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乾隆,王氏从登窑迁栲栳岛里村。由八家庄、前歧、南石屋、三家沟等自然社区组成。因三家沟向北延伸的沙滩
海湾形似栲栳(由柳条编成的容器,形状像斗),故名栲栳岛社区。
社区东北山前距海边百余米处原有一佛寺,史称“十佛寺”,俗称“潮海园”,相传
晋朝高僧
法显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西行求经,泛海归国途中遭遇
飓风,飘泊至崂山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长广郡太守
李嶷闻讯后,亲自迎接法显,并主持集资兴建潮海院让法显在此译经说法。寺院建成后,听经人众,影响极大,佛教开始在
崂山区地区兴盛。
石佛寺于
唐朝中期重修。寺正殿三间奉释迦牟尼等十位佛像,后殿塑十八
罗汉像。庭院两侧有东西廊房,东为主持居所,西设娘娘祠。该寺为历史上崂山三大寺院(华严寺、法海寺、十佛寺)之一,香火颇盛。每年
正月十六为庙会日。香客前往十佛寺娘娘祠诚求子嗣,祈求平安。十里八乡商贾百姓云集争赶庙会。摆摊卖小吃的,玩杂耍,踩高跷,扭秧歌的,鞭炮声声,热闹非凡。寺前有一荷花池,东西长20余米,宽12余米,每临盛夏,荷香满塘,蛙声阵阵。在通往寺庙山门的道路两侧,有六棵银杏树,华盖参天。山门两边各一彩塑
门神,高达两三米。寺内正殿三间,内供十佛,大堂
东壁书有“十佛寺”三个大字。庭院两侧有东西廊房,东廊房为主持居所,西廊房设“娘娘祠”。据老人们讲,“十佛寺”之名称,在当地人中知之甚少,仅知俗名“潮海院”。因此在抗日战争中曾有社区居民因不知“十佛寺”在何处而惨死在日本兵枪下。有一年农历七月十五,一队日本兵手持地图寻找“十佛寺”,行至凉水窝子处抓一村民询问,村民因不知“十佛寺”而惨遭毒打;后又抓4名居民,遂命带路,进至寺内。居民见周围无兵,欲拔腿回家,未料抬脚之时,枪声响起,尽倒血泊中。解放后,主持还俗,寺庙百余亩田产归栲栳岛社区所有。20世纪50年代末,曾在该寺设农技学校;至70年代,因年久失修,加之“文革”破“四旧”及国防建设需要,潮海院
塑像被毁,寺庙被拆。目前经修复后的潮海院辟为海军招待所。院门由
湛山寺方丈
释明哲题写的院名——“潮海院”三个大字熠生辉,正殿廊道里挂着高僧
法显的画像、法显西行路线图和潮海院简介。殿前殿后的门柱上均书刻着楹联,让观赏者以思索,给瞻仰者以启迪。
寺前有一长20余米宽10余米的硕大荷莲池即放生池,目前只有寥寥几蓬睡莲寂寞地开着。山门两侧高耸着六株银杏树,距今已近1600年,依然苍翠遒劲,华盖参天。院内一幅楹联很有意思,颇具军人气概: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社区为居民报销部分自来水费;居民参加了大病统筹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社区街道铺设了水泥路面;新建房屋随地形起伏错落有致,尤其是路边和庭院中绿树摇曳,花香袭人,令人心旷神怡。生活富裕的栲栳岛人,民风淳厚,互敬互爱,文明礼貌,40多年来无刑事犯罪案件,1986年以来栲栳岛居委会连续被
青岛市评为文明单位标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被上级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由六个自然村构成,即西涯铺、八家庄、三家沟、前岐、南石屋、北村。栲栳岛居委会共有322户,726人。其中
王姓约占60%以上,
段姓占30%多。他们主要来自登瀛、小河东、大河东、段家埠几个村,迄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以前,这里的村民半渔半农,自给自足。1984年全村居民转为非农业户口,纳入了城镇编制。
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抓住机遇,致力发展,先后成立了建筑工程队,办起了油漆厂、玻璃厂等企业。19年总产值达6600多万元,人均收入2000余元;1999年总收入972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达4400元。这里依然坚持合作医疗制,保证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居民们凡女性满45岁,男性满55岁以上,均享受劳保,每日可领取从25元到45元不等的养老金,并且每年年均递增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