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
2008年李静瑶所著书籍
《象与骑象人》是2008年07月01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译者是李静瑶。
内容简介
作者学贯中西,融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人类学多学科知识,大量引用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这些古老的智慧,作为实证论述的基础,除了让人看到整个20世纪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曾经是多么地扭曲,同时也积极正面地提出了人类如何可以寻找到快乐与生命的意义,帮助自己在人际关系、心理层面与道德层次成长。这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书籍,是国内较少出现的心理学科普作品类型。
作者简介
乔纳森·海特,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研究文化心理学。1999年以来积极投身于“积极心理学运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之一。
2001年,他以对积极心理学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提升感”的研究,获得“坦普尔顿奖(JohnTempleton)”,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坦普尔顿奖是当今国际奖金最高的奖,以比诺贝尔奖更高的奖金额而闻名,奖励在“精神领域”的研究中有非凡杰出成就、有助于增进人类神圣创造力的人士,每年只有四位领域的顶尖人士才能获此殊荣,特蕾莎修女是该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专业书评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救助与重建”的卓越贡献。震撼、绝望、恐惧,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
好人也会遭受苦难?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当今国际奖金最高奖“坦普尔顿奖”获得者的权威、震撼之作。
改变心理与行为的积极心理学、探讨生命本源的“心理”哲学,你一生中最值得期待和回味的书。
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
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
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于是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
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会纠缠着你不放?
积极情绪、快乐感觉、提升感、敬畏、惊奇、巅峰体验如何产生?
动物的本能和人的意志、行为方式与心理活动、左脑与右脑、感性与理性撕扯着每个人,使我们每天都深陷大大小小的漩涡,被各种冲突的欲望和想法折磨得支离破碎。
自己的亲身经历、科学的心理实验、深的人生哲理和宗教议题、妙趣横生的比喻、痛斥人性虚伪的畅快淋漓、道德和宗教上的精神提升与成长、与“神”沟通的超越时空的美妙体验……
寻找人生智慧,要从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作者学贯中西,融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你提供的是崭新的关于自我、爱、生命、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生的力量也可能来自灾难,“幸运”人的狂喜并不会持久,“不幸”中的快乐才最坚不可摧……
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 分裂的自我
心灵和身体
左脑和右脑
理性与感性
控制化和自动化
无法自制
心理干扰
为什么很难辩赢别人
第2章 情感风格
喜欢计量表
负性偏差
皮质乐透奖
如何改变你的情感风格
第3章 互惠的本能
超强群居性
你帮我,我也帮你
你捅我一刀,我就回你一刀
善用你的原力,天行者
第4章 自以为是
注重外表
发现自己内心的辩护律师
透过玫瑰色的镜子看自己
我才对,你有偏见
撒旦张开翅膀
“邪恶至极”的迷思
找到完满之道
第5章 快乐
进展原则
适应原则
古代的快乐假设
快乐方程式
寻找令人酣畅的忘我之事
误入歧途的人生路
重新思考快乐的假设
第6章 爱与依恋
拥有及拥抱
爱能战胜恐惧
分离显证据
适用对象不限于儿童
爱情让人冲昏头
两种爱,两种错误
哲学家为何痛恨爱情
自由可有害健康
第7章 逆境
创伤后的成长
能找出人生意义的人,才能找到人生的幸福
最佳时机
错误与智慧
第8章 美德
古人所追求的美德
西方人如何迷失在道德迷宫
积极心理的美德
难题简答
难题难答
美德的未来
第9章 神圣
我们不都是动物吗
神性的道德规范
神圣的片刻
提升感与人类之爱
敬畏与超越
邪恶的“自我”
“平地”与文化论战
第10章 人生意义
到底那是个什么问题
爱与工作
全心投入
跨层次一致性
上帝让我们变成蜂群
和谐及存在目的
人生的意义
总结 中庸之道
作品鉴赏
决策中的象与骑象人
“有一股奇妙的力量牵引着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着我。我很清楚哪一条是正确的路,心里也很认同,但我却踏上错误的路。”这是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在《变形记》(Metamorphoses)中,描述女主角美狄亚夹在自己对杰森的爱与对父亲的责任之间左右为难、痛苦万分的一段文字。
虽然社会科学普遍认为人类是具有理性的生物体,能够利用手边所能掌握到的信息及资源恰当地设定目标、达成目标,但在很多情况下,人类往往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受到自身潜意识的驱动,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决策中尤为常见。
决策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之一。但在复杂的情况下,人们究竟依据什么做出决策?为什么有人会不由自主地犯下非常明显的决策错误?为什么有的决策者会做出明显有违自己意愿的决策?为什么有的决策看似顺理成章,却带来意料之外的麻烦?
当代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著作《象与骑象人》中的一些观点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海特认为,人类的心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半如同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代表着我们身上的动物本能和非理性的方面;而另一半则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代表着意志和理性的方面。人们常常深陷大象和骑象人的斗争漩涡不能自拔,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交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象与骑象人的斗争
实际上,从古希腊时代起,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人类心理的分裂性。柏拉图曾将自我的“心灵”(soul)比喻成一匹马车,而由“心理”的冷静、理性的那一面来驾驭马车。2300年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分人格论: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superego,道德良心,有时会拘泥于社会规范)以及本我(id,即各种欲望,总想即时行乐)。他的分析在于教育人们强化自我,让自我更好地控制本我,并摆脱超我的束缚。
乔纳森·格罗夫。海特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的心理有控制化和自动化两部分的观点:控制化如同骑象人,自动化即犹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他认为,人类的自我形象,就像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你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你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向前走,但这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你才可以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你根本斗不过它。人们的这种心理争斗比我们所想象的更顽固、更强有力而且隐蔽地影响着每个人。
究竟为什么会有大象和骑象人的争斗,骑象人为何奈何不了桀骜不驯的大象?乔纳森·格罗夫。海特从生理、进化和心理几个方面给出了解释。
首先,从身心结构来说,身体的很多器官和组织都具有不受意志控制的独立运作能力,最典型的是“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身体每个部位都有它的情绪及主张,比如肠就可以反映出第二脑的运作。人类的肠是由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排列而成,该神经网络包含一亿个以上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处理消化作用和从食物摄取营养的所有运算。你可能会以为肠脑会接收到头脑的发出的指令,并依指令行事,但事实上,肠脑拥有高度自主权,即便连接它和头脑之间的迷走神经断裂,肠脑仍可照常运作。
其次,“割裂脑”研究说明,我们的左右大脑各自独立控制着一些心理和行为模块,有时候它们会意见向左,各行其是。“割裂脑”研究是指,由于人脑有两个大脑半球,连接左右两大半脑的神经纤维称作“胼体”(corpus callosum),其中,左半脑接收来自人体右半边的信息,并发出命令以移动左手左脚,而右半脑相反,因此,如果切断“胼胝体”(为了防止癫痫病发作),病人即会患“虚构症”:左脑中的语言中枢虽然无从得知“自我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但还是会立刻反应。比如,如果对右脑闪现“走”这个字,病人可能就会站起来走掉,但问他为什么站起来,他也许会回答:“我要去拿可乐。”左脑的这种“诠释模块”本质上就是个骑象人,它也会让人们陷入自己虚构的理由中。
再次,从大脑进化的角度来看,最早期的哺乳纲的前脑已经发展出合称为“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下丘脑(hypothalamus,专司协调基本冲突及动机)、海马(hippocampus,专司记忆)和杏仁核(amygdala,专司情绪学习及反应),这一系统隐藏着许多基本的动物本能。随着进化的进行,高级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目的大脑发展出新的大脑皮层——就像一层层加盖的房屋一样。海特认为“或许额叶皮层乃理性之所在”。
最后,一些“自动化加工能力”出现得较早,比如鸟类的定位能力、蜘蛛能够结出复杂而结实的网等,但只有语言的出现,才使得控制化加工成为可能。但控制化加工的成熟度远不能和自动化加工相比,毕竟后者是经过了亿万年演化而来的,已经接近完美,这就造成了瘦弱的骑象人骑在健壮的大象身上的局面。
有时大象会听从骑象人的指示前进,但有时大象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让骑象人束手无策。在这个意义上,海特赞同大卫。休谟之名言:“理性,应该只是激情的奴隶,除了服从没有其他可能。”这话多少有些令人沮丧,但它却接近事实的真相。
警惕决策的陷阱
人们最常遇到的决策困扰有三种:“不由自主”、大象的个性自我膨胀以及骑象人喜欢编造理由支持大象的行为。比如,为了塑造完美的身形,人们会在冰箱上贴满各种纸条,标明各种食物所包含的卡路里及肥胖可能导致的各种疾病;但每次走进超市,人们又会不由自主将手伸向货架上的冰淇淋、巧克力或布朗尼。人类在漫长的种系进化中遗留下的适应性行为模式,也会成为人们决策时不由自主的行为的动因。比如,人们都有“互惠互利”的本性:别人给了我们好处,我们本能地想进行回报。如果你事先接受了推销员赠送的小礼品,你就更有可能购买他的产品。
大象自我膨胀的本性也会造成人们的决策困扰。心理的大象让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是永不犯错的国王、道德的标杆,这就是常常“看见对方眼中的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优点和功劳全是自己的,缺点和过错都是别人的。作为领导者,这种偏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下属的评估;而权力越大、职位越高越可能助长大象的这种自我膨胀。
有时,骑象人搞不清楚行为的原因,却喜欢编造理由,和大象一起来“欺骗”我们,这种决策误区最具隐蔽性和戏剧性。比如,当心理学家把式样相同颜色不同的袜子一字排开,让被试者选择一双自己最喜欢的袜子并说明选择理由时,很多人都选了红色的。但每个人的理由却不尽相同,比如“红色象征爱情”、“红袜子能带来好运”及“我喜欢这双,因为我奶奶有一双这样的袜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专业书评
图书目录
作品鉴赏
象与骑象人的斗争
警惕决策的陷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