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1982年1月生),女,
汉族,中共党员,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文班)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起,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吴晨主要研究领域为食管癌、
胰脏癌等肿瘤的遗传学,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相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
吴晨曾获得2013年第十三届
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荣誉。2020年9月8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9月,荣获“
科学探索奖”。
2013年入选“协和新星”等人才计划。目前是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遗传》杂志编委,是Human Genetics、PLoS One、Genetic Epidemiology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食管癌、
胰脏癌等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林东昕院士,从事食管癌、胰腺癌、
胃癌、
肝癌和
肺癌等常见肿瘤的易感基因研究,成果均发表在国际顶级
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第1作者2篇、并列第1作者3篇、第3作者1篇)。同时系统研究了影响食管癌、
小细胞癌生存差异的遗传因素,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第1作者)和Cancer Research(第1作者)等期刊。博士毕业后到
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生物统计学专家P. Kraft教授,开发了分析肿瘤遗传和环境病因及其交互作用的多种统计模型,并成功用于食管癌病因学研究,揭示了酒精代谢基因遗传变异与过度饮酒的交互作用 是食管癌的重要病因,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第1作者)和Genetic Epidemiology(第1作者)。在哈佛大学期间,促成
林东昕院士与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 肿瘤研究所C. Fuchs教授和B. Wolpin博士合作,完成了遗传变异与
胰脏癌患者生存的研究,首次发现SBF2基因变异是中西方人胰腺癌共同的预后因素,成果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Gut(第1作者)。在攻读博士和博士后工作期间发表的多篇论文被Nature Review Gastroenterology \u0026 Hepatology, Cancer Discovery等期刊和Nature China,AsianScientist等科学网站作为亮点研究成果介绍。
主要研究个体的遗传因素如何影响恶性肿瘤发病以及肿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恶性肿瘤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揭示和阐明引起恶性肿瘤的环境因素和个体遗传因素是肿瘤防治的重要基础。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然而,暴露于相同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的个体发生肿瘤的风险并不相同。在临床上,患有相同肿瘤的患者,对于同种治疗,其治疗反应和预后存在巨大个体差异,这些都说明个体的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指标不能完全解释同种肿瘤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异质性,以致难以实现理想的个体化治疗。单核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
人类基因组的重要遗传变异。SNP与疾病包括肿瘤易感性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是近年
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吴晨继承了前辈的遗志,承载着患者的期望,结合女性特有的细致,将科研和临床实践完美结合,始终专注于为患者提供服务,无论征服食管癌的路途多么遥远,她的决心始终不变,勇敢前行。(《Cell Press》评)
吴晨拥有浓密的眉毛和大眼睛,五官轮廓分明,身材修长挺拔,声音响亮有力,言语举止间展现出一股英俊之气。(《
科技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