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伍德的雕像
伊斯特伍德的雕像
\u003c\u003c 伊斯特伍德的雕像(献给平凡人的温暖小说)\u003e\u003e,作者蒋一谈生于1969年,目前是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擅长诗歌和短篇小说,其文笔老练、朴素、简洁,善于用平凡的笔调去展示当代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从而揭示普通百姓的世界观、价值观,展现人性中的真善美。读他的小说,读到的是一种真实,一份坦诚,看到了中国短篇小说发展的现状。
图书信息
书名:伊斯特伍德的雕像(献给平凡人的温暖小说)
作者:蒋一谈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7506347563
字数:60千
页数:210
纸张:轻型纸
开本:大32开
定价:18.00
作者简介
作者蒋一谈生于1969年,目前是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擅长诗歌和短篇小说,其文笔老练、朴素、简洁,善于用平凡的笔调去展示当代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从而揭示普通百姓的世界观、价值观,展现人性中的真善美。读他的小说,读到的是一种真实,一份坦诚,看到了中国短篇小说发展的现状。
目录
自序:第三个家庭
枯树会说话
教堂
公羊
坐禅入门
两公分
熊猫来敲门
微笑
兄弟约定
伊斯特伍德的雕像
自序
我已有两个家庭。
一个是老婆和女儿,
一个是我创办的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年1月26日,旧历大年初一,
我突然又想创建自己的第三个家庭:
小说里的主人公是这个家庭里的成员,
小说里的场景是这个家庭墙壁上的画面。
其实我在1993年就有了这样的梦想。
那一年,我铁了心从出版社辞职。
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的身体和对文学的热爱!
写吧!写吧!不问结果,写吧!写吧!
《北京情人》、《女人俱乐部》、《方壶》。
三个长篇。1994年同时出版。那年我25岁。
25岁的我又有了成为出版商的机遇。
人生就是一场场选择啊!
我选择了出版,至今已15年。
没什么好后悔的!
如果不把写作笔记整理出来,
这和动物生个死胎有什么区别?
“你写吧!就按你的方式写!没问题!”
这是好哥们邱华栋对我说的话。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信心和鼓励的!
四十岁的我又想上路了。
《伊斯特伍德的雕像》、《悲伤尽头是温柔》、
《枪里枪外》、《鲁迅的胡子》、《旗袍上的苏菲·玛索》、
《老土匪回忆录》、《火烧牡丹亭》、
《女人胃》、《图武士》、《野兔恋上床》、
《二泉不映月》、《谋生的孩子》……
我把几大本写作笔记当成一把枪,
我只把枪对准我自己!
文学评论
短篇小说鬼才蒋一谈 ——读蒋一谈小说集《伊斯特伍德的雕像》
作者:洪烛
蒋一谈曾经写诗,其实他现在仍然写诗。他骨子里就是个诗人。他最近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小说集《伊斯特伍德的雕像》,我是当作“诗人小说”来阅读的。
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诗人小说”堪称一种小传统。仅仅凭着那部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我眼中就是个大诗人,他的小说也是“野草”,在《野草》的基础上长出的“野草”,以野火为燃料、《野草》为肥料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新时期三十年,领风骚的小说家里,且不说贾平凹,张承志阿来等都曾经写诗,以诗成名又转写小说的,就有韩东朱子奇张小波邱华栋伊沙吴晨骏、周瑟瑟、吴茂盛等一长串名单,直到80后的“北京娃娃”春树,也是左手写诗右手写小说。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解读蒋一谈的《伊斯特伍德的雕像》,会有更多的发现。
诗人给小说带了什么?这是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吧,最重要的是带来了诗意,或诗化的思想。正如弗里德里希·尼采等诗人哲学家使“诗化哲学”的出现成为可能,诗人小说家创作出“诗意小说”,使小说的一部分疆域变得诗化了。其次,诗人的入侵,为小说界注入更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的新诗一直姓“新”,诗人的脑门上都刻着“新”字,小说界却常常忽略这个字,这个字其实是文学的真理与圣经。当小说的文体停滞不前时,会有好事的诗人看不下去了。越界过来用鞭子抽打,或者干脆牵着循规蹈矩的小说往野路子上拽。这种来自外力的或跨文体的刺激,会使小说增添一点混血的品质,多一点野性。毕竟,好多年来,中国的小说太像小说了,让人怀疑这种文体不是在进化而是在退化。除了故事不同,什么都没啥变化。
诗人小说家开辟了一块试验田,使小说多了点杂交品种。如今,蒋一谈也加入这支不是创作小说,而是力图“改变小说”的队伍。不,其实他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出版过《北京情人》《女人俱乐部》《方壶》等畅销的长篇小说。他这次重新介入小说,主要想给当代疲软的短篇小说提供一批个性化、陌生化的实验文本。
《伊斯特伍德的雕像》收录了蒋一谈的九个短篇小说。他接着还将有两部短篇小说集出版。我的天啊,当别的小说家纷纷把才华用于“炮制”能拿高版税的长篇小说,蒋一谈偏偏全力以赴地拿短篇“开刀”,真够耐得住寂寞——或者说得极端点,是找寂寞来了。但我相信,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小说家,蒋一谈的感觉没有错:短篇小说才是小说文体学意义上的“老巢”,才是最能显示小说家精神风范的佩刀。
我原本带着怀疑的态度拿起《伊斯特伍德的雕像》。刚读了第一篇《枯树在说话》,就忍不住暗暗叫好,这是与当代泥沙俱下的诸多短篇小说太不一样的一个短篇,哪是小说呀,简直像一首忧伤的诗。诗人蒋一谈的小说是有诗意的,譬如《枯树在说话》这篇,忧伤就是它的诗意。男主人公领着怀孕的媳妇回老家生产,遇见中学同学黑头的遗孀,而黑头和儿子土豆是在爬树掏鸟窝时被雷电击死的。那棵同样被雷电击死的老槐树仍枯坐在老地方……我不再详述故事梗概,还是让读者自己看去吧。我想说的是,这篇涉及了生死又超越了生死的小说,看得我都忧伤了,跟男主人公一样忧伤,跟故事里死者的遗孀和爱犬一样忧伤。那只失去男主人的母狗叫铁蛋,快要生小狗了。
小说结尾:“你很快就当妈妈了,”我用额头抵住铁蛋的脑袋,感觉眼睛有点湿润,“我也快当爸爸了。”我幸福地说。
读到这里,故事完了,故事又没完,没完的故事也会完的。完了的故事其实没完没了。我真想推一下蒋一谈,你够有本事的,让我像小说里的“我”一样忧伤了,像你一样忧伤了。
现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小说太多,而让人忧伤的小说太少。
接着读《教堂》、《公羊传》、《坐禅入门》、《两公分》、《熊猫来敲门》、《微笑》、《兄弟约定》,直到最末一篇《伊斯特伍德的雕像》,几乎每一篇都笼罩着月光一样的淡淡忧伤。在灯火辉煌的北京城里能写出这么瘦削而清秀的小说真不容易。
蒋一谈作为诗人的优势,在小说中显示出来了。诗人擅长抒情。即使写小说,也会通过叙事来抒情。当然,不是讲故事的人在抒情,而是故事本身在抒情。不是煽情,是抒情。故事本身也像一个生命体,有那么多的沧桑与感慨要抒发。不,它在小说家笔下是压抑的。但越是压抑,越像是换一种方式在抒发。
我不仅仅把诗人蒋一谈的小说看作“诗意小说”,他表现的诗意大都是萧瑟的,甚至是残酷的。残酷的诗意好像“非诗意”、“反诗意”,其实把诗意带往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我更愿意把蒋一谈的小说叫作“抒情小说”,哪怕他进行的是冷抒情,用零度的语气,不是表现而是直接展示一幅幅冷风景。冷到骨子里的那种冷。
读完全书,我承认蒋一谈是小说家中的鬼才。他的小说里散发出的不是神气、仙气,也不是人气,更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才气,而是鬼气,是云水苍茫间的巫鬼诗情,混淆了现实与幻觉的边界,是李贺那样忧郁而感叹的诗篇。
正如书名《伊斯特伍德的雕像》所昭示的,蒋一谈的小说不是用笔写的,也不像电脑上敲打出来的,简直用刀子刻出来的,一笔一划都很用力,而又绝少横溢的枝蔓。不仅指语言上的沉着与凝炼,而且更体现在情节上,故事的框架仿佛一个人的轮廓或骨架一样,自然、复杂而又毫无多余之处。
毫无多余之笔,这也是蒋一谈小说的一大特点。
他一定怀着向巨匠致敬的心情,认真做着自己的“小手工”。并不是把短篇小说当作可以轻松搞定的手艺活儿,而是力图在这面积最小的作业面上,用吝啬的文笔,刻划有限的人物,有限的对话与动作,有时甚至只能用单调的点与线来完成情节的延续……可结果怎么样呢?这些有限的劳动却透露出某种激情:渴望孕肓无限的诗意,和无限的戏剧性。
我曾经跟蒋一谈说过,他的短篇小说尤其适合改编成先锋性的舞台剧。在小剧场上演。观众一定不要多。但掌声一定不会少。
蒋一谈小说《伊斯特伍德的雕像》,书腰上印着这样一句提示语:“浮躁的年代,读安静的小说。”只要改一个字,就可以移用形容作者本人:“浮躁的年代,写安静的小说。”
翻开书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但这静悄悄里面,潜伏着多少梦境中的追逐,幻觉中的肉博。蒋一谈那安静而又忧伤的小说,给高分贝的现实,装上了一副消音器。现实进入小说,就不再是现实了,而是回忆!它的噪音,它的杂质,乃至它的毒素,都被小说家用审美的筛子给过滤了。
蒋一谈,把安静带给读者,把激动留给自己。
北京晚报
记者李峥嵘:您的新作《伊斯特伍德的雕像》近日和读者见面了,书腰封写着“浮躁的年代,读安静的小说”。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您就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之后您一门心思从事出版,并创办了读图时代公司,在出版业内很有名气,现在又开始写小说了,为什么?
蒋一谈:写作已是一种个人习惯,有想法和灵感就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现在公司工作团队稳定,自己的时间相对增多,就想把过去点点滴滴的思路转化为文本。人到四十,更想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当然,不为金钱写作的状态是很享受的。我喜欢独立、自由的写作身份和状态。
记:《伊斯特伍德的雕像》是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九篇小说。据我所知,短篇小说集的图书销售市场大都不太好。
蒋:是这样。在目前中国文学类图书出版方面,长篇小说显然有更多的策划点和读者群。短篇小说是小说里的一大门类,也是小说写作者水平和功力高低的极重要参考标准,写作者(尤其是职业写作者)都清楚,短篇小说非常难写。这十几年的文学出版市场已把中国短篇小说创作边缘化了,对绝大多数写作者而言,写作短篇小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经济效益,也抓不到快速成名的机会。可是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作家不在为“效率”写作?短篇小说被忽视的现实让中国短篇小说写作者的整体视野、故事创意和架构技法落后了世界很多年。
记:您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家是谁?
蒋:契诃夫、欧内斯特·海明威伊萨克·巴别尔瑞蒙·卡佛鲁迅等。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文笔简洁而朴实,生活气息浓厚,紧接地气,没有丝毫的做作,绝没有媚俗,爱、道德、信仰、真实、坚强等都是他们小说的主题,这同样也是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是短篇小说大师,也是人类心灵的大导师。
记:您的文学理念和短篇小说创作理想是什么?
蒋:文学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人文情感和普遍价值观。我想试着写出当下中国人道德和情感的生存真实。文笔简洁、朴素和故事创意独到是我追求的短篇小说写作标准和要求,写作质量和数量上的均衡感是我追求的创作理想。
记:您创办的读图时代公司一直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图文出版的策划投资,您本人也是出版界的成功人士;作为小说家的您,对普通读者而言,您的名字现在还是陌生的,您如何看待作品和知名度的关系?
蒋:既然选择主攻短篇小说,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写出几篇好的短篇小说不难,想写出几十篇好作品就需要非同一般的定力。一部长篇小说可能会让一个人很快成名,但短篇小说家的知名度一定是靠系列化的作品完成实现的。现在没有名气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除了正常的出版工作,五年内心无旁骛地写出六十至八十篇让自己满意的短篇小说是我的目标。追求安静和真实生活的人应该是我作品未来的读者吧,不过我想告诉读者,现实生活里的平民百姓是我小说的主人公,我不喜欢故弄玄虚、高高在上的东西,也不喜欢风花雪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作者简介
目录
自序
文学评论
北京晚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