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茎猪笼草(学名:
猪笼草属 rhombicaulis),是一种
热带食虫植物,原产于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其种加词"rhombicaulis"来源于拉丁语,意为"
菱形茎",指的是其茎节的横截面形状。这种植物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而闻名,尤其是其能够攀爬至35米长的茎部。
菱茎猪笼草具有良好的攀爬能力,其茎长达35米,是该属中最长的之一。茎节长可达20厘米,直径约1厘米,通常呈菱形横截面。茎上布满凹陷的
腺体。植株通过延伸的
根状茎产生不定期的分枝。叶片无柄,叶身狭长,最长可达25厘米,宽达4厘米,顶端尖锐或近似盾形,基部紧贴茎部。叶脉两侧各有两到三条纵脉,斜向分布。卷须可长达15厘米。下位捕虫瓶卵圆形至圆柱形,下半部膨大,上半部细长,高12厘米,宽4厘米。瓶口周围有翼状突起,长度不超过3毫米。消化液分泌区仅限于瓶内表面的卵形区域,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150至300个腺体。瓶口圆形且倾斜,唇部略呈圆筒形至不规则扩张,宽度可达5毫米,边缘覆盖着小齿状物,长度不超过3毫米。盖子或顶盖呈椭圆形,可能在其下方有一个小型附生器官。盖子下方最多可有100个蜜腺。
花梗附近插入的刺状附属物可以是单枝、双枝或三枝,长度不超过5毫米。上位捕虫瓶尚未在野外可靠记录,尺寸未发表。据Schmid-Höllinger观察,它们在下半部膨胀,在上方延长,接近瓶口时变成长管状或轻微漏斗状。唇部显著缩小,牙齿较小。翅膀可能会减少到
肋骨。盖子下面有数百个小蜜腺,尽管比下位捕虫瓶的小。花序为穗状,
雄性花序的花梗和总轴均能伸展至20厘米,
雌性的则较短。侧花梗上有两个花朵,没有苞片。萼片呈椭圆形,长约4毫米。植物大部分部位几乎无毛,叶缘有时会有一排红色短毛。花序可能有一些微小的毛发。茎和叶身均为绿色。下位捕虫瓶的颜色变化范围较大,可能是全绿,也可能是带紫色斑点的浅红。唇部颜色可能是淡绿色至深紫色,外缘常更暗。Schmid-Höllinger报告称,上位捕虫瓶呈黄绿色,上部带有浅红色斑点,由攀援茎产生的捕虫瓶在整个瓶身上都有明显的红色斑点。
菱茎猪笼草主要分布在印尼
北苏门答腊省的多个山峰,特别是环湖地区。此外,也有类似描述的标本来自亚齐省的邦达尔山。已知确切分布地点包括庞古鲁巴奥山脉和卢布克雷亚山,Shigeo Kurata推测它可能在托巴湖地区更为普遍。该物种生活在海拔1600-2000米的环境中。它生长在茂密阴凉的高山森林中,常见于陡峭山坡上的低山林,但也出现在较高的山区森林中。它是少数几种能在林下层常见的
猪笼草之一。下位捕虫瓶经常被落叶和
腐殖质包围,导致其外观变形。Bruce
三文鱼注意到在这种环境下发育的捕虫瓶体积约为地面发育的一倍。他提出假设认为该物种适应捕捉地下昆虫,但他并未对这些捕虫瓶内的内容进行检验以验证这一假说。在自然环境中,菱茎猪笼草与其他多种猪笼草共存,如N. flava、N. ovata、N. spectabilis和N. tobaica。所有这些物种都已在庞古鲁巴奥山脉产生了天然杂交种。由于其分布相对有限,菱茎猪笼草在200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
菱茎猪笼草在外貌和生长习性上与N. gymnamphora非常相似,两者在同一地区的庞古鲁巴奥山脉共存。它还与婆罗洲的N. hirsuta有着密切的关系。Charles Clarke在2001年使用了70个形态特征对
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
猪笼草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结果将菱茎猪笼草置于Montanae/Nobiles分支的一个未解决的多系群中,与N. benstonei并列。
至少四种涉及菱茎猪笼草的天然杂交种已被记录,其中至少三种亲本物种(除菱茎猪笼草外)存在于庞古鲁巴奥山脉。已知的杂交种包括N. flava × N. rhombicaulis、N. gymnamphora × N. rhombicaulis、N. ovata × N. rhombicaulis、N. rhombicaulis × N. spectabilis以及N. rhombicaulis × N. toba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