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是湖南工业大学重要教学和科研基层单位。其前身是于1979年成立的株洲基础大学基础课科,当时基础课科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计算机、力学、大学英语、体育和政治等教研室,是湖南工业大学最早创办的院系之一。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历经了1985年更名为株洲大学基础课科,1987年更名为中国包装工程学院(筹)基础课部,1989年更名为株洲工学院基础课部,2001年更名为株洲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2006年6月更名为
湖南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2007年6月正式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专职教师10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50人,讲师30人,助教14人;博士6人,硕士47人,在读博士生9人;硕士生导师3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师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学历层次整体合理,具有较强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数学教育和 物理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有科学计算和信息科学两个方向,学制4年,授予理学
学士。毕业生适合从事科学与工程计算、信息处理、软件应用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应用物理学专业设有
材料物理和光电子技术两个方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适合从事物理材料的性能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技术开发与应用、教学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设有运筹优化和统计分析方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适合从事运筹优化、统计分析、
物流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设有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和光电信息技术与应用方向,学制4年,授予理学
学士。毕业生适合从事电子技术与开发应用、集成电路设计、光电检测与
信号处理、管理和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数学教育专业(专科)为师范类专业,学制3年。毕业生适合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和其它相应的管理工作。物理教育(专科)为师范类专业,学制3年。2008年,该专业被
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中学物理、小学自然、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工作和其它相应的管理工作。学院承担的教研、教改项目共6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4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共计70篇;主编或与其他院校合编出版了9部教材,实验系列教材、实验指导书11本;“高等数学”获得省级优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室”获得省级合格实验室。
学院的科研工作涉及数学、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
材料物理等领域。承担的科研项目50项,其中主持和主要参与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36项;发表科研论文累计400篇,三大检索收录90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11项。
学院的学生工作,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成人成才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在考研毕业等方面成效显著,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考取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以上,其中大多数同学考取国家211工程的大学的研究生。
理学院下设:综合办、教务办、学工办;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应用物理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高等数学教研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材料物理实验室;物理研究所,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究所。
我院现有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最初成立于1980年;1999年通过省教委专家的评估,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2004年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基础实验室,本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理工科的大学物理实验和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的基础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和光学实验)的教学任务;2008年1月物理实验室正式更名为物理实验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有实验用房23间,使用面积达2566m2,仪器设备1513台(套),总值474万元。主要承担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
电机工程学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印刷技术、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
电子信息工程等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和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
物理实验中心现可开出大学物理实验项目60多个,开出率为100%,其中综合型实验占大部分。所开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实行各门实验交叉、综合、有机结合、整体优化,加强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力度,将物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型到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