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第一位女总领事
朱青(1924年8月-1994年11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曾就读于工部局女中,1939年秋入读启秀实验中学高中部,在启秀女中读书期间,朱青曾担任学校ymca主席,并加入了进步学生组织。1941年中学毕业后,朱青考入沪江大学。1981年至1984年,朱青出任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第一位女总领事。
1994年11月22日逝世。
人物生平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租界,“孤岛”彻底沦陷。日本宪兵队到处搜捕,动辄戒严。正在沪江大学读书的朱青不愿当亡国奴,准备离沪北上。1942年端午节后的一天,18岁的朱青假扮成烟货店商人家的女儿,以去如皋市县奔父丧为掩护,躲开日寇的耳目,进入苏北解放区。
1942年8月,在进入苏北根据地两个月后,她见到了陈毅军长。她在《我跟陈总当秘书》一文回忆说:
我们到达军部,穿上了军装,那时,根据地正在开展整风运动。
一天半夜,两点钟左右,集合的哨音响了。我们急忙起床,脑子还有点迷迷糊糊,匆匆吃了顿饭,就上路了。听说是要赶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听首长的报告。我们走了18里路,东方才鱼肚白,当我们赶到会场时,报告已经开始了。
会场上,同志们席地而坐,树阴下放了张方桌和几条长板凳。一位身穿褪了色的灰军装,一口清晰的四川省口音的首长正在做整风报告,当我打听到这位首长就是陈毅时,禁不住从地上探起身来,好看个仔细。
陈毅讲话是那么亲切、随便,时而坐在板凳上,时而站起来。当他讲到改造世界观时,就问一位坐在前面的戴眼镜的同志:
“你是从哪儿来的?”
上海市。”
“是学生?什么学校的?”
“沪江大学。”
“学什么的?”
“学化学。”
陈毅意味深长地接着说,在解放区,眼下还没有条件搞实验室研究化学。现在是战争时期,首要任务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你们过去是学生,现在参加了革命队伍,是职业革命家。这就要求你们首先在自己身上搞点“化学”,这就是在思想上来一个布尔什维克化。
到达解放区后,朱青先后担任鲁艺工作团团员、盐阜专署干部、山东省大众日报》兼新华社山东总分社记者、济南市新民主报》通联组长。
1946年新四军军部设在临沂市,新华社山东总分社也在临沂办公,因朱青在上海上过大学,懂些英文,所以被挑选去做新四军军部的临时翻译。当时是国共停战协定签订后的调处时期,3月2日上午9时,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周恩来、张治中三人军事小组飞抵视察济南的停战状况。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迎接三人军事小组的欢迎仪式上,朱青担任陈毅军长的临时翻译。检阅仪仗队时,他走在周恩来、陈毅旁边也跟着他们举手还礼。谁知耳边响起陈毅军长浓重的四川音乐学院:“手放下!手放下!”事后才知道,只有最高一级的主宾才向仪仗队举手还礼。当日下午,朱青又随三人小组和陈毅等飞抵徐州市,在徐州认识了后来的丈夫田进。田进当时是徐州军调执行小组(王世英、韦国清)的翻译。
1949年5月,上海战役,朱青任陈毅市长、潘汉年副市长的秘书兼市长办公室副主任。进入上海市后,陈毅市长分配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接管旧上海市政府仪式的记录。朱青为能亲自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感到兴奋,也不免有些紧张。这段记忆刻骨铭心,后来她写了《在陈毅教导下成长》一文,对接管仪式作了生动的描述。
5月28日下午2点正,浩浩荡汤的车队来到市府大厦。陈毅市长一行走上大理石阶梯,进入2楼145号市长办公室。
这间铺着华贵的深红色地毯,宽大的扇形房间,原是英租界最高权威———工部局头头的办公室,后来又成了国民党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的办公室。对着门的正中,是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桌子后面是一把高背褐色的皮转椅。陈毅市长坐在转椅上,曾山(军管会的副主任)坐在办公桌左边,右边由我做记录。其余接管的负责同志坐在陈毅左边靠墙的一排椅子上。陈毅市长让总务处长熊中节请旧政府代理市长赵祖康进来。
赵祖康是4天前从匆匆逃走的前任手中接任的。他早已召集旧市府人员在会议室候命了。一听召唤,走进门来,深深地向陈毅市长鞠了一躬。
“你就是国民党市政府的代理市长赵祖康吗?”
“是。”
“军管会的命令你执行得如何?”
“条条照办了。”
“资产、档案呢?”
“完整无损,可一一查点。”
解放初期情况十分复杂,头绪纷繁,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夜以继日地守在市长办公室,晚上打地铺。陈毅发现了她放在办公室墙角的被卷,表扬了她。她还充分利用朱柳两家的世交关系,协助陈毅做好了对柳亚子的统战工作。由于职务的原因,她应该是上海解放初最忙的人之一,也是众多珍贵历史瞬间的亲历者,所以,1994年上海解放45周年时,上海电视台播放了对她的采访。她写的纪念陈毅市长的文章也被多种书刊转载。
1953年7月朱青调至外交部,先后任国际司副科长、朝鲜志愿军谈判代表团秘书处副处长、驻阿富汗使馆二秘、亚洲司印尼科、中印边界科科长、专员。
在志愿军谈判代表团,她是极少数担任领导工作的女同志之一。中印边界战争前后,她被称为边界问题专家,她领导的边界处完成了大量繁重复杂的调查研究与文书工作。她还具体主管中巴、中尼、中阿的边界谈判。
文革时期,朱青下放湖南干校。1973年回京,任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译室副主任,第二亚洲司副司长。1981年,中国外长黄华应邀访问印度,中印关系进入恢复与发展的新阶段。作为第二亚洲司副司长的朱青又投入了通宵达旦的紧张工作。朱青是黄华外长访问印度时代表团成员之一。这次访问,两国外长达成协议,恢复两国就边界问题和改善两国关系进行会谈。朱青为起草会谈方案、组建会谈班子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81年8月,朱青参加政府代表团访问菲律宾,曾亲去寻访父亲的牺牲地马尼拉华侨义山。朱少屏等抗日八烈士的遗骸已于1947年7月移葬南京菊花台公园忠烈公园。当地华侨在烈士遇害地点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礼堂,每年4月15日都组织前去凭吊。
1981年至1984年,朱青出任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第一位女总领事。1984年至1987年,她的丈夫田进出任中国驻瑞士大使,她随丈夫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任参赞。
在日内瓦当总领事期间,朱青同许多著名华侨华人有联系,同著名的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日内瓦著名的乐队指挥陈亮声等都有深交。她离开日内瓦到瑞士首都伯尔尼中国大使馆后,韩素音每次从洛桑到伯尔尼办事,都要到中国大使馆看望朱青。
朱青1987年回国后至1994年11月,担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等职。
1994年11月8日,她在出席一次外交活动时突发脑出血倒下,多次抢救无效,于22日去世。
1995年2月出版的《女外交官》一书,收入朱青所作长文《湖、山、友情忆瑞士》,约三万字,记述了她在瑞士期间的工作以及与社会各界的交往和友谊。朱青生前是该书的顾问之一。
参考资料
女外交官朱青.上海理工大学.2022-08-1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