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
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是古代人穴居方式的遗留,别名:天井院、地阴坑、地窑、地下四合院,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居住、生活等日常实际所需,在山西运城平陆县、河南三门峡陕州区、甘肃陇东庆阳市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而到了20世纪5、60年代,随着大量的人口逐渐进入婚龄,居所需求压力大增,因此大量的地坑院被建造,在50至80年代,地坑院建设进入兴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地坑院数量不断废弃减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遭到破坏。后来,地坑院的保护被纳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之中。
地坑院根据功能划分,有主窑、厨房窑、门洞窑、偏窑、客窑、储物窑、粮食窑、牲口窑、茅厕窑等。建造地坑院的过程十分讲究,从准备到建成,大致要经过方院子、下院子、打窑、安门窗等几个步骤。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抢救与保护十分必要。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命名
地坑院,又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穴居方式的遗留,从地平面往下挖六七米是为坑,从挖好的院落往上看是天井,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平线下的古村落”,堪称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
历史沿革
早期出现
仰韶文化时期
在河南渑池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过程中,曾发掘出用于翻土、挖土的石锄、石铲,特别是磨制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石铲,这些为这种地穴式建筑的挖掘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由此可见,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变革。仰韶文化,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民居均为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这些地坑式村落,都有台阶供上下,这些台阶有直坡式,还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这便是地坑院的雏形。
2005年7月,考古人员在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掘出一座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的民居墓坑。这座汉墓呈U形,U形的三面分布着多个墓窑,墓顶为穹隆形。从地面向下看,墓葬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地坑式院落。也就是说,其反映出的这一带地坑院式的居住方式,已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之间出现。
历史上关于地坑院的文字记载较少,发现有南宋郑刚中写于绍兴九年的《西征道里记》。书中记载了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的所见所闻。“自荥阳市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他点到的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多少年都是一个不变的存在。而书中专门有陕地的描写:“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这种先挖井的掘土方法,以及三丈左右的深浅,以及从旁边打洞,似乎说的就是地坑院了。而在其间“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便是说的坑院里的生活。可以想见,郑刚中完全深入到了上的生活一线。他细致的笔触,让人知晓了九百年前塬上坑院以及窑洞的情形。
据曹氏族讲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山西省洪洞县曹家川迁移至陕州区南塬窑头村。”这说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在明时期已出现。
民国
20世纪初,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称地坑院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书中刊载地坑院窑洞照片的拍摄地点,就在已有2400年悠久历史的豫西陕州区三道塬。
发展
20世纪50至80年代,地坑院建设进入兴盛时期。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在当时人口政策的影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攀升,农村家庭子女平均在5个左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逐渐进入婚龄,居所需求压力很大,农民手中又没有钱,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没钱也能很快完成,在此期间,大量地坑院被建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居住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数量不断废弃减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遭到破坏。
后来,当地政府认识到,地坑院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容之一,有必要对民居地坑院进行抢救性保护,因此,地坑院的保护被纳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之中。
分布区域
地坑院在山西运城平陆县、河南三门峡陕州区、甘肃陇东庆阳市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陕西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是国家下沉式地坑窑集中保护区,有“天下地窑第一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称。柏社村保存完好的地窑有148院,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有25院。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的地下村落仍有100多个,有近万座天井院,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6代人。
北营村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景区在地坑院原有的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内设不同主题,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并于2016年5月23日正式营业。
庙上村
庙上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2005年6月,庙上村地坑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陕西省文物局下拨30余万元,对庙上村近百座地坑院进行了维修保护。当时的陕县旅游和文化部门也修复数座地坑院,作为民俗文化展示场所。
曲村
曲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截至2013年,有地坑院115座。2018年陕州区曲村入选河南省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先后争取政策资金和民间投资,以民宿餐饮旅游为特色,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整修改造100余座地坑院,例如体现当地特色民宿、餐饮“十碗席”的知青大院、15号院、17号院、37号院;古法柿子醋制作销售于一体的王俊惠家地坑院以及陕塬手工豆腐作坊;修建村史馆一座,体现传统剪纸工艺、农耕文化、地坑院文化和本村历史沿革。
建造原因
地理原因
地坑院所在地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流水冲刷形成了台状地形,黄土层堆积深厚且具有直立性,这些天然的地质条件为地坑院的挖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气候条件
豫西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降雨量偏少,气候凉爽干燥,有利于保持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地坑院能体现出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而且防尘、防风、隔声、安静,适合人居和储粮。
传统观念和文化影响
地坑院是民居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利用黄土构造特征下沉式地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与普遍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建筑形式被视为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符合中原地区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同时地坑院在建造时也自然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风水先生在建造前会选吉地、定方位、定坐向、定“天井”的长宽尺寸等,以确保居住者的吉运和福祉。
实用功能
地坑院有冬暖夏凉、坚固防震的特点。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栽一棵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慎掉进地坑。地坑院虽卧于大地中,但它也不会在下暴雨时产生积水,因为它有“渗坑”“渗井”等独特的排水系统。
造价成本低廉
黄河中下游的黄土塬资源十分匮乏,建造房屋不仅困难而且花费很大,生活在黄土塬的先民们十分贫困,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建造房屋。后来他们想出了建造地坑院的方法。建造地坑院不用花费很多建材,它构造简单、成本低,并且十分适合气候干燥的黄土地区人民居住。地坑院的建造可以就地取材、易行施工,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只需挖土方、购买一些必要的门窗和砖石,便可完成。这样的低成本投入使得地坑院成为一种经济实惠的居住选择,尤其对于生活贫困的农民来说,大大节省了开支。
出于防御战乱的需要
三门峡市地区是东西出入的要塞之地,历史上战事频繁,兵荒马乱给当地人民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地坑院在最初建造的时候具有保护自己、防御战乱的功能。其四方挖土较深,进入坑院必须经过通道,关闭通道则难以进入院内,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同时,地坑院是地下建筑,具有隐蔽性,可以避开兵马。
主要特色
施工成本低
地坑院的建设不需要特殊的工程材料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其建筑材料主要是黄土和木材。地坑院的建造方式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深约6-7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窑洞居住。虽然这种建造方式费力大、耗时长,但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和资金投入。因此,地坑院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住宅形式,特别适合经济条件落后、资源匮乏的地区。
施工方法独特
地坑院的施工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建筑方式,它利用自然地形进行挖掘,使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建筑的痕迹。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在建造地坑院时,先确定窑洞的位置和走向,然后沿着确定的走向挖出深坑,再在深坑的四壁上挖出窑洞。窑洞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有的窑洞可以作为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居住舒适
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它能够随大地脉搏而跃动,具有很好的防震效果。窑洞内温度适中,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居住舒适度高。同时,地坑院还能够抵御风沙和寒冷的气候,提供相对干燥的室内环境,使居住者感到舒适。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等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建造科学合理
地坑院的建造非常科学合理。在建造地坑院时,需要先了解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规划窑洞的位置和深度。为了防止降雨时雨水灌入窑洞,通常会在地坑院中间挖一个渗井;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会砌有拦马墙和青瓦房檐;为了防止漏水,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等。此外,地坑院的通风和采光也很重要,因此通常会在窑洞上方留有通风口和小窗。同时,地坑院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圆之美,是中原地区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功能划分
地坑院根据功能划分,有主窑、厨房窑、门洞窑、偏窑、客窑、储物窑、粮食窑、牲口窑、茅厕窑等,其主窑、门洞窑、厨房窑的位置十分重要。主窑要比其他窑洞宽大,规制高九尺五寸,宽九尺,俗称“九五窑”,为长辈居住,装一门三窗。偏窑为晚辈居住,装一门两窗或一门一窗,门板外面,一般都有两扇风门,风门主要起通风、防尘、透光作用。院子功能齐全,有水井,有排水的“渗井”,屋内有火炕,炕灶相通,既可以做饭又可以取暖。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作为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一般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
建造工艺
建造地坑院的过程十分讲究,从准备到建成,大致要经过方院子、下院子、打窑、安门窗等几个步骤。方院子是地坑院建造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讲究的环节,与当地的建造习俗密切相关,主要内容是确定方位和定“天井”尺寸。下院于主要指的是在平地上向下开挖天井的工程。挖好院坑后,沿崖面向里挖窑洞,称为打窑。下院子和打窑是地坑院建造过程中的土工部分。窑洞挖好后,修正窑脸,安上门窗,盘炕砌灶,就可以入住了。制作和安装门窗是建造地坑院的木工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用砖瓦加固窑脸,砌筑槛墙、拦马墙和眼睫毛,修建园门,铺砌院落,这些属于建造地坑院的砖瓦作部分。
方院子
地坑院建造之前,首先要定方位,确定天井院的长宽尺寸,俗称“方院子”。宅院选址时,要请当地的风水先生使用罗盘仪确定方位。接着是造地形,定坐向,按照阴阳方位决定主窑的位置。主窑的位置确定后,地坑院的坐向和所属就随之确定了,结合八卦的方位分为四类: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方位下线桩,择吉日奠基,俗称破土,燃放鞭炮、焚香叩头后在地基的中央和四周各挖三锹土,方可动工。
下院子
开挖地坑院,当地人也叫“下院了”,主要是指开挖院落天井的工程。开挖时,比预先定好的院坑稍小一点的尺寸(向内收1尺)开始往下开挖,为后期的修正留下余地。院子的其中一边要留成斜坡,以便往外运土。在挖到4米深之前都是用人挑土从坡道往上运土;挖至4米以下时,在院坑边支起一个绞车装置向上提土。对于较小的院坑,可整体开挖,边开挖边整理,对于较大的院坑,从安全和缩短工期方面考虑,在院面上划好院坑范围后,可分次开挖,先沿边开挖3米宽的深槽,直到所需深度,然后修整外侧土壁,开挖中心环岛。院坑大致挖成后,开始进行表面修理平整。天井院落的开挖一般有三种施工方式。
开挖门洞窑
院心天井基本挖好之后,接着要开挖门洞窑,解决上下地坑院的垂直交通问题。门洞窑的地面一般是1∶12的斜坡,窑底与向外挖出的弧状甬道相连,直至地面。门洞窑挖好后,就可以将原来留在一侧做上下用的坡道挖掉,这样院心天井的轮廓就出来了。然后请有经验的匠人,用四爪小铁耙将四周崖面“刷洗”(整理的意思)成1∶10左右的平整坡面,以防止崖面的滑塌。刷洗后的崖面上,铁耙留下的痕迹形成不规则的图案。院心天井挖出来的土,一般并不拉走,就地垫在窑顶并碾压结实,使窑皮自拦马墙向四周由高变低,形成缓坡,防止雨水倒灌入院子。
打窑
院心天井和门洞窑完工后,就可以进行其他窑洞的开挖工作。窑洞的凿挖,又叫打窑,几孔窑可以同时进行,一般先挖主窑和茅厕窑。打窑完成后,接下来要修整窑脸和砌窑洞的前墙--窑隔。窑脸主要就是尖拱曲线的砌筑。这部分工程也是由专业匠人完成的。窑脸和窑隔的砌筑可以同时进行。
安门窗
在建窑隔的窗下墙后,首先安装门框和窗框,然后装门扇和窗扇。外部窗户多为有格子的窗户,内部可以镶玻璃或贴窗花。门多为木制,无装饰。门的上部安装脑窗。一旦挖好一两个窑洞,人们就可以搬进去,然后慢慢挖掘其他的窑洞。这个过程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急用。茅厕窑可以先挖小一点,简单一点,能使用就行,以后可以再修缮。不论是挖窑院还是各个窑洞,每一步都不能急,要根据土的湿度决定。土太湿容易崩塌,太干则不易挖。因此,挖掘和晾干过程可能需要重复多次。一座地坑院从开始到完成一般要3到5年。窑洞不必一次挖完,可以慢慢挖。如果主人急着住,可以先挖一两个。窑洞形式多样,既适合居住也不影响施工。
民俗文化
建造民俗
地坑院方位的选择,深受传统风水理论影响,与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关系密切,要使用罗盘,围绕阴阳鱼的乾、坤、艮、震、坎、兑、、离八个方位,决定出院落的坐向和形制。按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不同宅向的院落对窑洞的使用安排各不相同,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这四种朝向的地坑院还涉及传统的命相理论,在考虑阴阳八卦的同时,还要考虑它与宅子主人的命相是否相宜。在陕州塬上,建造窑院被称为方院子,十分讲究,有一系列严肃庄重的仪式。动土之前,要请懂得阴阳八卦的风水先生相地看院,定方位,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择吉日动土。建造中和竣工时,也有许多规矩和忌讳,比如窑洞孔数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说,九为大,所以九孔窑院落最多;不能出现簸箕院,不能有“漏财门”,门洞不能直对着大路,必须要有弯度,而且应往里弯,不能往外弯等等,其神奇、神秘由此可见一斑。
节令习俗
信仰习俗
在地坑院生活的百姓大多有着对神灵的信仰习俗。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崇拜中,出于敬仰和希求庇佑的心态。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崇拜,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和帮助,从而获得美好的结果。这种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它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层面上的习俗。这种信仰主要崇尚后世信仰,与中国北方的大多数地区相同,属于多神崇拜。过去,城隍、土地神、门神、灶神、财神、关帝都曾建有庙宇受到祭祀,但现在只有祭灶的习俗仍然保留。
此外,在地坑院生活的百姓还有一个独特的自然崇拜习俗,即对椿树的崇拜。由于椿树在地坑院里生长得非常好,人们便寄托了椿树将成长的力量传递给下一代。每年正月初一,这里的百姓会让自家的小孩伸开双臂抱住椿树,同时念诵:“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大梁,我长高来穿衣裳。”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椿树的庇佑。
栽树种花
地坑院栽树种花也很有讲究,一讲方位,二讲树种。树不能迎主窑的门,因为害怕以“物”克“人”;不能栽在院子正中间,因为地坑院的形状和“木”联系起来,有“困”的寓意,所以栽树的方位一般在西北角。关于树种,当地有一句俗语就是“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因“梨”与“利”同音,栽梨树意为“大吉大利”;榆树被视为金钱树,寓意大富大贵;石榴多籽,与“子”同音,自然是盼望“多子多孙”了。也有栽槐树的,谓之“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幸福长久安康。栽树也有禁忌:“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就是说桑树不能栽,因为“桑”与“丧”是谐音,而柳枝多插在坟头,不祥。杨树叶子稠密,刮风时会发出“哗哗”响声,故被称为“鬼拍手”,也不能栽。此外,地坑院还忌讳栽椿树,寓意“春心浮动,男人不安生”,也忌讳栽杏树,寓意“红杏出墙,院里不养好姑娘”,等等。待树一天天长大,树冠会高出地面,就形成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特景观。
贴窗花
贴窗花是地坑院最富传统的一种民俗。地坑院的门窗多为木制井字形方格,过去没有玻璃,人们就在木格上贴一层白纸,逢年过节时贴上各种颜色的窗花,其中黑色最主贵。据老年人说,贴黑色剪纸主要是驱邪,因为“黑”“黑”相克。民俗专家则认为,陕州是夏代的衍生地,贴黑色剪纸,是夏代崇黑观念在民间剪纸中的延续。在过去,春节是妇女显示技艺的最好时候,窑洞的窗户上、窑内就成了剪纸的展览室。其次是结婚或办喜事,不仅窗上贴剪纸,而且窑洞周壁都贴,以美化居室增添喜庆气氛。新婚的媳妇还要给亲戚四邻送剪纸,以展示自己心灵手巧。
饮食文化
地坑院里最有特色的当地饮食,当属“八大碗”“十大碗”,它是当地人办红白喜事、招待贵客和节庆时准备的特别吃食。完全的“十大碗”包含红烧肉一碗(俗名大烧)、一个小酥肉(俗名小烧)、一个乱碗(俗名耙猪头,烂糊软和的意思,现代名叫肉烩菜或全家福)、一个红豆腐(油炸)、一个白豆腐(辣)、一个炖山珍(黄花菜)、一个炖海味(海带)、其中三个为凉菜,一般为豆芽、粉条、萝卜丝,春秋天则常更换一个凉菜为田野菜,早春蒸白篙、算菜、仲春至夏季荤条、人芡,秋天萝卜缨、红薯梗等。“八大碗”是由其中选择六个热菜和两个凉菜组成。
十碗席的特点是:一是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材广泛,畜肉蔬菜均可入席;二是有汤有水,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三是上菜的顺序有规律,菜的摆放很有讲究。上菜要先热后凉,菜的摆放位置不能错乱,桌中间摆放大烧、小烧,与桌纹垂直且与正门对的方向为上方,由年长德高望重者居座,桌正中上方为金针,相对之下方摆海带,桌左边摆放红色菜,桌右边摆放白色菜,这种摆放法,当地人概括为:“大烧、小烧、耙猪头乱碗,上珍(针)下带,左红右白,两头凉菜。”
婚葬习俗
婚俗
地坑院的婚庆文化蕴含着豫西地区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当喜庆的日子到来,男方骑马,女方坐轿,仪仗队走在最前面,手中挥动着麻伞。紧随其后的是打旗的队伍,最多时能打出八面旗。接着是打灯笼的队伍,数量与旗相同。灯笼之后是敲锣打鼓的乐队,他们演奏着欢快的乐曲。乐队的后面是新郎的马和新娘的轿,轿子两侧绑着葱和酒瓶,寓意聪明和长久。结婚当天,女方家的所有亲戚都会过来参加婚礼,并给男方的家人打上花脸。这一习俗据说源于古老的抢亲风俗,原本是为了防止女方家人认出男方,后来演变成一种游戏式的打闹。如今,脸并不是完全涂黑,而是用油彩涂得非常艺术。结婚的队伍会先到崖上,新郎会拜轿以示尊敬。随后,婆家的两个妇女会将新娘从轿中搀出。此时,鞭炮齐鸣,新娘下轿时先踩在一个“五谷丰登”的盆上。地面铺着红毯,从崖上一直延伸到新郎的家中。
葬俗
在地坑院的葬俗中,风水仍然受到重视。死者被期望能够“头顶金山,脚蹬米粮船,两手铺扑银山”。这种习俗实际上是为了给后代带来好运。此外,还要为死者“开光”,即打开棺盖,让孝子轮流用棉花蘸水轻轻擦拭死者的脸部,寓意保佑后代子孙“眼明心亮”。当地人非常重视坟地风水的好坏。他们认为坟墓是先人居住的地方,是后人的先天之本,并深刻影响着后代子孙的命运。因此,建造新坟时需要仔细选址和精心策划。选穴的过程分为三步:一是龙脉撵穴(多处勘察);二是开山立向(定穴下盘);三是九星祭灯(夜间转灯)。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完成,之后还要请风水先生用黄布写坟案留给后人,以确保不会出错。
传承与保护
地坑院的抢救与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考察地坑院,为地坑院抢救与保护献计献策。专家们认为,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升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征。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充分反映豫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特征。保护这种民居形式,也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不间断的物质记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抢救与保护十分必要。
2007年河南陕县(现名三门峡市陕州区)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坑院的营造技艺被称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同年,深圳某旅游规划公司对张汴乡北营、窑地、西王、刘寺等8个行政村庄的近千座地坑院进行科学合理开发,规划面积达23平方公里,投资30亿元。2014年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广泛入选国家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5月陕州区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正式开园,它主要由22座地坑院组成,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价值与影响
地坑院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居住、生活等日常实际所需。
地坑院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平线下的古村落”,堪称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德国人鲁道夫斯基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地坑院,20世纪前期,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参考资料
陕州地坑院.陕州地坑院.2024-01-31
地坑院营造技艺.陕州地坑院.2024-01-31
地坑院习俗.陕州地坑院.2024-01-31
节令习俗.陕州地坑院.2024-01-31
信仰习俗.陕州地坑院.2024-01-31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沿革
早期出现
仰韶文化时期
民国
发展
分布区域
北营村
庙上村
曲村
建造原因
地理原因
气候条件
传统观念和文化影响
实用功能
造价成本低廉
出于防御战乱的需要
主要特色
施工成本低
施工方法独特
居住舒适
建造科学合理
功能划分
建造工艺
方院子
下院子
开挖门洞窑
打窑
安门窗
民俗文化
建造民俗
节令习俗
信仰习俗
栽树种花
贴窗花
饮食文化
婚葬习俗
婚俗
葬俗
传承与保护
价值与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