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泉
王观泉
王观泉,别名伊之美,上海人,擅长美术史论。1946年毕业于上海同德中学。1950年1月参军,1958年转业。1962年调入黑龙江省文联,1978年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解放军皖南军区文工团员、《北大荒》杂志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干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学会理事、名誉理事。出版有《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与传说》等。
生平经历
王观泉,1932年生于上海市,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文革”后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先后出版过七部文学人物传记和文学史论专著。鉴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陈独秀的研究“只剩下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所负的右倾机会主义责任”,上个世纪80年代初,观泉先生在《“天火”在中国燃烧》这部论及19世纪末到1930年间,“天火”——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国门的历史著作中,就充分肯定了陈独秀和《新青年》在新文学运动中的不可磨灭的功绩,而陈独秀还顶着“汉奸”的恶名。
以后的20年里,观泉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考证,从纷繁的史料中扒梳出陈独秀一生的清晰足迹,写成五十多万字的《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添了一块分量很重的基石。可惜的是,书稿只在海峡对岸出版了缩节本。观泉先生曾拿着一大口袋的书稿,上车,下车,与出版者接洽。
1991年出版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是观泉先生又一部力作。观泉先生以大量确凿的史料,描述了瞿秋白从一个“旧时代的孝子顺孙”成为“新时代的活泼稚儿”,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原地区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中共有中国工农红军,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有井冈山市根据地,有广州起义,都是瞿秋白主持中国共产党后开始的”,以至瞿秋白成为了中国国民党缉拿的中共“首恶”。截至1936年发生“双十二事件”——国民党和共产党又握手联合共同抗日,“国共分裂造成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27年-1935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以瞿秋白领导开始,以瞿秋白血溅罗汉岭而告终”。让后人终于知道这位长期顶着“叛徒”帽子的中共领导人的真实面貌和历史功绩。
解放前复旦大学最后一任校长章益(字友三),曾在美国留学研究教育,正是他,拒绝了国民党令他迁校飞往台湾省,将校产完整交给了新中国。1952年他却被调往聊城市师范任教。观泉先生不满于后人对于他的轻视,就利用资深集邮家的身份,借用一枚致章友三的邮件,赶在复旦百年校庆前夕,在《东方集邮报》上,将这位不该被遗忘的人物介绍给今天的读者。
观泉先生在激扬文字,拨散历史迷雾的恢弘事业之外,另有妩媚动人的副业(过去曾是主业):他还是一位美术史专家,一位美的传播者。他的力作《欧洲艺术中的神话与传说》,先在上海市出版,又在台湾省出版繁体字版,成为两岸艺术爱好者进入西方艺术的向导。王观泉先生还是一位邮品收藏丰富、在集邮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的集邮家、集邮学家。
个人著作
1、《怀念肖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2、《达夫书简》,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3、《鲁迅年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
4、《鲁迅与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5、《鲁迅美术系年》,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6、《“天火”在中国燃烧》,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7、《人,在历史漩涡中》,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8、《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9、《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颓废中隐现辉煌——郁达夫》,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1、《席卷在最后的黑暗中——郁达夫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画派风格
1978年9月-10月,王观泉在上海向业余美术爱好者和专业美术工作者各讲了一次印象主义画派的历史和绘画技法特点。
10月的那次,是向当时设在嘉定外港的上海工艺美校老师讲的。10天后,王观泉与刚到上海市的王朝闻先生联系上,并希望他去正在复苏的当时还是申城唯一美术专科上海工艺美校作一次演讲,鼓鼓士气指指方向。因为该校校长王悟生同志“文革”前在《美术》编辑部写文章时吕振羽王朝闻见面谈过话,他便很爽快地答应了。
在1978年,公开讲法国印象派,的确是要有点胆子,也可以说王观泉“胆大”而不“妄为”。因为在他心中有底,首先,就1978年而言,王观泉追求印象主义画派已经20多年了,认识印象派是从鲁迅先生对印象派的认识开始的。第二,1978年3月,北京举办了中原地区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来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十九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展览会》。5月,画展移师上海市。据说其轰动效应超过北京,因为上海、杭州市苏州市(甚至是在丹阳市的一个美专)留法的莘莘学子及弟子最多,画坛上欧风美雨人才济济,被“一边倒”的艺术境况憋死了。这次法国画展采集了全法国43家美术馆和博物馆的88幅油画,其中在美术史上有数的法国绘画大师的作品很是夺人眼球,全国各省市专业美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纷纷来京参观。
当时王观泉写了评巴斯蒂昂·勒帕热的《垛草》的文章,勒帕热(1848年-1884年)受过印象派的良好影响,可以说是克劳德·莫奈的“派外”弟子,一一写入评论,同时还请吴作人大师撰写评论。他在当年《美术》第三期发表了《深厚的友谊,美妙的风情》,热情赞扬此次画展,是中法两国友谊盛开的艺术之花。文中吴先生详细介绍了从特拉克洛阿到凡高的法国19世纪绘画演变。然而画展中却没有印象主义画派画家的作品(令人奇怪的是有一幅让-雅克·卢梭的“儿童画”式的作品)。所展出的88幅作品展示的是从浪漫主义的籍里珂、特拉克洛阿开始,止于米勒和库尔培。
现在谁都知道,印象主义画派正是让·米勒,尤其是在库尔培的关怀下创造的画坛奇迹,但就“文革”结束不久的1978年,库尔培的《石工》和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墙,于是“什么是印象派”,为什么如此规模的法国画展戛然止于现实主义的库尔塔,就成了当时画坛上的一个大问题。
但要王观泉回答这个问题,既有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大胆吗?是的。在他心中有一张底牌,这张底牌就是鲁迅先生。1929年鲁迅翻译了日本板垣鹰穗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全书十余万字并配图140幅,详细介绍了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欧洲美术史,其中有一章介绍了莫奈、爱德华·马奈保罗·塞尚、希涅阿克、保罗·高更等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印象主义派画家。况且鲁迅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研究印象主义画派了。
王观泉9月第一讲的听众是上海青年宫的美术组,成员是青年职工和学生。当时青年宫恢复正常工作,但宫址却仍在大世界,本身就带有“文革”烙印,让他在大世界讲印象主义,大可炒一则“王观泉在尚占据大世界的青年宫大讲印象派幕后秘闻”。为了请王观泉讲,有一位说客竟说过,“我们工人业余爱好者,看了法国风景画展还想知道更多”。而连线的是一个他在部队中办的美术班中的一个学员,一个工一个兵算是两个大支撑,阴差阳错鼓动了王观泉。
王观泉胆大更要心细。因此,他讲的题目叫做“法国绘画艺术概况”,后来这个讲稿在工艺美校开讲之前,由时在工艺美校管理图书的著名美术史学者汪子豆先生拿去油印后发给了工艺美校听众。王观泉在日记上记的是:“10月17日去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讲法国画1小时40分钟。”两次都回避了“印象派”这个当时有点刺眼的词儿。学校方面有校长撑持,但临上车在王观泉去学校途中,悟生向他说,今天的听众是学校的老师……老师中有顾炳鑫等画家,他们是个中高手,所以王观泉建议还是让学生也来听听,但悟生有些为难,这也是“文革”遗风未泯之故。后来据汪子豆兄说,教室几扇窗户外挤满了学生。
事后,王悟生、汪子豆等同王观泉说,效果不错,大家很爱听,还给了他10块大洋。10天后王观泉用这笔钱把王、汪以及北京人美资深编辑王靖宪和王朝闻先生,在河南路老抛球场遗址上的一家30年代朝闻先生在此喝过酒的小酒肆过了一把酒瘾,圆满结束“大胆”一举。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的听众没提出什么问题。在青年宫讲,听众比较活跃,不时有提问。归纳起来是两个大问题,一、现实主义印象派的区别;二、能不能说一说印象主义作品的特点。这两个问题让王观泉悟出听众中有学过美术史的,他就此说了从库尔培到克劳德·莫奈的理论变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于后一个问题,由于王观泉没有带画册,很难说清楚。于是建议大家不妨去大光明看一场电影,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在瞳孔扩大到收缩的突变瞬间,看南京路车水马龙和马路对面行道树,刹那间在阳光闪闪下的物象的相互光照、相互叠影、相互补色所受到的视觉感应,就是印象派画家们的色彩辩证法。后来有听者告诉王观泉,做了试验,再对照印象派的风景作品,果然领会了一二。
有些人对“言必鲁迅”颇有点气,这是在鲁迅研究上的文化逆反心态,一下难以说清,但是谈印象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不“言必鲁迅”是不行的,因为正是迅翁首先把印象主义派传入国门。
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50、60、70年代中国画坛对于印象主义画派的整体排斥,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郭安定译、啸声作序的《诺阿,诺阿--芳香大地》,译笔甚佳。这是1933年鲁迅发愿出版保罗·高更这部书之后中国美术界的第一声春雷,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居然没有收入这12幅木刻,这就不只是令人遗憾,而且是对版画艺术的偏见。1987年的《诺阿,诺阿》,还留下一个隔行如隔山的印痕,在啸声写的序言中说在郭安定中译之前“一直没有译成中文,长久以来为读书界所悬望。”看来,爱弥尔·左拉这个印象派派的精神领袖,要拉动中原地区画坛难之又难,更何况鲁迅呢。
12幅木刻的面世,最终还是王观泉完成的,这是他半个世纪来追寻印象主义的得意一笔。直到1988年终于由日本朋友、鲁迅研究专家小野田耕三郎先生的努力,为王观泉找到了有鲁迅所入藏的、刊有12幅木刻的前川坚市译的岩波书店版《诺阿,诺阿》,并作了详细的考证,顺此也推荐了鲁迅研究专家、藏书家姜德明先生对保罗·高更所作的精彩的研究,作成一文,连同12幅木刻,却无处发表,只得仍在鲁迅圈内的《鲁迅研究》月刊1988年11月号发表,可以说对美术界一无影响。当然对于王观泉,1978年在上海演讲印象主义画派,10年后完成了鲁迅翁在上世纪初的宿愿,仍然是一件乐不可支的美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生平经历
个人著作
画派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