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海生
伊海生
伊海生,男,汉族,1959年6月生,陕西省周至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核工系地质专业学习,1985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和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导师,博士后指导小组成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和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工作经历
1993年获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9年获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称号。研究领域包括含油气盆地分析和沉积地球化学两个方面,并以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为学术特色,在沉积学与相关学科延伸和交叉点的新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前缘领域和生物成岩成矿、缺氧事件和热水事件的地球化学研究中有所创新。
化学研究
伊海生教授早期主要从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在扬子地台东南缘和川西北震旦纪-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的研究中,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提出菌藻成因的观点,并通过色谱-质谱技术分离的生物分子化合物系列证实了沉积有机质中菌藻类的存在。在1990~1993年开展川西北金矿床研究时首次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引进有机成矿理论,详细论述了黑色页岩岩系即是矿源层又是油源层的“双源层”概念,探讨了沉积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初始富集的机理。在1993~1995年进行的层控矿床有机成矿研究中,发现花垣县铅锌矿床中产生一种黑色萤石,经电磁自旋共振波谱对比和热解气相气谱分析证实萤石的形成与油田水有关,提出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古油气藏有关,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石油工程
1994年开始,伊海生教授负责并主持了94、95、96、97年四年度青藏高原石油地质调查系列科技工程,任项目负责人兼工程联队队长和总技术负责,先后四次率队进入号称“五道梁“的羌塘高原进行科学考察,收集到一批可贵的地质资料,曾先后参加了羌塘盆地措勤盆地可可西里盆地海陆相两大勘察领域的石油地质评价工作,取得了以系列重要成果。首次在羌塘盆地内建立了含油性地化剖面,系统对生、储、盖层做了大量分析测试,为油气勘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论证了羌塘盆地为具有多个生油层系的海相复合盆地,提出以三叠系肖茶卡组、侏罗系布曲组和索瓦组三个层位为主力勘探层,目前已被广泛采用。提出羌塘盆地是一个一隆两坳的三分格局,中生代原型盆地为前陆盆地,从而为含油气盆地的类比提供了依据。依据盆地分析方法和遥感技术,预测羌北坳陷存在大型生油凹陷,这已为地球物理学测量所证实。由被他发现并命名的两个大型构造-金星湖背斜和光明湖背斜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列为首选勘探靶区。同时,他和课题组在于2000年野外考察期间,于羌塘盆地南部发现了巨型古油藏带,东西长度100公里,最厚的单层古油层厚度达70m。进而指出了青藏高原是我国21世纪石油勘探战略后备基地,引起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使之成为当今我国油气勘探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时空坐标
伊海生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研究青藏高原大陆碰撞、高原隆升的沉积记录,立足于从新生代沉积盆地入手,重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变形的时空坐标。创新性的成果有,根据羌塘高原地区中新世湖泊相沉积和古地貌分析,提出青藏高原内部仅有一次夷平事件,它发生在距今20Ma,目前观察到的两级地形面是统一夷平面破裂肢解的,对夷平面级次提出了新的解释。这一新认识在14届HKT国际会议进行了报告,目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通过可可西里盆地和藏东第三纪陆相红层盆地群的研究,根据平衡剖面和应变测量技术,提出欧亚与印度大陆碰撞后1500~2500公里的短缩主要是通过古缝合带调节的,如叠合在金沙江缝合带上的风火山群短缩率可达40%。同时,指出陆内变形主要是通过伸展塌陷实现的,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向北递次迁移的时序分布,它支持了目前有关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挤出变形的观点。
科研成果
伊海生教授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共13项,完成9项,包括原地矿部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地矿部科技司项目1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工程项目7项。目前在研项目分别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九七三计划) “羌塘盆地演化与油气远景”课题,专题负责人,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1:25万乌兰乌拉湖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之一。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和美国加里弗尼亚大学合作进行可可西里盆地磁性地层测年研究,和伯尔尼大学合作进行羌塘高原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院科研管理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共34篇,出版专著4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工作经历
化学研究
石油工程
时空坐标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