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村
广东省南雄市下辖村
珠玑村,位于南雄市城北9公里的梅关古驿道上,原名沙水、敬宗,别名均平。因唐朝张昌七世同居,皇帝御赏一串环,后将村名改为珠玑。珠玑村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广东省的商业重镇,国道G323线、韶赣高速赣韶铁路均穿村而过。
历史变迁
唐宋年间,南来北往的 文人达官、富商贵贾都在此停留,有的还在此落户,珠玑古巷便成为岭南诸姓杂居的繁荣集镇。自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初期的200多年间,中原及江南氏族由南雄珠玑巷陆续南迁的有130多次,主要迁居地为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海外,据众多的岭南姓氏族谱记载,从珠玑巷南迁到珠三角,然后迁徙到港澳和海外的有丁、刘、王、邓、古、甘、马、胡、曾、林、孙、崔、曹、戴、欧阳姓、陈、杨、周、郭、赵、宋、朱等共143姓,时至今日,珠玑巷后裔达千万人以上。珠玑巷人的南迁,以其范围之广,次数之多,历史延续之长,谱写了中华民族迁移史上壮丽的一页。珠玑巷人南迁带去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为发展岭南经济网站文化乃至昌兴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珠玑巷迁民原本来自岭北各个不同的方言区,在珠玑移民大规模南迁的两宋时期,粤语的面貌已和今天相去无几。珠玑移民在为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以粤方言为主导的语言交际的局面。相反的,南迁先民由于来源的驳杂不一,迁移的历史跨度长久以及入迁后居住地域的分散,决定他们带到新住地的方言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成一个独立的交际系统。出于与当地人交往交流的客观需要,他们只好人乡随俗,学习和使用粤方言,久而久之,原本带来的方言便不知不觉地退出了交际系统。
珠玑巷,至今已1100多年,它是广东省目前仅存的惟一宋代古巷古道,全长1500米,路宽4米多,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店铺商店鳞次栉比。巷道曲直有致,古朴清幽。巷内现有20多姓320多户1400多居民。
北宋末年到明代以降,客家先民络绎不绝地从就近的赣州市和闽西入迁南雄市,珠玑方言具有明显的客方言的性质,珠玑方言是宋元以后赣南、闽西入岭的客家移民带来的。一方面,它可能由于势力的相对强大,把固守珠玑巷不事南迁的“主户”的方言替换掉,使之改口说客家方言,成了今天珠玑方言的模样;另一方面,新来乍到的赣南、闽西客家移民,可能有一部分人又跟随南迁大军奔赴粤中,他们带去的客方言正如其他南迁者的方言一样,为粤语所逐渐替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