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田乡版图面积189.1平方公里,折合28.365万亩,其中山地22.647万亩,耕面2.3万亩,水域0.8万亩。唐开元年间,宋梅衡从
开封市迁徙此垦田建村,取名湛溪,后改为湛田。湛田乡地处宁都县东北角,距县城23.35公里。东邻广昌县;西接会同乡;南靠石城县;北连石上镇。全乡版图面积189.1平方公里,拆28.365万亩,其中山地22.647万亩,耕面2.3万亩,水域0.8万亩。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美誉。下辖湛田、吉富、李村、
长乐区、大富足、坳下、井源、
新田县、李家坊等九个村委会,83个村小组,总人口16023人。逢农历一、四、七、九为圩日。
湛田乡境内有两处地热资源,一是在李家坊白石(至今没开发),另一处是已初步开发的李村温泉度假村,它是纯天然地热温泉,以其流量大、水温高、矿物无素丰富而深受旅游者青睐。该泉出口处水温达68℃,日流量500—600吨,富含硫磺等多种对人体
皮肤病有独特疗效和很好的祛病保健使用的矿物质。度假村现有经营场地3000平方米,经营建筑1100平方米,其中有中、低档单、双人浴池20个,卡拉OK歌舞厅2个,可池浴、淋浴、蒸浴,又引高山清泉建有300平方米的遮盖式游泳池1个,400平方米的垂钓鱼塘1个,1500平方米的停车场1个,年接待游客12000余人次。目前乡党政正在诚觅商机,综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升服务档次,扩大经营规模,促进经济繁荣.
湛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去年农业生产总值3700.7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粮经比达4:6。白莲是该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全乡每年白莲种植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去年突破800吨。白莲品种良种化,基本普及“太空36号优质品种,白莲肤白个大,无污染、纯天然,是滋补祛火佳品。目前,乡党委政府正在探索白莲深加工的路子,不断伸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后劲。
果业是该乡的又一支柱产业。果业主要是
椪柑和
脐橙。果园总面积达9000亩,去年总产量达2000吨。柑品种有有核和无核两种,并呈无核取代有核之势。该乡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孕育了别具风味的椪柑果品,它汁多味甘渣少色澄,近年来,以其特有的品质创造了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翠宁品牌。赢得了“桔中之王”的美誉,远销闽、粤、淅、湘、赣等地。脐橙在市县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猛,面积达到5500亩,目前挂果面积不是很大。果业也是该乡党政着力培育的产业,目前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兴建果品深加工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全乡山地面积22.647万亩,其中绿色覆盖面积16万亩,主要盛产
松属、杂木、
杉木、
孟宗竹,还有少量珍贵树种,如樟木、
栎木及
红豆杉等。林木资源丰富,林木畜积量在505334方以上。目前全乡引进木材加工企业3家,对木材进行粗加工。
湛田乡交通便利,“
宁都县—湛田”公路全程硬化,井源、李家坊、湛田、吉富、李村、新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坳下、大富足通村公路也完成了路基改造。与昌夏公路接轨的“宁招”公路路基改造已完成,现正在进行路面铺设,年前可全程竣工通车,届时全乡交通“南北贯通”。有线电视与县联网,年内可辐射七个平原村,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通讯发达,先后开通了移动网和联通网,兴建了多个基站,信号覆盖率达全乡版图的90%。
麻糍(亦称“
年糕”)是
赣州市宁都县客家人的
春节必备小吃。打麻糍,由此成为宁都客家人的春节传统风俗之一,历史悠久。
麻糍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以当地出产的糯米为原料,洗净滤干后盛入中蒸熟,倒入石臼用木锤(由质地坚硬的
黄檀木制成)烂,最后撮成如乒乓球大小的丸。
食用麻糍,可炸可烤,还可切成薄片晒干、油炸后碾碎,当作
擂茶、
米糊的香料。为表示喜庆吉祥,客家人还要在麻糍中心点上一颗四星红点。
宁都肉丸(又叫
宁都肉撮)。是客家宁都人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
团团圆圆、美满幸福。宁都人做
肉丸很讲究,多少肉放多少淀粉,都得用称称好,放多了做出来的肉丸韧度不够,放少了肉末的粘结性不好,容易散开不成型。一般是一斤肉放三两
红薯粉。猪肉一般取猪的前臀肉,因为前臀肉更细弱。加工工序也很讲究。将肉放置在用石凿成的墩窝(有点象北方人用来做
年糕的工具)里,人们手持大大的木捶,轮流着直到把肉墩成肉末,墩好后,按先前称好肉的重量,按比例配好红薯粉,调水倒入墩窝中,与肉一起搅均。最后舀起盛在大盆内,放置一半小时左右。这时可以开灶生火烧水,待锅内水沸腾,一手将
肉丸浆从手心挤出一个个丸子,一手拿调羹将丸子放下水中煮。为防止调羹粘上丸子,可用碗盛一碗清水,每次接丸子前沾一下水。待丸子都浮上水面,
宁都肉丸就确定煮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