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里桥位于京城西南,是西南方向进城的主要通道;原建有石桥,因距离广安门城门还有六里地,故称“六里桥”。清
雍正年间从广安门至小井村修了一条石板路,在距广安门外六里的柳巷村旁有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沟渠,宽约三丈,旱季可行车马,雨季水流成河,于是路修到这里便搭了一座
石板桥,两侧装有护桥栏杆,远望呈弯月形,被称为六里桥。其位置在今天西三环路上的六里桥西端,
乾隆又重修过。据传清末民初该桥被废弃,只有地名被流传下来。
雍正年间,六里桥东南角原有“五显财神庙”建于明代,
清代曾屡次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一间,戏台三间,正后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各六间,石碑三块,山门、戏台连为一体。
财神庙大殿山门、戏台等均为大式悬山顶,筒瓦,调大脊,建筑布局规整。1949年以前,财神庙香火极盛,北京地方文献资料多有记载。清《天咫偶然闻》记载:“广安门外财神庙,报赛最盛,正月初二,九月十七日,倾城往祀,商贾及勾阑尤。庙貌巍焕,甲于京师。”
六里桥是京石(北京—
石家庄市)高速公路的出口;北京六里桥客运主枢纽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全国45个主枢纽城市中规划的一级客运枢纽,由北京浩达交通发展公司建设和经营。
因位于广安门外六里而得名,清
雍正年间从广安门至小井村修了一条石板路,在距广安门外六里的柳巷村旁有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沟渠,宽约三丈,旱季可行车马,雨季水流成河,于是路修到这里便搭了一座石板桥,两侧装有护桥栏杆,远望呈弯月形,被称为六里桥。其位置在今天西三环路上的六里桥西端,
乾隆又重修过。据传清末民初该桥被废弃,只有地名被流传下来。
于此处建有石桥,因距广安门六里,故名。雍正年间,六里桥东南角原有“五显财神庙”建于明代,
清代曾屡次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一间,戏台三间,正后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各六间,石碑三块,山门、戏台连为一体。大殿山门、戏台等均为大式悬山顶,筒瓦,调大脊,建筑布局规整。1949年以前,香火极盛,北京地方文献资料多有记载。清《天咫偶然闻》记载:“广安门外
财神庙,报赛最盛,正月初二,九月十七日,倾城往祀,商贾及勾阑尤夥。庙貌巍焕,甲于京师。”史籍上所记述的情景,直到解放初期1950年时,还可见到。
庙宇曾被六里桥小学占用。曾为
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六里桥建立交桥时,被拆除,现仅存古槐两棵。
六里桥是京石(北京—
石家庄市)高速公路的出口。出京去往北京
房山区、
河北省涿州和石家庄沿途的车辆,都要从位于北京西三环南段的六里桥上京石高速路。
北京六里桥客运主枢纽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全国45个主枢纽城市中规划的一级客运枢纽,由北京浩达交通发展公司建设和经营。枢纽占地总面积200亩,其中建设用地115亩,代征绿地、道路用地85亩,地铁通道直达候车厅地下二层。枢纽总建筑面积11.38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停车场可同时停泊省际客运230部。枢纽日旅客登降量设计为27万人次,其中长途旅客可5.88万人次枢纽通过分层设置的省际、公交、出租、地铁换乘平台,实现在同一建筑内的旅客无缝换乘,并较好地实现了枢纽内人车分流、车车分流、人人分流的有序交通流线,并采用国家标准化导向系统设计,保证旅客和车辆在站内的有序流动。旅客将在枢纽内充分享受到出行、换乘、住宿等的一站化服务;联网售票、立体换乘等多种先进形式的信息查询;公交、地铁、出租、长途的集中设置将给旅客带来最大的方便。北京六里桥客运主枢纽位于
京石高速公路北京起点,西
北京三环路六里桥西南侧。枢纽集公交、长途、出租、地铁于一体,是以省际客运为主的综合换乘枢纽。
枢纽设有省际客运到发站台45个,省际长途日发班能力达1500班次,并设有地铁通道、地下社会停车场和配备14条公交线路的公交换乘站台。枢纽通过4万余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和采用先进的采光、通风技术向旅客提供绿化、环保的优美乘车环境。
交通状况:6路、特2、、300路、309路、321路99路、944路
轨道交通:
复兴门站(2号线,1号线)、西四站(4号线)、
灵境胡同站(4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