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斯巨型蚯蚓
帕劳斯巨型蚯蚓
帕劳斯巨型蚯蚓生活在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东部一直延伸到爱达荷州锅柄状突出地带的广阔农业区,被触碰时能够发出一种类似百合的味道,同时还会向捕食者“啐唾沫”。迄今为止,只有极少量幸运儿曾经目睹这种巨型蚯蚓的庐山真面目。
概述
帕劳斯巨型蚯蚓,曾经是科幻小说《沙丘》中的星虫动物门以及科幻影片《异形魔怪》中的邪恶生物的灵感之源,它生活在从美国华盛顿东部一直延伸到爱达荷州锅柄状突出地带的广阔农业区,由于极少被人发现,帕劳斯巨型蚯蚓一直被层层神秘面纱包裹。
据称,帕劳斯巨型蚯蚓生活在15英尺(约合4.6米)深的洞穴中。
美国科学家希望,这种现状能够在2009年夏季发生改变。通过对帕劳斯地区进行搜索,研究人员期盼着能够发现更多的帕劳斯巨型蚯蚓。此外,环境保护主义者也希望奥巴马政府能够将帕劳斯巨型蚯蚓列为濒危物种并加以保护,虽然有关这种巨型蚯蚓存在数量的研究少得可怜。
帕劳斯巨型蚯蚓搜寻小组负责人、爱达荷州立大学教授乔迪·约翰逊·梅纳德(Jodi Johnson-Maynard)表示,这种巨型蚯蚓可能很难被捕获,但它们确实存在,这一点毫无疑问。为了证明帕劳斯巨型蚯蚓的存在,这位女教授拿出了她的铁证——内装一只乳白色胖蚯蚓遗骸的玻璃管。据悉,这个标本是约翰逊-梅纳德门下的一名研究生于2005年发现的,它同时也是当前唯一一个得到证实的帕劳斯巨型蚯蚓标本。
玻璃管内的巨型蚯蚓身长大约6英寸(约合15.24厘米)。根据19世纪90年代早期目击者的描述,他们发现的帕劳斯巨型蚯蚓身长可达到3英尺约合0.91米)。与这些同类相比,约翰逊·梅纳德的标本只能是一个侏儒。据悉,有据可查的帕劳斯巨型蚯蚓标本——被当地人称之为GPE——曾经只在1978年、1988年、1990年以及2005年出现过。
在美国西北部发现的绝大多数蚯蚓均原产自欧洲,它们藏在植物或者土壤内被运至这个新世界。巨型帕劳斯蚯蚓是数量极少的本地蚯蚓之一,在美国公众当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由于很难发现活GPE,游客们纷纷拿出照相机拍摄“死者”以作为纪念。约翰逊·梅纳森表示,很多游客给她打电话,称希望到她的办公室与GPE标本合影留念。她说:“很多人都对它产生莫大的好奇心。”
寻找方式
在尤宁敦负责打理谷仓的加里·巴德(Gary Budd)说,他所认识的农民中,没有一个人声称曾见过这种巨型蚯蚓。2009年夏季,约翰逊·梅纳德及其帕劳斯巨型蚯蚓搜寻小组一直工作于一家用于研究的大学农场,他们试图利用3种不同方式发现一条活的巨型蚯蚓。
第一种方式就是简单地挖一个洞而后利用滤网对土壤进行过滤,以寻找可供研究的蚯蚓;第二种方式是采用传统的“化学战”,即将醋和芥末的液体溶液倒在地上,通过刺激蚯蚓的方式将它们“逼”出地面;第三种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搜寻手段,利用电流展开“攻击”将蚯蚓赶出地面。
康奈尔大学学生乔安娜·巴拉斯扎克(Joanna Blaszczak)表示:“电击器这种方式非常酷。”当前,巴拉斯扎克正与中国成都研究生许珊(Shan Xu,音译)以及科学家卡尔·伍米克(Karl Umiker)一起寻找巨型蚯蚓
生存危机
根据1897年弗兰克·史密斯(Frank Smith)刊登在《美国博物学家》上的一篇文章,19世纪90年代,GPE在帕劳斯地区非常普遍。史密斯的研究立基于普尔曼附近华盛顿州大学的R.W。多恩纳(R.W. Doane)寄给他的4个标本。
大规模农业开发很快便让帕劳斯大草原——好似一个没有尽头的由陡峭的淤泥丘构成的海洋——的几乎所有区域消失尽,同时也给普劳斯巨型蚯蚓的生存带来致命打击。2005年,爱达荷州毕业生雅尼里纳·桑切兹-德·利昂(Yaniria Sanchez-de Leon)在用铁铲收集土壤样本时,发现了一条巨型蚯蚓,也就是躺在约翰逊-梅纳德玻璃管内的那一条。此时的GPE已经被列为已灭绝物种。
发现巨型蚯蚓的消息传出后,环境保护组织立即请求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将GPE列为濒危物种并进行保护。但他们在递交申请时也指出,由于缺少目击记录,有关GPE存在的证据很少。管理局方面表示,鉴于缺少足够的科学证据,他们无法满足环保组织的请求。
保护措施
相关环保人士已第二次递交申请,并表示已经获得更多信息。此外,他们也同样希望奥巴马政府能够比布什政府更为“友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GPE将成为蚯蚓家族中唯一一个以濒危物种身份获得保护的成员。西雅图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的道格·齐默(Doug Zimmer)表示,管理局不会对这一请求发表任何评论。
对于约翰逊·梅纳德等人的搜寻工作,当地农民一直抱着警惕态度。华盛顿州农场管理局的丹·伍德(Dan Wood)表示:“农民关心的问题是,列为濒危物种是否意味着减少农业生产活动。我不知道,人们是否会因为某个地方可能存在一种巨型蚯蚓就停止所有农业耕作活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述
寻找方式
生存危机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