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良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
王合良(1929年-1991年2月),男,四川省三台县断石乡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曾任四川省第一届人大代表。
王合良幼时丧母,从小为地主家放牛。1949年12月,三台县解放,王合良家分得田地,出于对共产党的感激和对新中国的向往,王合良加入了地方武装队伍,并担任小队长。1950年10月王合良正式参加革命,成为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5连的战士。1952年11月4日,在上甘岭战役中因负重伤双目失明,他背起腿被炸断的副班长薛志高继续坚持战斗,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战后在国内接受治疗后右眼恢复了一点视力,转业后,王合良先后在青海省某劳改农场、三台县民政局工作直至退休。1991年2月,因在朝鲜战场留下的伤病复发而去世,享年62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9年,王合良出生在四川省三台县断石乡高家沟,幼年丧母,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
1949年12月,三台县迎来了解放的曙光。身为放牛娃的王合良一家分得了属于自己的田地,他的生活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怀着对共产党的感激和对新中国的憧憬,王合良毅然加入了民兵队伍,并担任了小队长一职。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民兵小队长王合良怀揣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报名参军,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5连的一名战士。初入军营的王合良,由于个头不高、身体瘦弱,部队原本安排他担任通讯员,但他向往前线。经过他的沟通,部队领导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他安排到了战斗班级。王合良和其他战士一起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无论是出操跑步还是使用枪械,无论是挖坑道还是负重拉练,他都毫不退缩。每天,他除了背负武器装备外,还要携带二三十斤的给养物资跑步。经过一个月的短暂集训,王合良已经做好了随时上战场的准备。
征战朝鲜
1951年7月,王合良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使用重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还掌握了部分美械武器的操作技巧。
1952年3月,王合良随着部队被调往平康前线,肩负起防御作战的重任。白天,他和战友们忙于修筑工事、挖坑道,为战斗做好充分准备;到了夜晚,他们便出动执行夜袭和狙击任务,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较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王合良和战友们经常能够成功俘虏几名敌人,或是缴获几样武器,有时,他们一去就是好几天,期间只能依靠雪水拌炒面充饥,晚上则需要在雪地里整夜潜伏,忍受着严寒和疲惫。每当任务完成归来,他们仍然继续挖坑道、修堑壕,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在最累的时候,他们甚至站着就能入睡。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30日晚22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反击战正式开始,王合良所在连参加了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王合良担任战斗小组组长。11月4日,突击排兵分三路又一次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冲击,敌人向王合良所在突击小组扔了10多颗手榴弹,造成一个组员牺牲,一个负伤,王合良的左眼被炸伤。王合良忍着疼痛去扯眼球,当时满脸全是血,根本看不见东西。王合良呼叫他的组员,却没有回应。这时,他听到副班长薜志高的回应,爬过去一摸发现副班长的腿被炸断。王合良赶紧用身上的急救包帮副班长包扎了,帮他把血止住。
薛志高目睹王合良双眼因敌人弹片受伤,血和尘土覆盖其脸庞。薛志高深感痛心,为王合良擦拭血迹和尘土,并引用毛主席的教导来鼓舞王合良。薛志高虽然自己的左腿被打断无法行走,但他仍保持着坚定的战斗意志,相信只要有生命存在,就应继续战斗。他提出与王合良共同寻找对策,以完成战斗任务。经过讨论,两人制定了一个策略:薛志高虽失去腿部功能,但他的视觉和手部活动能力尚存;而王合良虽然失去了视觉,但他的腿部仍可用于行走,手部也可参与战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王合良决定背着薛志高前进,而薛志高则负责携带手榴弹和指挥战斗,指挥着王合良向三号阵地继续前进。
11月的朝鲜,风雪交加,环境异常恶劣。薛志高和王合良两位勇士,在身受重伤和寒冷侵袭的情况下,相互扶持,艰难地穿越被鲜血染红的山岗。当敌人发现他们并发动猛烈攻击时,两人身处极端危险之中。薛志高迅速指挥王合良卧倒,并引导敌人进入他们的火力范围。随后,他们一人投掷手榴弹,一人用冲锋枪扫射,成功歼灭了敌人三十余人,暂时击退了敌军的进攻。战斗过后,王合良与薛志高因流血过多和过度疲劳,伤口疼痛难忍。副班长薛志高根据战场形势,决定暂停前进,就地埋伏,并准备好武器坚守阵地,掩护其他部队的推进。薛志高忍受着伤痛,悄悄爬出阵地收集敌人遗弃的弹药武器,以备不时之需。当敌人再次发动攻击时,他们面临弹药短缺的困境,只剩下两颗手榴弹。三号高地的得失对于整个战局至关重要,在这危急关头,薛志高抱起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时,连长率领二排和侧翼部队的战友们迅速发起冲锋,全歼了剩余的敌人,成功将战斗推向前进。
在激烈的战斗中,王合良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而陷入昏迷状态。战斗结束后,连队的同志们开始清理战场,连长急切地寻找着王合良的踪迹。在一片混乱之中,他找到了已经恢复些许意识的王合良。连长立即下达命令,确保同志们将王合良安全撤离阵地。过一个星期的精心休养,王合良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当有人问及他眼睛受伤是否疼痛难忍,以及为何仍坚持战斗时,他语气坚定地回答:“我们是志愿军,要死,也要死在阵地上!”随后,王合良在战地医院得到了初步治疗,并在组织的关怀下被送回国内接受进一步治疗。经过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他的右眼逐渐恢复了一些视力,而左眼则装上了假眼球。而在他头部左侧太阳穴位置,一块弹片卡在那里没法取出。
归国之后
1953年底,王合良结束了战斗生涯,返回了四川老家。为了弥补因战争而错过的教育机会,他首先进入荣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随后,他被安排到青海省的一个劳改农场担任管教干部,负责管理和指导犯人。一段时间后,他选择返回三台县,开始新的生活。回到三台县后,王合良首先被安排在县人民医院从事收费工作。随后被调到县民政局负责人事优抚工作,曾任四川省第一届人大代表。他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
逝世
1991年2月,王合良因在朝鲜战场留下的伤病复发而去世,享年62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达了自己的遗愿,希望将骨灰安葬在他的出生地高家沟。家人们尊重他的意愿,将他的骨灰安葬在那里,让他能够落叶归根,回到最初的故乡。
影响与评价
这个“互补组合”的故事感染和激励了上甘岭战役上诸多志愿军官兵。在这个故事诞生10天后,第十二军第九十二团第六连在同一个高地继续与“联合国军”争夺。在战斗的紧要关头,一位叫程荣庆的重伤员向战友们讲起了兄弟部队这个“互补组合”,于是众多的伤员从血泊中撑起伤残的肢体,同样踉踉跄跄却又同样坚定不移地继续投入战斗。而程荣庆自已再次负伤双目失明后,也与他人结成“互补组合”,在战友的指示下继续向进攻的敌人猛掷手榴弹,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文化
英雄王合良
文/王连清
一名青年王合良,出生一九二九年。
国际劳动节参加志愿军,部队开拔赴朝鲜
第十五军二九师,八十七团第五连。
一九五二一一四,上甘岭战役处战火燃。
反击岭北一阵地,当时合良所在班。
合良双目战失明,眼前什么看不见。
合良一面向前爬,一面联络嘴叫喊。
忽听副班薛志高,正在对王嘴呼唤。
原来志高受重伤,无法行动右腿断。
薛王两人即商量,两人结合将敌歼。
合良背起副班长,薛给合良指路前。
两人结合再战斗,不屈不挠尤勇敢。
合良荣立特等功,二级英雄列名单。
笔述英雄王合良,感人事迹载文篇。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征战朝鲜
上甘岭战役
归国之后
逝世
影响与评价
社会关系
获得荣誉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