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是位于
中原地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营村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陕州地坑院是世界上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
活化石”。
陕州地坑院建筑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兼有防风、
防沙与隔音的三重效果,建造过程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2003年三门峡市政府将陕州地坑院打造成旅游景区,景区的核心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于2016年5月23日正式对外营业。景区现存地坑院100多座,打通了22座地坑院形成民俗文化园,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以及
陕州区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2011年陕州地坑营造技艺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陕州地坑院景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陕州地坑院由崖式窑洞发展而来,又称“天井院落”,是
中原地区黄土区特有的一种下沉式窑洞民居形式,是古代人穴居方式的遗存。
古时中原地区,兵荒马乱、战事频发,地坑院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地坑院的建筑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由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形成的地坑式聚落是地坑院的雏形。
秦汉唐时期陕州地坑院持续发展;汉代有了地坑院式的墓葬形制。宋元时期陕州地坑院的发展基本成熟,在宋代的《西征道里记》中详细记载了地坑院的建造方式以及生活场景;明清时期陕州地坑院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的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地坑院。
民国时期,在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Rudufosky Bernal)著写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向全世界介绍了
三门峡市地坑院窑洞。地坑院内窑洞的布局与分配受到
儒家思想与宗法礼制的影响,地坑院的选址上有农耕文化与
中原地区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
活化石”。
1950-1980年代,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陕州地坑院建设的兴盛期。主要原因是地坑院的建筑成本较低施工简便,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前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地坑院上面的晒谷场上建造小场房,用来储藏和存放工具。70年代后期以后,新兴建材“砖”的兴起,让晒谷场地上的小场房变成了砖瓦房最后发展出了套间,承担起居住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人们思想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很多人开始认为地坑院是贫穷的象征,逐渐从地下搬到了地上,地坑院因无人居住开始塌。1990年国家提出“退宅还田”的政策,因为耕地面积的紧缺,地坑院占地面积过大,因此大部分的地坑院被填埋。
2003年陕州人民政府开始发展地坑院旅游项目。2005年地坑院被
河南省文物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对其进行开发与保护。新村地坑院村落200多个,地坑院12000多座,其中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陕州地坑院位于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是周召分陕而治界碑的所在地,距离三门峡市区11千米,距离陕州区城区5千米。陕州区位于晋陕豫
黄河金三角示范区,陕州东据山关,西接
潼关县、秦川,是东西交通要道,南承接两湖地区,北对晋地,是南北通商的要道,周围的辐射带动面积广,有飞机、铁路、高速、国道,在三门峡市区公交车101路可直达景区,交通便利。
气候水文
陕州区位于中纬度的内陆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年温差较大。冬春季风沙大且寒冷干燥,夏秋季炎热多雨。
陕州区处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处于地下30米以上。
地形地貌
陕州区处于中国的
黄土高原地形区,整体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海拔在1466米到308米之间。陕州区有三大塬区,分别是东凡塬、张汴塬和张村塬,陕州地坑院位于张汴塬之上。黄土覆盖面较高,其堆积厚度一般在50米以上。陕州区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多沟壑悬崖,西部多为塬,坮塬四周陡峭的地势容易让雨水沿着塬边四周的沟壑排出,不易造成大面积积水。
建筑特征
地坑院村落主要分布在豫西、
晋西南和
陕北地区等地黄土台阶平塬上,黄土是建造地坑院的主要建筑材料,当地黄土覆盖面较高且黄土土质结构紧密坚硬,直立性强,有较强的抗压性和稳定性。地坑院内的冬暖夏凉,冬天窑内温度在10度左右,夏天保持在20度左右,人们称之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地坑院是建造在地下的建筑,“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地坑院村落的真实写照。地坑院的建造过程简单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即在平坦的塬上向下挖近一个似矩形的大坑,然后在坑的四面挖8-12孔窑,其中一个孔与地面联通作出入口,最后对地坑院进行装饰。地坑院根据使用功能可划分为:窑顶、出入口、天心和窑洞四部分。窑顶相当于屋顶,主要承担公共活动以及院落之间的交通;出入口是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天心是院落空间,可以进行植物的栽培;窑洞则是居住空间,有居住窑、客房窑、厨房窑等。窑洞的安装要“扑门仰窗”,窗户上会贴上当地特有的黑色剪纸。
地坑院的营造技艺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国传统的阴阳八卦密切结合,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地坑院的选址和整体设计根据易经八卦方位进行修建。按照前不蹬空、后有靠山的选址准则,确定地坑院的主要朝向,按照主窑所处的不同方位可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等,其中”东震院“是最好的院落。地坑院建筑取用当地的黄土,与大地融为一体,当地坑院废弃不用时可以将其填平用作耕地,是一种零污染的建筑样式。
主要景点
相关文化
开发与保护
陕州区政府采用传统的地坑院营造技艺对一些比较集中的地坑院进行维修,将他们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村落,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永久保留。同时对其他地坑院村庄进行规划开发为旅游景点。2003年
三门峡市政府开始发展地坑院旅游。2006年,陕州地坑院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坑院民俗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陕州地坑院的营造技艺被
中原地区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5月23日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
陕州区地坑院文化旅游区正式对外营业,景区还推出了中国首个“互联网+”智慧乡村游景区,用互联网的模式游地坑院。2016年6月,举办中国“互联网+”峰会期间,陕州地坑院获得中国最具成长力景区奖。2018年,陕州地坑院景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事件
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陕州地坑院景区接待游客22万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连续报道景区,成为“中国最神奇的村庄”。
2017年陕州地坑院联合陕州区政府举办了“2017年陕州灯会”,
春节期间央视记者来陕州地坑院对陕州剪纸、捶草印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2018年7月,陕州地坑院成为
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人民日报》先后7次对地坑院进行专题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陕州地坑院。2019年7月,陕州地坑院被批为河南省电视剧拍摄基地。
2022年,陕州地坑院被认定为河南省第一批7个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之一。在2023年的春节期间,陕州地坑院景区上演了陕州锣鼓书、陕州灶火等民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