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骞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潘志骞,(之千),字子然,别署秋水居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卫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荣誉
·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最高奖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三届西部书法篆刻展
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
·全国中华龙文化书法展
秋水居随笔
学书之道艰难,余自幼习书至今已十余载,然终不得古法,更不敢妄谈书法,然于书法学习,却有小小体会。
赵构曾云:“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禊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原,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此段为宋高宗对临摹古人法帖的深切感受,足见一代帝王对古人法帖的认知与赏识。学书首要就是临帖,要一笔一画,亦步亦趋。从局部到整体,从字距到行距,从正距到斜侧,从气息到气象等立体式临摹,亦称精临。精临就是要彻底“放下自己,没有自己”。要完全契合原帖,要形神兼备,绝非刻板为之。违此,虽则有形,实无神识。故此,临像是必须的。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法帖是有限的,要想汲取某一家之精华,就要深谙熟识。若不掌握其风格要领,如何得其风貌神髓?况历代书家无不孜孜以求古人法帖而得精华要旨。譬如漫画作品,对人物的夸张至甚,然凭一眼便可知晓所画为谁。为何?就是作者完全熟知和掌握了人物“原型”的肢体特点和面部特征等,但凭任意夸张,不失其规律。太像便成照片,不像则神形全无,臻度适状,合之中庸。书法亦然,首当是对法帖形制特点的具象理解与消化。而并非死死记住某帖之中字法与章法,这是机械和表象的,最终都不会解决根本与实际性的问题。如果对某件法帖不能百分百的谙识熟知,那如何能够走进古人书写时的精神世界呢?“窥一斑而见全豹”。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方能捕捉到古人此帖时的结字特点,章法布白及思维方式等,具足此法,则可回溯到古人的“原创”状态,可以“穿越”。唯此,作品所流露出来的气息是弥漫的,是真实的,而不是模仿和借鉴式的作态书写。
宋代禅宗大师行思参禅有三境界可证: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学书当如参禅,定会有所悟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荣誉
秋水居随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