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物博物馆志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是199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承源。该书主要讲述了上海市历史遗址的位置,包含的文化内涵类型。
目录
序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文物古迹
第二编博物馆事业
第三编管理
第四编人物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编工作大事记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编纂评稿审定人员名单
版权页
古文化遗址
在上海境内的古文化遗址,迄1995年底已调查发现28处,并对其中12处进行了26次考古发掘。这些古文化遗址,除戚家墩为民国25年(1936年)发现的以外,都是1959年以后,配合开河挖渠,平整土地,以及其他建设工程,通过保护文物宣传,依靠群众提供线索,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工作者黄宣佩等人调查发现的。通过调查和发掘,不仅获得许多古史研究资料和珍贵文物,而且获得考古学上“泽文化”、“马桥文化”和“戚家墩类型”的命名,填补了上海市的考古空白,生动地揭示先民们从事开发活动的历史景象,将上海的历史提早到6000年以前,是建国以来考古事业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
遗址的位置,分布上海的中西部(青浦区11处,松江区7处,金山县5处,闵行区2处,奉贤区2处,浦东新区1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古代海岸遗迹――冈身之上或其西侧,有的傍山,有的深埋于平地之下,有的在地田中形成一个高土墩,可证上海西部不仅由海变陆的年代较早,而且在远古时代处于沼泽地带的多水环境。
遗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马家浜遗址:以首次发现于嘉兴市马家浜而命名,属于新石器时代,社会发展处于母系氏族阶段,距今年代约7100~5900年。上海市发现的这类文化遗存有青浦区崧泽遗址下层;福泉山遗址西侧的文化层;以及金山县查山遗址东山坡下文化层等3处。
二、崧泽文化:以上海的青浦县崧泽遗址的中层文化为典型而命名,新石器时代,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距今年代约为5900~5100年,上海发现的这类文化遗存有福泉山遗址下层等7处。
三、良渚文化:以首次发现于余杭区的良渚镇而命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年代约为5100~4200年。上海市发现的这类遗存有青浦区福泉山遗址的高台墓地1~3层等15处。
四、马桥文化:以上海的闵行区马桥遗址中层文化作为典型而命名,属于青铜时代,距今年代约为3800~3100年,大致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代相当,上海发现这类文化遗存16处。
五、几何印纹陶亭林类型:以上海的金山县亭林遗址上层文化为典型而命名,属于西周公国时代吴越文化,上海共发现13处。
六、几何印纹陶戚家墩类型:以首次发现于上海的金山县戚家墩遗址而命名。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越文化,上海市共发现20处。
根据遗址的保存情况和研究价值,其中有崧泽、福泉山遗址马桥镇等14处遗址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
青浦县
位于青浦县青浦镇东约5公里的崧泽村北侧,当地称为假山墩的土墩上及其周围农田下。遗址面积,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
[崧泽古文化遗址全景]
[崧泽遗址出土马家浜遗址宽沿陶釜、陶炉]
[崧泽遗址出土崧泽文化陶器自左至右:划编织纹罐、凿形足鼎、折肩折腹壶、镂孔豆、花瓣足壶]
1957年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青浦县进行考古调查时,在长阔各约90米、高约4米的假山墩上采集到数片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陶片;1958年市出版局饲养场在村北挖掘鱼塘又发现了鹿角、陶片和石器,从而认定该处存在古文化遗址。1960年11月市文管会在该地试掘后,随即于1961、1974~1976年、1987年和1994~1995年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面积合计1031平方米。发掘探明:在假山墩内有三层古文化堆积:上层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戚家墩类型文化;中层是新石器时代的墓地,属于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十分典型,今已被考古界命名为“崧泽文化”;下层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遗址的村落遗址。
在下层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古人使用的石斧、玉�和夹砂红陶釜、陶炉箪以及泥质红陶豆和盆等器物。所见石斧厚实,方梯形,底边从两面磨出刃口,器身中间琢一孔,制作技术比较原始;玉�环形,一侧开一缺口,是耳上佩带的饰件;陶釜作圆筒形,敞口,深腹圜底,肩部有一对小方耳,耳下突出一周宽沿,可以搁置在灶眼上炊煮;炉箪长方形,中部有五根炉条,两侧各有一竖耳;陶豆和陶盆均为素面,器表有红褐色陶衣。这些器物都显示出马家浜文化的特征。此外在一灰坑中,发现了人工培植的粳稻和稻谷粒与草茎,以及发现了两口圆筒形土井,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水井。下层的碳14年代测定为5985±140年。据孢粉分析,为中亚热带温热潮湿的气候,比目前年平均温度高2~3℃。下层马家浜遗址的发现,把上海市地区古史研究的年代提早到6000年前。
在中层崧泽文化的墓地上,发现136座墓葬,按墓位分布现象有东北、北、西北、南和西部5个墓群,是一处氏族墓地。每一座墓基本葬1人,葬2人的仅2座。埋葬方式是将人体平放在地上,堆土掩埋。人骨仰身直肢,头向东南,周围放置数件生前使用的斧、等石器和鼎、豆、罐、壶、杯等陶器。有的人骨口内还有玉�,颈部佩戴玉,手臂上有玉镯,与黄河流域挖土坑埋葬的习俗不同。出土的陶器以灰黑色为主,使用泥条盘叠加轮修方法制成。器上的纹饰盛行压划编织纹;镂刻圆形和凹弧边三角形的镂孔;彩绘宽带纹、波浪纹等红褐色图案;以及饰锯齿形的堆纹。
陶器的种类:有鼎、釜、�、豆、碗、、盆、瓶、壶、杯、、�、罐和沉滤器等。其中扁铲形足或凹弧形足的罐形鼎,小口折腹小平底,腹部有一周锯齿形堆纹的罐;把手很高,把手上部作多节形,下部有圆形和弧边三角形镂孔的豆;瓦棱形腹,花瓣形圈足的壶和杯,均被列为崧泽文化的主要特征。
陶器的器壁上常见谷壳和草屑的印痕,在陶制器皿中又有较多淘米使用的沉滤器,可见古人以稻米为主食,种植水稻已是主要生产活动。生产工具只见斧、锛、凿,大致尚未脱离锄耕农业阶段。在墓葬或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有许多家猪的牙床和骨骼,猪的饲养也成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
在136座墓葬中,随葬器物种类和数量无很大差异。当时氏族成员还是实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经对人骨架保存较好的50座墓中的52具人骨作年龄和性别鉴定,两座2人合葬墓都是女性与儿童合葬,反映子女从母的习俗;从随葬器物的数量看,男性平均每座5~6件,女性每座6件,略多于男性,并且有玉器和彩绘陶器等随葬,说明当时女性在社会上仍处于受尊重的地位,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从人骨的年龄分析,属于老年4人,中年16人,成年14人,青年9人,儿童8人,大部分死亡在中青年阶段,可见当时与自然界的斗争还很艰苦。
中层的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5860±245和5180±140年。孢粉分析,早期属中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中期为温带的温凉气候,比目前气候凉干;晚期为中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比目前温度高约1~2℃。
在上层发现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硬陶豆、硬陶罐,原始瓷盒与瓷豆,以及拍印回字纹、曲折纹、斜方格纹、米筛纹和米字纹等印纹硬陶陶片,与金山县戚家墩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特征大致相似。
196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
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西侧,是一座东西长约94米、南北84米、高约7.5米的大土墩。1962年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其中蕴藏古文化遗址。1977年,当地学生在土山东侧劳动,掘出崧泽文化的陶罐与陶壶。1979年,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进行试掘,探明在福泉山的周围农田下,西部有马家浜遗址层;北部有崧泽和良渚文化层;东部有良渚文化层;南部有马桥和吴越文化层。至于吴越文化和汉代的墓葬,各处都有。遗址范围大体以福泉山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2年,配合当地挖土筑路工程,对福泉山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1983~1984年以及1986~1987年,为研究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又做了第二、第三次发掘。三次发掘面积达2235平方米,发现福泉山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古人在崧泽古遗址上堆筑的一座高台墓地,其下有崧泽文化的居住遗迹1处,墓葬18座,其上有良渚文化墓葬32座,此处还有吴越文化墓2座、楚文化墓4座、西汉墓96座、唐墓1座、宋墓3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崧泽文化居住遗址,地上残留四块木柱的垫板和一些小树条;居址的西南角有一堆废弃物,内有灰烬红烧土、陶器的碎片、残玉璜、陶网坠、骨锥以及食后丢弃的猪、鹿、鱼、龟等动物的碎骨。居址的东北有一个灶塘;圆形灶穴,一端有一条出灰口,灶塘内壁被火烧红,并充满炭灰,灶旁有一件破碎的烹用的盆形角尺形足大陶鼎。居址的北侧是17座墓葬,南侧仅见1座,埋葬方式与崧泽遗址墓地相同,多数为单人在平地上堆土掩埋,但有2人和3人合葬墓各1座,挖土坑用棺具的2座。如第16号墓的2具人骨,是男女合葬,东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面向左侧;西是成年女性,侧身,面向右侧。随葬器物4件,1件夹砂灰褐陶大鼎置于两者的头前,2件陶网坠在两者中间腰下,1件骨镞在女性头骨的左上角。随葬品的位置说明财产为男女共有。第23号墓的3具人骨架,是子女从父合葬。中间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向左侧,两侧各依附1个儿童。左侧儿童仰身直肢,右侧儿童侧身,与成年男子骨架贴身,墓中未见随葬器物。这些男女合葬与子女从父合葬实例,反映上海市地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逐步过渡的概况,这一层的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5620±110,5555±110和5295±120年。
良渚文化大墓的发现,是福泉山遗址三次发掘最突出的收获。32座墓都埋葬在人工堆筑的高台墓地上,与良渚平民都葬于平地的不同。中心部位是二组上下层层叠压的墓群,其他墓葬分布在周围。葬式是挖土坑埋葬,并有凹弧形大木上下相合的棺具,棺内有斧、、琮、璧、锥形器、冠形器、半圆形器、带钩、纺轮以及珠、管、坠、环、镯等玉、石器随葬,棺外有鼎、�、豆、盘、壶、杯、罐、盒、簋、熏炉等陶器。墓坑外靠近南壁往往还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尖底缸。这些玉器和陶器,工艺水平极高,如青玉鸟纹神像琮,玉质淡绿色,半透明,琮的四角以角线为中心,各雕琢一位神像,神像的上下四角细刻四只飞鸟,纹饰有主纹和填纹,有浅浮雕和线刻,呈现极高的雕琢技巧,器表还作细致抛光,反射出一种玻璃般的光泽。1件黑衣灰陶阔把翘流壶,造形类似立鸟,器表乌黑发亮,显现金属般光泽,通体细刻曲折纹和鸟纹,也是良渚黑陶工艺的代表作品。这些高规格的埋葬,反映墓主人具有特殊地位。在土墩中心墓群的上面,尚有燎祭的祭坛。祭坛南北长7.3米,东西最宽处5.2米,作阶梯形。自北而南自下而上,有三级台阶,每级周围散乱地堆积经过切割的土块,形成不规则的方圆形,最高一层的东南角,有一块长1米、宽0.4米,厚约0.1米,上下面平整的土块平台,平台下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尖底陶缸。这些土块都被大火烧红,并且每一层台面都撤有介壳屑,但未见残留的草灰,在土墩的北坡上,则有一个大灰坑,坑长约19.25米,宽约7.5米,四边较浅,中间较深,坑中心有一个略呈圆形的小土台,径约1米、高1.15米,坑中满填纯净的草灰,而坑壁、坑底,连同中间土台,无任何火烧痕迹,坑中积灰为山上燎祭后清扫堆此。在土墩东山脚下,还有一堆从海岸遗迹冈身上取来的介壳屑。这些遗迹是研究当时祭祀方式的重要资料。土墩中心部位的二组墓群中,还出现用人殉作祭祀的现象;139号墓的棺内人骨架,是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向南,随葬器物数量多,且很珍贵,头骨口内有玛瑙�1件,上下肢骨上分二行放置石、玉、钺12件,手臂上有玉镯,头前有玉锥形器,身上还有玉管和小饰片多粒,足后棺外有一堆精致的陶器。而在墓坑和木棺的东北角上面,另有1具人骨,是青年女性,屈身,上下肢弯曲而分开,似跪着倒下的样子,头向西北。头顶上有玉环市1件,面颊骨有玉饰片1粒,颈部和下肢骨上各有玉管2件,是在墓主掩埋后,以人牲作祭祀的现象。145号墓,在长方形的墓坑北端,另有一个长0.97米、宽0.8米、深0.37米的小坑,坑内塞入2具人骨,一为青年女性,一为少年,都是头向东,屈身屈腿,双手朝后,面颊向上,呈反缚挣扎状,身旁无任何随葬器物,当是145号墓主的人殉祭祀坑。福泉山遗址是一座早于夏代的使用上万人工堆筑的良渚文化显贵墓地,发现的各种迹象是研究中国国家起源的新资料。
战国时代的吴越文化墓2座,发现于福泉山西约50米的庄泾港附近,墓的土坑痕迹与棺木人骨已难以辨认,仅见米字纹、麻布纹硬陶坛,陶纺轮,夹砂红陶绳纹釜,原始瓷碗和瓷杯等随葬器物两堆。特征与金山县戚家墩遗址出土的吴越文化器物相似,应是上海市吴越族人的遗物。
战国晚期楚墓4座,为土坑墓,其中青福1号墓人骨保存尚好,头北向,仰身直肢,在紧贴头骨顶和左耳旁各有玉璧1件,前一件为云纹白玉璧,后一件是双尾龙纹绿玉璧。人骨右侧,自北向南放置灰陶壶、盒、鼎、豆各2件,罐1件。随葬器物的器形,鼎带盖,盖上有鼻纽,器腹二侧有一对长方形附耳,腹下部附3只长足,足上部略为外拐,饰兽面纹,下端作蹄形;壶侈口,短颈、圈足,肩与腹下部饰数道弦纹,肩部附双耳;盒扁圆形,盖上有道凹弦纹,底附圈足;豆作浅盘形,喇叭形圈足。这些器物都具有楚文化的特征,显示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上海市地区出现的楚文化面貌。
西汉墓葬96座,均为长方形土坑墓,清理后坑内隐约可见棺木与人骨痕迹,随葬器物分别置于棺木一侧,或头前足后,有半瓷半陶的鼎、壶、盒、、灰陶罐、泥质半两钱,五铢钱与麟趾金,以及青铜镜、铜带钩等,个别还发现了泥黾、陶纺轮、铁剑、铁削、铜铃、铜套印、石�、石砚和琉璃小珠。其中第108号墓比较突出,土坑接近正方形,坑内北半部可见一具棺木痕迹,棺内人骨架朽蚀,人骨似为头向西。骨架旁有铁剑、铜镜各1件,琉璃珠1串。坑内南半部有大量随葬器,靠近棺木有1件铜矛,矛柄下端之铜镦尚在,可知矛长约1.9米。铜矛上铸双尾龙纹,极为精致。另1件是木,与矛并行,木质亦朽,遗留两端的铜。在此2件兵器之南,有半瓷半陶鼎5件、瓿2件、盒4件、罐2件、灰陶罐1件、铜洗1件。其中置于东侧的一件罐内,满贮铜五铢钱。另在鼎盒近旁,有一堆泥五铢钱。在靠近东坑壁处,还有数块砺石与1件铁削。唐墓1座是券顶砖室,平面呈腰鼓形,已遭破坏,墓内残存弧面白玉戒指1件,双股银发钗1件,四系、鼓腰形青釉瓶2件,开元通宝钱100余枚。
宋墓3座,有2座属北宋时代,其中一座是长方形土坑墓,坑内可辨棺木与人骨痕迹,棺中骨头向北,仰身直肢,头骨顶部有铅发簪1件,东北角有釉色滋润、造型优美的越窑莲花形盖罐、瓷盒、漆器各1件,在棺内还散洒至道元宝、咸丰元宝、祥符通宝、宋元通宝、乾元重宝、景德元宝、皇宋通宝、景�元宝和开元通宝等唐与北宋铜钱27枚。棺外东北角有釉陶瓶1件。另一座为砖室墓,仅残存墓底,出土风字形石砚、四系青釉瓶、海兽葡萄铜镜各1件,祥符元宝、至道元宝等宋代铜钱3枚。有一座为南宋砖室墓,破坏严重,仅存一部分。墓底发现铁牛2件,平头圆锥形白玉簪、青釉瓶、铁买地券各1件,绍兴通宝钱10枚。
196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
[福泉山遗址第一次发掘全景]
[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的玉琮(上) 玉璧(中) 玉钺(下)]
[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的陶器自左至右:双鼻壶、阔把壶、鱼鳍足鼎、高柄罐、刻划鸟纹豆。]
[福泉山战国楚墓头前随葬琉璃璧,足后随葬陶器、鼎、盒、豆、杯、勺、瓮、陶俑头]
三、寺前村遗址
位于青浦区青浦镇以北约4公里,大盈乡天一村东北侧,遗址面积大约2万平方米。1966年发现。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1966年发掘53平方米,1991年发掘139.5平方米。
遗址所在,地势高爽,最高处比周围地面高约1.5米,寺溪河环绕遗址东、西、北三面。遗址的地层堆积中心区分为6层,自上而下第一层为宋代以后堆积,第二层唐宋时期,第三层春秋战国戚家墩文化层,第四层为西周公国亭林类型文化层,第五层良渚文化层,第六层崧泽文化层。两次发掘发现崧泽文化墓葬1座、窖穴1个,良渚文化墓葬4座、水井2口,战国时期墓葬1座,唐墓2座,宋代水井5口。
崧泽文化墓葬人骨架保存完好,无随葬品。窖穴1个,口近正方形,边长约1.2米,内埋鱼骨、兽骨等,是当时储藏食物之处。
良渚文化墓葬均为单人葬小墓,仰身直肢,头向南,面向东,有随葬陶器2~7件不等,一般放在下肢旁。其中,3号墓墓主为老年女性,除随葬鼎、双鼻壶、盆、豆、罐6件陶器外,口内还含小玉管1件。4号墓随葬的1件双鼻壶,壶颈上刻划云雷纹、曲折纹和圆涡纹,非常精致。水井2座,井身均为直筒形,深约2米,井壁有竹斡和芦苇痕迹,是用竹、芦苇编成的井圈残迹。
战国时期墓葬1座,人骨已朽蚀不存,随葬品呈南北向排列,种类有印纹硬陶坛、黑陶盆、原始青瓷碗等。硬陶坛饰方格纹,瓷碗施黄绿色釉,深直腹,内有旋纹,是这个时期硬陶与原始瓷的典型风格。小型唐墓2座,各有唐干符四年(877年)和永泰二年(766年)砖刻墓志铭1方。有青釉罐、釉四系执壶、青釉双系执壶等随葬品。宋代水井中1、2号井结构保存较好,井深380厘米、直径90厘米,共有11层砖砌井圈,每层由7块井砖错缝侧砌而成,井底平铺一层大砖。4号井的下半部出土了4件龙泉窑粉青釉瓷器,有1件鬲炉、2件长颈瓶和1件瓜棱腹注子,这批青瓷造形优美、釉色晶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观赏价值。
从遗址地层中采样所作的孢粉分析,遗址各个时期的植被环境和气候:崧泽文化时期,以常绿落叶混交林为主,气候暖湿。良渚文化时期,植被为以落叶树为主的针叶落叶混交林,气候温干。西周公国春秋时期,气候偏凉干或温干偏凉、唐宋及以后,转为温湿和暖湿气候。
1977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目录
古文化遗址
青浦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