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民族中学创建于1992年,隶属于市委市政府领导,位于毕节市
七星关区拥军路31号,校园占地4.7万平方米,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由市民宗委和教育局共同管理,是毕节市唯一一所集“民族性、农村性、扶贫性”于一体的市直民族寄宿制
高中,也是贵州全省唯一一所受到胡总书记视频亲切接见的学校、唯一一所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成员学校、唯一一所由省民委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普通高中、唯一一所由民委部门主管的普通高中。
2011年,
毕节市撤地设市,毕节地区民族中学更校名为毕节市民族中学,简称毕节民中。毕节市民族中学校面向农村、面向农业人口、面向少数民族、面向边贫村寨招生,生源分布于全地区250个镇乡(办事处)。学校采取寄宿制、半封闭式管理,实行
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舍
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7万平方米,运动场约2万平方米,藏书9万余册,有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视频教室、校园网等教学设施,并实现了班班装备
多媒体,拥有音乐室、美术室、射弩训练场等艺术及民族体育设施。
截止2024年2月,学校现有252名教职员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名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市管专家1人、市级名师9人、市级骨干教师64人、正高级教师7人、副高级教师91人,省级名师(乡村名师)工作室4个、工作站1个,市级正高级教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
占地4.7万平方米,校舍
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运动场约2万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备,有音乐室、美术室、形体训练室、射弩训练馆,藏书7万余册。
面向全区招生,对学生采取全寄宿制、半封闭式管理,实行奖学金、
助学金制度,实施减免学杂费工程、爱心助学工程,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现有32个教学班2000余名在校生,教职工128人。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优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达标率97%,中高级教师近70%,地区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共20余人。
学校是国家民委、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学校”、是
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先进学校”、“绿色学校”、“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少数民族体育先进集体”。
。2004年高考,该校学生王晓杰、彭政分别夺得毕节城区学校理科第一、三名,次年双双考入
清华大学;
2007年6月被评为第六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名列第二。自2007年起,连续五年来,该校高考重点上线率、600分以上高分率、本科上线率均名列
毕节市城区学校前两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
北京大学、清华等“
211工程”院校输送了近二百多名优秀毕业生。98年以来,大专以上升学率均保持在75%以上,最高年份达93.4%,实现了“低进高出”的培养目标,为
毕节实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