充分体现了王羲之的草书特点。唐颜真卿的行草书用笔与王羲之的篆隶遗韵笔法比较接近,他在《寄侄文稿》中大量使用具有篆隶遗韵的绞转笔法。但在点画之间的连带和起笔的地方,显得不如王羲之肯定和从容。
宋代有成就的书法家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精神,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蔡襄从字形上学习王羲之,并化为己用。其《自书诗稿》卷首便有意模仿《兰亭序》,篇中“虽、殊、亭”等字与《兰亭序》中字如出一辙,浑然天成,毫无滞涩。米芾学习王羲之的笔法,极其势而用,其临摹王羲之《中秋帖》,几乎可以乱真。元至清的书法笼罩在复古主义的思潮下,他们以晋人和王羲之风韵为最高宗旨。元赵孟頫的小楷继承王书遗韵,线条清劲圆畅。行草以晋人为风范,但技法精熟,别有风韵。明文征明小楷学自王羲之的精工细作,不足处在于稍显尖细。其所写《兰亭序》,虽有部分字形不完全相同,但其结字的感觉和神态都与王羲之十分相近。元明两代的书法家从形式上是王羲之书风的代表,然而在艺术精神上背离了张扬个性、表现性灵的王书内涵。清代碑学兴起,王羲之的行书成为了一些碑派书家的形式载体,邓石如包世臣等用写碑的笔法来书写王字,书法重新回到了借助线条与结体来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魏晋风度和王羲之书风的精神。到了近现代,王羲之依然为书坛所崇敬,学习书法者皆以他的作品当作临摹范本。书坛还出现了“二王”书派,带头人沈尹默积极呼吁和倡导复古二王书风,致力于研究其笔法,但在具体实践上有所偏差。高二适则向王羲之的笔法靠近很多,他的字线条松弛,具有含蓄美,但相比王羲之,章法和气韵都不够内敛和静气。许多人认为白蕉得到了二王的风骨和神髓,他的字轻松自然,沉静飘逸,有王书神韵。
国际
王羲之的书法对日本、朝鲜的影响也很深远,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也逐渐为西人所知。盛唐时期,李世民喜好王羲之书法,也影响了当时频繁来中国学习的日本,王书开始传到日本并逐渐受到喜爱。平安时代,空海和尚将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既有圆劲典雅的韵味,又有飘逸流动的风采。被称为“日本的王羲之”。嵘峨天皇跟随空海学习书法,受其影响,其书风瘦劲、峻峭、潇洒流畅,可窥王书余韵。十世纪初,日本小野道风把格调清高的王书融入日本特色的抒情趣味,其书体特点表现为端庄温雅,用笔流畅凝重,他还首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体,被人们评为“羲之再世”。江户后期,贯名翁拜览空海真迹,潜心研究晋唐名家,其临摹作品《圣教序》《十七贴》,几可乱真。日本还借用王羲之一派的草书,再进行变化创制而成“假名”,投入使用,成为日本的文字。虽然到了近代,日本受西方思想影响,出现了少字数派、前卫派等现代书法,但古典传统派书法仍占据主导地位,王羲之书风仍被认定为书法正脉。
王羲之的书法还深刻影响了朝鲜书法,统一新罗时代,由于崇尚中国唐朝文化,王羲之的行草书广受临摹。朝鲜书法家金生自幼学习王羲之书法,深得其精髓,被称“与右军无异”,有龙跳、虎卧之势。在1350年左右,赵孟頫的字体成为盛行的书法体,而赵孟頫直接向二王学习,由此王羲之的书法在朝鲜也备受仰慕。书法家韩石峰是朝鲜中期书法第一人,他学习王书成就卓著,其行草超逸绝尘,如龙蛇飞舞。他常以写字官身份出使明朝,得到众多明朝名士的高度评价。朝鲜王室李瑢书法学习王羲之,且领悟了其书法精髓,练就了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风格。此外,还有李时发、宋淳之、徐持卿都被朝鲜人称为有王书的龙跳虎跃之势。朝鲜书家和文人还总结了学习王书的方法和经验,认为要正确把握“势”的作用,不仅在字形上追求相似,还要用心揣摩、领悟其中的 “神”与“意”。朝鲜书家、文人还想方设法收集了王书许多书帖和拓本,并以此为荣。他们仰慕、赞叹王羲之的书道和人品,学习、模拟,乃至珍藏王书,并对其艺术性表示了肯定和接受。这既是中朝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王羲之国际地位的体现。
人物争议
出生年月
关于王羲之的生卒时间问题,众说纷纭。 其中,南梁陶弘景在《真诰》中提出的王羲之 303–361 年说最具权威性 。除此,清鲁一同《王右军年谱》中提出的王羲之 307–365 年说也有较大影响。《世说新语》中指出,王羲之出生时间不早于或就在 313 年。
订婚时间
有《世说新语》保留了王羲之订婚时间。不过,《世说新语》没有直接表明王羲之订婚时间,而是通过“郗太傅在京口”这个关键信息间接提示的。史书记载:郗鉴镇守京口是在苏峻之乱中,开始于 328 年。据此可知,王羲之订婚时间不会早于或就在 328 年。对王羲之订婚时间,学术界有如下看法: 一是鲁一同《王右军年谱》中说:王羲之订婚在 322 年,时年 16 岁。二是麦华三《王羲之年谱》中说:王羲之订婚在 323 年,时年 21岁。三是程炎震《世说新语》校注中说:王羲之订婚在 329 年,时年 27 岁。不过,从程氏口吻语气,显然对此说存有疑虑。四是徐斌《晋书·王羲之传》中说:王羲之订婚在 326 年,时年 24 岁。其中,王羲之订婚 323 年说影响最大。但是,《世说新语》通过“郗太傅在京口” 提示了王羲之订婚的真实时间:即不早于或就在328 年。
兰亭序真伪
《兰亭序》真伪问题由来已久,清末文人李文田曾发出怀疑,认为此贴的文章和字都是后人伪托,并不是王羲之写就。近代学者郭沫若再次提出质疑,许多人就此发表文章,学界对此争论不休。有人赞同郭沫若,也有章士钊高二适商承祚等知名人士反对他的看法。
郭沫若的说法是根据1965年新疆出土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以及在南京出土的王谢等墓志为依据,他认为《兰亭序》的笔法和唐朝的楷法一致,而王谢等墓志基本还是隶书的体段,和北朝碑刻一致。就此判定《兰亭序》不仅字为伪造,序文内容亦为假作。但学者范正红表示,王羲之一类书法确实极少隶意,而更接近唐人,实因唐人书法是为继承王羲之所作。而学者刘涛发文,以东晋《李柏文书》与《兰亭序》作比较,举出不少字与王羲之行书有暗合之处,而此书也极少隶书笔意。学者郭廉夫认为,由此可见在同一时期的文字体段,存在相差甚远的可能。
而在一些古代重要文献中,曾多次提到《兰亭序》存在。唐何延之撰《兰亭始末记》中,详细记载了《兰亭序》真迹如何流传到李世民手中。同时代的《隋唐嘉话》、近代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亦曾提及此事。而最早提到《兰亭序》的《世说新语》作者生年与王羲之卒年仅相差42年,作者拥有丰富的写作资料,却将一篇文字到书法都是伪造的《兰亭序》收录其中,很难令人信服。还有人认为王羲之性格开朗豁达,《兰亭序》的文章基调却悲观低沉,有人对此表示人的感情是随着事情而变化的。至于《兰亭序》的真伪,学术界至今无法统一意见。
人物评价
晋代书法家庾翼给王羲之的信件中曾说:我过去有张芝大家张芝的十张章草帖,南渡时丢失了,以为从此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好字了。看到你的章草,写得如此神采动人,使我感觉旧帖又回到了我的面前。萧衍萧衍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就像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历代的珍宝,要永远以之为训。
唐朝书法家孙过庭表示:钟繇专工于隶书,张芝精于草体,这两种字体的精美,王羲之兼有。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尤善书法,草、隶、汉隶、飞白、章、行,深得各家书法之精妙,结合为一家,拥有千变万化的特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李世民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纵观古今,修习书法者,达到尽善尽美的只有王羲之。其点曳之功、裁成之妙,犹如烟霏露水,形状似断却有连接。气势如凤龙盘,笔势似斜却反直,玩之不觉厌倦,览之莫识其端。心中仰慕,笔中追求其书法精妙,其他人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钟繇、王羲之书法萧散简远,妙处在于笔画之外。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评价:王羲之的笔法如同孟子宣扬人性本善,庄周谈论自然天性,纵说横说,无不如意,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王羲之行书帖: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
元初书法家赵孟頫认为:王羲之人品甚高,所以书法犹如神品。他的书法总结百家之功,集合了众体之妙,传给其子王献之。所以历代自称擅长书法的人,都以王氏父子为首。元朝文学家郝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登峰造极,人品正直有识鉴,风度高远。不攀附桓温,自放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的高人胜士,几乎没人能与之相比。所以他的书法韵胜遒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邈不可及,为古今第一。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评价:王羲之的笔法如龙。他的字势,转左侧右,迹似奇而反正者 。明代文学家解缙赞誉王羲之的书法:字不仅尽美,还尤其擅长布置,增一分太长,少一分太短,可谓出神入化。
清代文学家包世臣评价:王羲之作草书如同真书,作真书如同草书,为后世学习书法者树立了最高准则。现代书法家王进玉表示:王羲之的书法是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入木三分
王羲之自小就很有书法天赋,七岁时就已崭露头角,写得一手好字。十二岁那年,王羲之偶然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讲解书法的好书,就偷偷地拿出来阅读。从此他手不释卷地日夜攻读,一丝不苟地按书中讲的方法运笔练字,书法水平不断提高。晋成帝即位后,就命祝版工人更换祝版上的题词。谁知工人们在那块木板上削了好半天,也没能把王羲之原来的字迹刮掉。工人们拿起祝版仔细一看,都大吃一惊,连声赞叹。
竹扇题字
有一次,王羲之在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边看到一个老妇在卖六角扇,由于当地百姓十分贫穷,即使便宜也无人问津。王羲之见老妇人忧心忡忡的模样,便拿来笔墨在老妇人的所有的六角扇上写上五个字,还向她解释道:“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老夫人半信半疑地照办,结果人们争相购买,马上销售一空。
写书换鹅
相传王羲之天性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据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许多白鹅,王羲之见了十分喜爱。道士表示,只要王右军能为他抄写一部《道德经》(黄庭经),便将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应允,工整地抄完了经文,得鹅而归。
兰亭真迹入昭陵
李世民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听说《兰亭序》流传到一位叫辩才和尚的手中,便三次召请他入宫,询问《兰亭序》的下落,想要得到它。但辩才无论怎样都不肯承认,宰相房玄龄便出了一个主意。他让萧绎后代萧翼假扮书生,前去与辩才品茶论道,在交谈中故意表示辩才手中的《兰亭序》不是真迹,只是复制品,二人因此争论不休。但辩才也不再将《兰亭序》奉若珍宝,而是随意丢在案头。萧翼后来趁其不在,从案头直接取走了《兰亭序》,再奉给李世民。唐太宗得到后,命人描摹数本,分赐给皇室诸人。临死前,命人将真迹放入其下葬的昭陵
影视形象
后世纪念
王羲之墓
王羲之墓,位于嵊县县城东20多公里的金庭观后的瀑布山,瀑布山脚有个小村叫后厂,村旁是一座古朴的石坊,横额上镌“王右军墓道”六字。现为嵊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王羲之纪念馆-金庭观
永和十一年(355年),书圣王羲之辞官,隐居于剡县金庭(今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谢世,后葬于故居不远处瀑布山南麓,子孙筑室为庐守墓。后来王氏子孙舍宅为观,也就有了今天的金庭观,现建有“书圣殿”“晋王右军墓”“书画长廊”“雪溪书院”等建筑。
绍兴兰亭景区
绍兴兰亭位于今绍兴市西南,13.5千米的兰渚山下。几经兴废,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重新修建兰亭、曲水流觞处、右军祠堂等。进门经过一片竹树林,即可到达“鹅池”,池旁三角厅内碑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王献之所书,被人称为“父子碑”。继续深入,即可到达“兰亭”碑亭,往右即可到达曲水流觞亭,作四面厅式。北部一座八角攒尖亭,亭内还有康熙帝手书《兰亭集序》。
参考资料
王羲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09
【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故宫博物院.2023-07-11
【康里巎巎草书临十七帖页】.故宫博物院.2023-07-11
艺术家应该人艺合一.美术报.2023-10-09
笔中情 (1982).豆瓣电影.2023-05-19
侠影仙踪.豆瓣电影.2023-05-19
书圣王羲之.豆瓣电影.2023-06-08
沂蒙风光 | 王羲之故居.今日头条.2023-05-20
王羲之故居.王羲之故居.2023-05-2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初入仕途
心系民生
辞官归隐
逝世
书法成就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书法思想
书法贡献
文学成就
杂贴文
创作内容
创作特点
兰亭诗
创作内容
创作特点
人物影响
后世
国际
人物争议
出生年月
订婚时间
兰亭序真伪
人物评价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入木三分
竹扇题字
写书换鹅
兰亭真迹入昭陵
影视形象
后世纪念
王羲之墓
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纪念馆-金庭观
绍兴兰亭景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