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计划署(英语:World Food Programme,简称为WFP),原名粮食援助政策与计划委员会,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多边粮食援助活动的协调机制,世界最大的人道主义救援组织。总部位于意大利罗马,成立于1961年,于1963年正式开展业务。WFP由联合国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建立,由36个
成员国组成的执行局管理。
WFP的宗旨是利用粮食援助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难民及其它紧急和长期救济粮食需要,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主要致力于改善妇女和儿童的营养,支持小农户提高生产力和减少损耗,帮助受援国应对气候相关问题,并通过学校供餐计划增强人力资本。其援助方式包括紧急救济、快速开发项目以及正常开发项目3种,资金来源于各国政府的自愿捐款和私营企业与个人的捐赠。
截至2023年,该组织全球员工达23000余名,服务范围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发展
中原地区家提供的援助累计价值700多亿美元,累计受益人口逾6亿。2020年,WFP因对抗饥饿问题及避免其演变成战争和冲突而荣获
诺贝尔和平奖。
发展历程
成立背景
国际粮食援助始于19世纪初美国提供的紧急救济粮食援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农业迅速发展。1954年7月10日,为了解决农产品过剩,更好地实现美国总统
哈里·S·杜鲁门(Harry S. Truman)的第四点行动计划以及为将来农产品的出口找到潜在的国际市场,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签署《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the Agricultural Trade Development and Assistance Act of 1954,即Public Law 480,《480公法》),允许向发展中国家低价销售或直接捐赠粮食。1960年,美国《480公法》改为“粮食换和平”项目,目的都是为处理剩余农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制定对外粮食援助政策。50年代末,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和饥饿问题日益加剧,要求建立多边粮食援助机制的呼声也不断高涨。
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全球粮食危机为WFP的诞生提供了契机。60年代初,由于极度恶劣的气候,很多国家农业收成不佳,特别是
苏联、
印度两个大国粮食歉收,造成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在世界128个发展中国家中有近半数的国家,人口增加超过粮食产量的增加,亿万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粮食问题首次成为全球问题。为了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决定创办一个专门的粮食援助组织。
正式运行
1961年,根据第16届
联合国大会1714号决议和第11届联合国粮农组织1/61决议,12月19日正式成立粮食援助政策与计划委员会,即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前身,计划1963年1月开始运行。但由于1962年9月伊朗博恩扎赫地震、10月泰国
飓风以及
阿尔及利亚独立面临500万难民重新安置问题,各地亟需粮食,WFP提前投入运作。但第一次实践就暴露了其没有物资来源与物资储备、缺乏资金来运输和分发紧急救援物资等问题。1963年,WFP为
苏丹的
努比亚人启动了首个发展计划。同年,WFP在多哥的第一个学校营养餐项目获得批准。1965年,WFP成为
联合国正式的常设机构。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
欧洲、
日本、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家农业的迅速发展,他们的对外粮食援助也不断增加。WFP在这些国家的积极参与下迅速发展,国际粮食援助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多边渠道的粮食援助所占份额显著增加。
发展革新
WFP的发展转折期发生在1967年《粮食援助公约》和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之后。《粮食援助公约》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肯尼迪回合中签订的《国际谷物协定》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将更多的粮食生产过剩的国家纳入多边粮食援助框架中,原因是在战后恢复过来的
欧洲国家已经开始与美国竞争国际粮食市场。1972年爆发全球性粮食危机,这次危机让各国开始意识到粮食问题并不是暂时的,依靠粮食剩余以及粮食援助促发展的方式太脆弱。为应对危机,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召开,会上发表《世界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宣言》,重新调整WFP的领导机构,扩大WFP在粮食议题的职权,在WFP下建立国际紧急粮食储备以应对国际粮食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WFP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是组织架构不明晰,其双重使命使得WFP的发展方向仍处于模糊的探索阶段。70年代,面对
萨赫勒(Sahel)西部地区的长期饥荒,WFP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援助饥民。随着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救援的关注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80年代开始,WFP两位执行干事詹姆斯·英格拉姆(James Ingram)和凯瑟琳·贝尔蒂尼(Catherine Bertini)先后抓住机遇对WFP进行改革,从粮农组织那里获得更多的自主权,粮食援助由以发展援助为主向以紧急救援为主转变,改善内部管理机制,促使粮食救援效率不断提高。
1989年,苏丹生命线行动(Operation Lifeline Sudan)启动,WFP联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领导一系列联合国机构和慈善团体,向独立后的
南苏丹空投150万吨粮食,这次行动拯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至今仍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粮食空投援助行动。至90年代,WFP占全球国际粮援总量的比例达到30%,其粮援量占多边粮援总量的98%。
发展转型
步入21世纪,WFP在提高粮食援助效率以及与其它
人道主义机构合作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2003年7月19日,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攻入
蒙罗维亚,控制该地区的
联合国救援食品仓库。8月3日,WFP向利比里亚空运食品。9月17日,WFP成功将救援粮送至
詹姆斯·布坎南,向当地3.2万难民分发口粮。2004年,全球51%的粮食援助是通过多边渠道提供的,其中97%的粮食通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渠道提供。
2008年,WFP发布新的《战略方案》(Strategic Plan),标志着其历史性的转型:从提供食品救助的组织转变为提供食品援助的组织。WFP除了响应粮食紧急救援,还进一步致力于恢复并重建生活和生计以及降低受灾地区脆弱性和建设持久的韧性。截止2017年,WFP平均每年向超过80个国家的9000万人口提供粮食援助,其雇员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不仅从行动上拯救饥饿人口,也从观念上改变世界对饥饿问题的认知。2023年,WFP制定了新的计划,帮助建立和稳定国家粮食系统及相关供应链,旨在当年度援助人次达1.715亿。
组织架构
21世纪以来,WFP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77%的员工为当地雇员。其资金来源及人员构成已趋于多元化。
领导机构
领导机构为执行局,由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粮农组织理事会选出的36个联合国会员国或粮农组织
成员国组成,其中发展中国家占24席。执行局成员分别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COSOC)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理事会各选举一半,每年改选1/3,任期3年。执行局服从ECOSOC和FAO理事会的领导,负责对计划署的活动提供政府间支持、
具体政策指导和监督, 并确保计划署对受援国的需要和优先重点作出反应。执行局每年召开两次例会和一次年会,讨论审批WFP政策制定和修改、财务预算及审计、项目等重要事项。
日常办事机构
日常办事机构为秘书处,负责人是执行干事,由
联合国秘书长和粮农组织总干事商执行局后联合任命,任期5年。秘书处由执行干事负责计划署的行政管理和计划署计划、 项目及其它活动的实施, 并对执行局负责。WFP核心管理层包括:执行干事1名,副执行干事1名,助理执行干事3名,办公厅主任1名。每个部门都有多个办公室具体完成该部门分配的任务。其中营运部下设地区局,地区局下设各国办公室。
副执行干事、助理执行干事和办公厅主任同属助理秘书长级别,仅次于执行干事。执行干事亲自分管13个司局,其中包括在
罗马总部的7个综合性管理司,以及
亚洲局、 中东北非东欧中亚局等六大区局。副执行干事负责联系协调与
联合国系统内有关部门的活动,包括各类峰会和其他重要活动,并分管4个司局。3名助理执行干事分别负责财务、预算、计划、绩效、管理等业务;政策、营养、应急准备、供应链等业务;私营部门伙伴关系、政府伙伴关系、传媒宣传、执行局秘书处等业务。办公厅主任是执行干事的幕僚长,分管执行干事办公室、监察员办公室2个司局,协管
人力资源司、创新变革管理司等6个司局。
空运服务处
联合国
人道主义空运服务处(United Nations Humanitarian Air Service,UNHAS)成立于2004年,由WFP管理,目的是向联合国系统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提供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和调配服务。该服务目前运营21项业务,每年通过飞机和直升机机队向400多个目的地运送多达40万名乘客。除常规的客运和轻型货物运输外,该机构还执行重要的医疗和安全撤离任务。WFP副执行干事阿米尔·马哈茂德·阿卜杜拉(Amir Mahmoud Abdulla)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道主义空运处是人道主义组织帮助有需要的人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在冲突持续、陆路或海路不可行的国家。
应急仓库
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United Nations Humanitarian Response Depot,UNHRD)由联合国和国际救援机构共同建立,由WFP负责管理。其主要负责预先贮备各人道救援组织的救援物资以及其它救援工作必需的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救援物资和设施能够快速、高效并以较低的成本运抵受灾地区。同时,它也是与救灾工作相关的区域采购、培训、信息和协调中心。2000年,联合国人道主义供应站从
比萨搬至在
布林迪西,自此由WFP管理,正式命名为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WFP自2006年10月起开始使用荷兰TNT公司设在
阿克拉机场的应急仓库,自2007年2月起开始使用美国UPS公司设在
巴拿马城机场的应急仓库。
资金来源
资金主要来源于各国政府、私营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捐赠。各国政府是WFP的主要资金来源,有超过60个国家政府为WFP的
人道主义和开发项目提供支持;由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提供的捐助,包括对多次紧急援助行动的前线支持、提供专业知识,以提升WFP后勤和筹资能力,提供学校营养餐项目急需的现金;个人捐助包括在危机期间提供应急粮食配给、为在校饥饿儿童提供特殊食品,以及将粮食作为支付手段,帮助人们重建学校、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等。
工作内容
WFP处于全球抗击饥饿最前线,致力于抗击饥饿,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并与各种社区展开合作,共同改善营养状况与增强恢复力。WFP发展项目主要集中于营养问题,尤其是妇幼营养。
战略计划
WFP战略计划(2022-2025)鉴于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更广泛的影响,旨在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0年议程,优先致力于消除贫困、饥饿和不平等以及
人道主义的发展工作。战略计划以2030年议程中规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为指导,尤其是SDG 2(消除饥饿)和SDG 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其战略目标、宗旨和结果具体如下:
工作重点
零饥饿计划
零饥饿计划(Zero Hunger)于2012年由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旨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零饥饿的运动。2015年,
联合国提出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零饥饿”位列“目标2”,旨在“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根据联合国各部门职权安排,此任务也是WFP的首要工作。
2023年7月12日,WFP与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FAD)、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举行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发布会。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35亿饥饿人口,高于2019年的6.13亿。五家机构警告称,如果放任态势发展,世界各国将无法如期实现到2030年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南合作
WFP通过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加强对各国政府的支持。具体包括:
性别平等
WFP把追求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可持续发展目标 5)列为工作重点。WFP的性别政策已从以妇女为中心的做法逐步发展为注重性别平等。该政策的四大目标是:
主要活动
WFP的活动以紧急救济援助行动(Elnergency Operation)和开发援助项目(Development Operation)为主。WFP援助项目采取的主要形式是“直接赈灾救济”“以工代赈”“以粮代训(教)”等。WFP直接发放粮食救济灾民、难民及因病残或单亲家庭造成的严重
营养不良和贫困的群体。同时,WFP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帮助灾区恢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复种、补种。WFP还提供技术培训,向妇女、青年和退伍军人提供粮食,鼓励他们学习新技术,支持学校供膳项目。
紧急援助行动
WFP的紧急援助项目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突发性灾难,如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安置;第二种是慢性灾难,如干旱导致的作物绝收;第三种是复杂的突发事件,如因冲突与对抗、大范围社会和经济动荡以及难民安置等。
突发性灾难
1995年朝鲜特大洪灾后,应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要求,WFP派出快速反应小组进入灾区进行调查。10月,WFP执行委员会批准了专门针对水灾的紧急行动计划EMOP5710,持续时间为3个月。实际上,该计划持续了6个月,主要包括“为脆弱人群供膳”(Vulnerable Group Feeding,VGF)和“以工代赈”(food for work,FFW)两项内容。继1995年特大洪灾后,1996年
朝鲜再次遭受洪水袭击,WFP制定了EMOP5710第一期扩展计划(EMOP 5710.01),向朝鲜提供55800吨粮食。针对朝鲜严峻的粮食状况,WFP在1997年2月制定了一份向朝鲜提供10万吨粮食救济的项目计划——EMOP 5710.02,主要包括“以工代赈”和“为六岁以下儿童捉供营养支持”两项内容。“以工代赈”项目在朝鲜共计产生了4千万个工作,惠及25万农民;儿童供膳项目涵盖260万受益人。1995年到1997年,WFP共为
朝鲜提供49.4万吨实物,价值2亿8百万美元,对朝援助的受益人从最先的50万扩展到470万。
2010年,在
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仅数小时内,WFP即启动紧急行动,全力救援海地受灾民众。WFP动员了海地和其周边国家所有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为灾民提供紧急救援。2021年海地发生7.2级地震,由WFP管理的
联合国人道主义空运服务维持着通往受灾南部的重要生命线,使用一架直升机运送医疗和人道主义物资以及一线工作人员,以支持救援工作。WFP为人道主义工作者运输水、卫生用品、毛毯、食品和燃料等物资。
慢性灾难
2011年,
非洲之角的
索马里、
肯尼亚、
吉布提、
乌干达和
埃塞俄比亚等国大部分地区爆发旱灾。同年3月,肯尼亚与包括WFP的六个联合国机构联合制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年7月,WFP开始陆续向灾区运输粮食。WFP计划向非洲之角地区超过960万受灾民众提供食物。索马里2020-2023年干旱,这是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干旱,加剧了冲突,部分地区还出现山洪暴发。索马里成为WFP在非洲开展预期行动的最大所在地,其通过现金转移支付和宣传活动帮助受干旱影响的家庭。
厄尔尼诺现象对
玻利维亚造成严重破坏,并且对水供应、农作物、生产和疾病传播产生更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是数年。WFP和当地非政府组织博爱玻利维亚(Caritas Bolivia)共同努力,恢复了农业用地,并创造资产(比如社区菜园)来缓解灾害风险、恢复生计。
复杂事件
从2011年
叙利亚危机爆发开始,WFP一直向数百万难民输送粮食。在2013年1月至4月,
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IDP)数增加了220万,使得该地区流离失所者数量达到了425万,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针对叙利亚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WFP在叙利亚实施应急响应行动计划(EMOP 200339),以帮助400万受到国内动荡局势影响的面临食物短缺的弱势群体。此外WFP在2013年3月还推出了全面营养补充哺育计划,旨在救助6~59个月的中度急性
营养不良儿童,到2013年年底,该计划的目标是援助30万儿童。为确保援助的顺利、高效进行,WFP与当地
人道主义行动者成为合作伙伴,除叙阿拉伯
红新月会外,WFP还与22个当地慈善组织和1个国际非营利机构签订了地区级的协议(FLAs),总合作伙伴已达24个。在
叙利亚境内,WFP每月调动4600多辆卡车向14个省份的900个配送点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有些地区因被围困或太过偏远,WFP会采用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包括跨机构、跨边界护送、空运以及高空空投。WFP还实现了从约旦到
土耳其的跨边境交付,为叙利亚南方和北方的敌对方占领区域提供粮食援助。
自2011年
南苏丹独立后,其国内粮食保障状况达到最恶劣状态。2014年1月,南苏丹冲突恶化。WFP于1月13日启动新的紧急行动,投入578万美元资金向40万南苏丹群众提供紧急援助。自启动综合快速响应机制(IRRM)以来,WFP已在南苏丹内陆腹地实地部署了400多个特派团。通过这些联合应急小组,WFP每月为那些生活在只能通过飞机进入的地区的50万人提供了援助。
自2015年
也门内战爆发以来,当地已有超过200万人无家可归,冲突将数百万也门人推到了饥荒的边缘。2019年,WFP对也门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由于物资援助被胡塞武装进行擅自挪用,WFP于6月20日暂停对
萨那的援助。8月3日,WFP与萨那当局签署协议和程序,并于8月9日恢复对也门的粮食援助。2020年,WFP每月为1200多万也门人提供粮食援助,其中80%的人居住在胡塞武装控制的地区。2023年12月5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其社交主页宣布,因在2月底针对
也门人道响应会议筹集的资金有限,仅筹集到所需43亿美元的四分之一,并且该组织未能与胡塞武装达成协议,即将可用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家庭,该组织决定暂停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地区分发粮食。
2024年8月,受以军封锁影响,加沙地区的食品价格飞涨、物资匮乏。8月27日,世界粮食计划署车辆在加沙遭到以军射击,8月28日,粮食计划署宣布暂停在
加沙地带的
人道主义活动。8月29日,美国常驻
联合国副代表罗伯特·伍德表示,以军朝世粮署一辆车连开数枪,以方在调查这起事件,初步调查显示是由
以色列国防军不同编队“沟通失误”所致。12月30日,
联合国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29日在
加沙地带发生了武装抢劫该机构车队的事件,造成两人死亡。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状况依然严峻。
开发援助项目
开发援助是指WFP向一些国家粮食不安全的地区(通常是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灾害频发、或易遭受周期性缺粮的农村地区)捉供粮食援助,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区人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或技术推广,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受益人的粮食自给率和生活水平。开发援助项目有多种形式,包括为妇女儿童提供营养供应;学校供膳;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减灾;可持续发展项目,如改造梯田、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程等。
小农项目
为了气候变化对小农作物的影响,WFP制定了对价值链和粮食生产体系可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模式,这些模式结合了广泛的伙伴关系、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根据特定情况对小农及其国家政府提供的支持。其中, “当地采购、促进发展”项目(Purchase for Progress,P4P)和注重私营部门的“从农场到
市场联盟”,鼓励对小农的投资,对接小农与市场,并有助于作物多样化、拓展业务前景; “家庭种植学校营养餐”项目,旨在向当地的小农采购农产品,供应给国家学校膳食系统; “为了非洲向非洲人购买物品”项目,是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合作,将非洲公共机构的需求和当地小农与农业协会的供应相匹配。上述项目,向最脆弱和粮食最缺乏保障的农业社区提供支持;通过已确立的方式对社区进行支持,这包括粮食援助、培训和资产建设、如“农村恢复力计划”(R4)等以气候为主题的方式、粮食换资产和现金换资产。
数字创新项目
WFP的数字化转型以部署最新技术和数据为中心,帮助实现零饥饿目标。WFP的创新加速器已经为60个国家的45多个项目提供了资源和支持。2017年,WFP启动了积木计划(Building Blocks programme),其目的是向位于约旦的
叙利亚难民发放粮款。该项目使用区块链技术以数字化身份,允许难民通过眼睛扫描获取食物。WFP的低技术水培工具包允许难民种植
大麦,喂养撒哈拉沙漠中的牲畜。
学校营养餐项目
2017年,WFP的学校营养餐项目(School Meals)覆盖71个国家的1830万名儿童。WFP还在65个国家为当地政府的学校营养餐项目提供技术援助,惠及大约3900万儿童。该项目针对特定的儿童群体,包括被迫成为童工或其生活受到
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有助于预防青少年早婚早孕,帮助女孩通过教育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在危机期间,学校营养餐满足了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让其回归教室。 在埃及、约旦和
黎巴嫩,学校营养餐帮助
叙利亚难民子女改善营养,继续接受教育。
国际合作
WFP主要物资来源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NGO)、个人的自愿捐助。
政府合作
各国政府是WFP的主要合作伙伴。WFP各分支机构在规划流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与国家和地方有关当局进行磋商。WFP可以自行提供粮食援助,在一些情况下也可提供技术和物流的专业支持,但其项目始终需要各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参与。 在紧急响应或发展项目中,政府可以要求WFP实施干预,使WFP的工作能够符合各国国情。政府物资援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边援助,捐赠国把食物或者资金捐赠到WFP设立的基金账户中,WFP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受援国和受益人;另一种是有指向性或专门用途的双边援助。
中国
中国于1979年正式参加WFP活动。1987年以来,中国一直任粮食援助政策和计划委员会(执行局前身)成员。1980年,WFP在北京设立驻华代表处。2006年起,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更名为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办公室,现任主任是屈四喜(中国籍)。1996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仅有2008及2015年没有担任执行局成员,中国于2010年担任执行局主席团B组替补召集人,2011年担任执行局副主席,2018年再次当选执行局B组替补召集人。
WFP与中国的合作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挥好WFP农村发展卓越中心的作用,通过南南合作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先进经验和适用技术,尤其是在小农价值链能力建设、产后减损、气候变化应对及减灾防灾、创新扶贫等领域。二是在中国国内开展创新试点项目,助力中国乡村振兴的同时,与其他国家分享创新项目的做法。三是对全球饥饿人口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粮食援助,帮助他们减少饥饿,并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四是在中国建设
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支持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其他人道主义应急响应。2004年
12·26印度洋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通过WFP向印度洋海啸灾区灾民提供价值100万美元的食品援助。2005年12月15日,WFP在北京正式宣布,将于2005年底停止对华粮食援助。这标志着WFP对中国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粮食援助将最终划上句号。
2016年以来,WFP陆续在安徽、
湖南省、
甘肃省等地开展创新扶贫试点项目,主要涉及儿童营养改善、农作物种植推广等领域。2016年3月,WFP和中国达成新的战略伙伴协议,双方将在三个领域开展合作以减少全球饥饿: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和民众的营养水平;合作开展南南合作项目,促进其他国家学习中国减贫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企业及公共机构合作,筹集资金解决全球饥饿问题。6月1日,WFP与中国农业部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政策对话在北京启动,旨在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们更深入地体验和学习中国在消除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政策对话、贫穷救济和发展项目的经验分享。
基于同中国政府以及其它合作伙伴的广泛磋商,2017年3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17-2021中国国别战略规划》正式启动实施。根据该计划,WFP将全力支持中国政府实现“在2020年前将5岁以下儿童发育不良率降低至7%以下”的目标。由此,中国农业农村部等政府部门与WFP共同发起制定了“从田间到孩子的营养餐桌”试点项目。2017年11月,WFP执行干事比斯利访华,就加强WFP同中方合作交流意见。2018年11月,WFP执行干事比斯利来华参加全球农业南南合作高层论坛。2020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将同
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
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
2021年2月,中国政府与WFP签署协议,向
乌干达提供粮食援助,以支持WFP在卡拉莫贾地区开展的学校营养餐项目,为新冠疫情下学校关闭的中小学生提供“带回家的口粮”。2022年3月29日,中国政府向乌干达提供粮食援助项目完结证书签字仪式在WFP驻乌干达办事处举行。中方与乌干达方面商讨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以帮助乌消除贫困。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倡导的粮食援助计划,支持WFP在华设立全球
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通过在受援国设立跨国粮农企业带动当地粮食经济发展。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
2022年10月31日,中国驻
冈比亚大使
刘晋会见WFP驻冈比亚代表津村康博。津村康博赞赏中国政府帮助冈应对粮食危机、推进农业现代化所做贡献,表示WFP愿同中方一道努力,助力冈实现粮食自给、增进民众福祉。11月,WFP在老挝万象启动了由中国政府捐助的学校营养餐项目。在中国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GDSSCF)的支持下,WFP计划采购930吨大米和120吨
罐头鱼,用以向
老挝1400个小学的13万名学生提供学校营养餐。2023年5月8日,中国驻
索马里大使费胜潮应邀参访WFP驻索马里代表处,会见其驻索代表达卢姆。费大使积极评价WFP在索作用,表示愿就双方在更广泛领域开展合作保持沟通与交流。达卢姆向费大使介绍WFP在索开展
人道主义援助等工作情况,赞赏中方为索实现和平重建、应对各类灾害等作出重要贡献。
美国
美国一直是WFP最大的捐赠国,捐赠比例很高,但通过多边捐助的比例很低。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农业部管理的麦戈文-多尔食品计划(McGovern-Dole Food for Education and Child Nutrition Program,IFEP)一直在支持WFP
老挝学校餐计划,捐款总额约为8500万美元(约合6.21亿人民币)。2021年12月,美国向WFP捐赠了93个集装箱的大米、
扁豆、罐装鱼和烹油,这将为老挝718所小学约6.3万名的学生提供午餐。
美国政府通过
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向WFP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现金援助。2020年9月30日,USAID对WFP予以资金支持,为
津巴布韦8个城市地区的弱势家庭提供救济,这些家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响而难以保障其日常食品需求。USAID的财政援助使超过10.37万人平均每月获得约12美元(约合87.69人民币),来保障他们在未来六个月内大部分的日常粮食需求。2022年8月,USAID向WFP捐赠2.23亿美元(约合16.29亿人民币),为
南苏丹240万妇女、儿童和男性提供粮食和营养援助以及现金资助。2023年7月,USAID向WFP提供200万美元(约合1461万人民币)捐款,旨在2024年为
津巴布韦的2000多个弱势家庭提供支持,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以增加生计机会。
德国
截至2023年,德国是WFP全球第二大捐赠国,也是WFP在约旦的最大捐赠国之一。
自2018年以来,德国在撒赫勒地区的区域投资计划中向WFP在马里的行动提供了多年资金支持,从而增强了贫困地区的恢复韧性。2020年5月,德国通过WFP为
马里的改善生计和粮食安全的长期活动贡献1100万欧元(约合8434万人民币),以帮助马里应对气候冲击和冲突的影响。截至2020年,WFP借此已帮助了马里超过17.16万民众,主要体现在农业和畜牧土地恢复、
营养不良的治疗和预防、农民的能力培养以及学校营养餐等活动。
德国政府通过外交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等部门向WFP提供资金援助。2021年7月,德国外交部向WFP提供300万欧元(约合2300万人民币),以保障哈拉雷极度脆弱社区的基本粮食需求,用于改善粮食供应渠道,确保弱势社群在需要时能够获得充足的健康饮食。2022年12月,德国外交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向WFP提供360万美元,用于支持卢旺达难民地区妇女和儿童的食品和营养需求,加强政府社会保护系统,改善农民的粮食安全和收入。
2023年9月,德国政府和WFP联合宣布采取措施,确保为约旦难民提供粮食援助的连续性。
德国捐助了1000万欧元(约合7668万人民币),使难民能够满足基本粮食需求和日常开支,以此维持10月份对其的粮食援助活动。
加拿大
加拿大是最早进行粮食援助的国家之一,其人均粮食援助额世界第一,援助总额长期居于世界第二位。1963年WFP正式运作,加拿大同年加入,其对外粮食援助中多边粮食援助所占的比重也随之增加了2倍,粮食援助的波动较于早前也相对降低。
1974年11月召开世界粮食大会后,为支持WFP并提高粮援有效性,加拿大承诺其至少20%的粮食援助通过以WFP为主的多边渠道进行。1978年,为加强粮食援助的部门间协调,
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CIDA)专门创立了负责监督粮食援助计划的“粮食援助协调与评估中心”。1980年以来,加拿大进一步减少双边供给,粮食援助大量通过多边渠道进行,尤以WFP为主。1985年10月,CIDA主席玛格丽特·卡特利-卡尔森(Margaret Catley-Carlson)在向WFP的“粮食援助政策和计划委员会”致辞中强调了粮食援助应具有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即不仅作为捐助国的
加拿大应努力加强粮食援助的效力,而且受援国也需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1995至1996年加拿大的多边粮食援助总额将近1.3亿美元,超过了双边粮食援助总额。
从类型上看,加拿大从以计划类和项目类粮援为主转向更重视紧急类粮援。根据WFP的统计,项目类粮食援助从1988年的60多万吨大幅下降到1999年的不到7万吨,2001年后再度跌落,2006至2012每年的项目类粮食援助总量不足10万吨。1988至2012年,
加拿大的紧急类粮食援助从1988年约26万吨下降至1999年的约2万吨,而在1999至2012年期间逐渐回升到20万吨以上。
政府间组织
政府间组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联合国下的组织,主要提供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持。另一类是区域性的政府间组织,包括捐助物资和项目合作。
WFP与其他联合国机构,往往通过联合国开发援助框架,使他们的工作相辅相成。因为紧急救援通常不止需要粮食援助,还有水、卫生医疗等,如与
国际劳工组织(ILO)、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提供技术支持。在难民危机中,WFP与联合国难民署(UNHCR)紧密合作,向难民或国内流离失所者分发食物。
解决本区域的饥饿问题提高区域的经济生产能力也是区域性政府间的目标之一。包括
欧盟、
非洲联盟、东盟等区域性的政府间组织不仅在捐赠物资上有较大的力度,而且在政策协调上、技术支持上、信息传递上也发挥很大的作用。
欧盟
自WFP成立以来,美国是主要捐助者,而欧盟是其主要支持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盟曾成为WFP第二大捐助者。欧盟是WFP的战略合作伙伴,还是WFP的观察员。在1996至2005十年期间,
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各国家捐赠的物资超过WFP所有物资的30%。
2021年,欧盟捐赠400万欧元(约合3067万人民币),以帮助WFP应对缅甸的人道主义需求。自年初以来,这笔捐款使
钦邦、
克钦邦、若开和
掸邦地区超过37万人得到了粮食和营养援助。WFP缅甸代表安德森(Stephen Anderson)表示感谢
欧盟及时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使WFP能够加强对脆弱群体的食品援助。
自2022年3月以来,欧盟已向WFP捐赠了超过2500万欧元(约合1.93亿人民币),用于向生活在前线地区的乌克兰人提供现金援助和粮食分发。欧盟是WFP向
乌克兰提供现金和粮食援助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2023年7月,欧盟向WFP额外捐赠了640万欧元(约合4906万人民币),从而为乌克兰弱势群体提供现金援助。
非政府组织
WFP与全球1000多家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基层组织、国际救援组织等。四分之三的粮食和现金转移援助均与非政府组织共同交付。
世界宣明会
WFP和世界宣明会在缅甸的合作超过了十年,两方的工作主要是在当地提供粮食和现金转移援助。世界宣明会的足迹遍布国内广泛的地理区域,它帮助WFP在诸如飓风袭击的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 在WFP的资助下,世界宣明会向国内流离失所者分发粮食、为饱受危机影响的社区创造资产、为粮食无保障的偏远社区提供学校营养餐,以及为处于
营养不良风险的人提供营养援助。
天主教发展委员会
天主教发展委员会(CADECOM),
马拉维的一家救济和发展非政府组织,从2004年起与WFP建立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粮食和现金转移为马拉维南部17.5万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人们提供帮助。天主教发展委员会还与WFP合作实施粮食保障项目,并把应急响应项目与中长期恢复力建设活动联系起来,比如自然资源管理和小额融资。
基督教儿童基金会
WFP与
加拿大基督教儿童基金会及其当地合作伙伴长老会农民培训和儿童发展项目,共同在
加纳东部贡贾(Gonja)地区实施了改善民生安全饮用水项目(Safe
H₂O for Improved Livelihoods),对当地水坝进行了翻修,改善了3400位儿童和成人的饮水、做饭、洗澡和洗涤问题。
私营部门
WFP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主要以企业为主,此外还有与智库寻求专业上的合作。WFP从2000年开始加快与企业的合作。2004年WFP执行总干事
贾科莫·莫利斯出席了在瑞士
达沃斯举行的
世界经济论坛。他是
联合国粮食机构第一位出席该论坛的代表,在会议上詹姆斯呼吁全球领先企业的首脑们行动起来共同抗击饥荒。同年,WFP与第一个企业合作伙伴荷兰邮政集团(
TPG资本)建立合作关系。荷兰邮政集团是全球邮政、快递及物流的巨擎。因此,该集团在输、仓储以及供应链方面等方面大大提高了WFP的能力,并提供应急资金帮助WFP提高粮食援助保障。2012年5月15日,亚洲顶尖技术会议CHINICT全球高科技创新者峰会携手WFP开创新的途径,利用中国科技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解决饥饿问题。近年来,WFP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已形成了完整的合作系统。
捐赠物资
捐赠物资包括实物和现金的方式。近年私营部门对WFP捐赠的物资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基本为多边援助的形式。2011年,当干旱和粮食危机在非洲之角肆虐时,全球物流公司TNT捐赠了营养食品“Plumpy’ Sup”,足够保障近116.5万名
营养不良的儿童一个月的食物用量。
技术支持
WFP在进行紧急援助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相应紧急事件,并把援助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配送到灾区,而且要确保物资的安全性。在遭遇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时,通信系统通常会被毁坏或者因为负荷量过大而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强大的通讯系统和发达的运输系统,对供应的物资也需要进行安全检测。
2008年,WFP与
沃达丰开展技术合作,为全球救援机构开发标准通信系统,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缩短了应对各种灾难的反应时间。2011年,荷兰公司DSM和建明工业等生命科学专业公司研究提高WFP所发放食物的质量和安全性。2018年11月3日,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
阿里云联合WFP开发全球饥饿监测系统(“世界饥饿地图”),共同为实现2030全球零饥饿的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2023年3月,
菜鸟网络与WFP签署全球物流合作协议,这是
中国物流公司首次成为WFP的全球物流合作伙伴。
项目合作
所谓项目合作是不同的企业或机构致力于在WFP不同项目上,如学校营养餐、信任基金(Trust Funds)、能力和韧性建设(Resilience Building Activities)等项目上进行合作。
2017年5月31日,万事达卡(MasterCard)携手WFP启动“从田间到孩子的营养餐桌”——
湖南省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这是万事达卡与WFP在全球联合推出的“1亿份营养餐”项目首次落地中国。2019年10月16日,
美团与WFP共推“拒绝隐性饥饿”健康饮食倡导行动,聚焦“隐性饥饿”问题,推动全球“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10月18日,
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WFP在北京共同启动了以“助力儿童营养,成为
面条英雄”为主题的零饥饿行动。
个体
对于WFP而言,个体的作用不容小觑。WFP加大提升个体的
人道主义援助意识,如2005年与上海
盛大网络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款公益性免费单机版游戏《粮食的力量》,2011年推出游戏《免费水稻》,参与者每回答对一个问题便可向WFP为需要的饥饿人群捐助十粒大米。借助与
Facebook(Facebook)、
Twitter(Twitter)、QQ 以及微信等时下流行的社交平台,并和
YouTube(YouTube)等互联网公司合作,WFP的活动范围扩大,不仅帮助WFP筹集资金,还提升了WFP的知名度。2011年,WFP通过广告条和媒体报道向世界呼吁行动,在发起后前两个月就有四万多人向WFP在非洲之角地区开展的紧急行动捐款。
社会影响
认可
学者马克·查尔顿(Mark W. Charlton)1992年在其文章中道,“按价值计算,全球通过多边渠道开展的粮食援助活动中,有99%是通过WFP实施的”,WFP成为仅次于
世界银行的最大多边援助来源,提供了通过
联合国系统转移的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一。
WFP新闻官莉娜·瑟维亚于2010年4月17日在
复旦大学朝鲜粮食与经济现状研讨会上的报告数据表明,自1963年以来,WFP已投入300多亿美元用于解决饥饿、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WFP平均每年向约80个国家的1亿人提供粮食援助。WFP自成立以来,它提供了全球70%的紧急粮食援助和30%的开发性粮食援助。全球通过多边渠道进行的粮食援助,有98%是通过WFP实施的,由于其庞大的运输供应系统,据统计,WFP每天有70架飞机、5000辆卡车和30艘货轮在世界各地运送粮食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过去数十年间,WFP向100多个国家分发了超过7000万吨粮食,帮助了十亿人。
WFP与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一起开展的一项联合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WFP的工作有助于改善和平的前景,因为它加强了对有争议自然资源的获取,提高了
社会凝聚力,解决了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的不满,同时通过加强政府问责制和服务提供,增加了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
争议
2018年,在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CGD)针对40个援助计划的官方发展援助质量(QuODA)研究中,WFP排名垫底。
2019年,一项员工态度调查显示WFP存在内部文化问题,工作人员表示高级领导层滥用职权,实施或纵容骚扰,歧视妇女和少数民族。
所获荣誉
2020年10月9日,据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20年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是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诺贝尔委员会表示,WFP“因其抗击饥饿的努力,为改善冲突地区和平条件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为防止饥饿作为战争和冲突的武器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而获此殊荣。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祝贺WFP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声明中表示,WFP奋战在应对全球危机的第一线,为有需要的人送去“挽救生命的养料”。他说:“全球有数百万人正在遭受饥饿的折磨,而新冠疫情可能使情况进一步恶化。WFP的工作人员冒着危险、长途跋涉,向受到冲突影响的人,向在自然灾害中受难的人,向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下一顿饭的儿童和家庭送去挽救生命的养料。对于全球合作领域的‘养份不足’,WFP的工作也是重要的补充,其工作超越政治界限,只以人道主义需求作为开展行动的出发点。”
参考资料
资金来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10-09
组织战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10-09
零饥饿.The Global Goals.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