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规则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制定的乒乓球比赛规则
乒乓球规则(Rules of Table Tennis),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制定并发布,适用于国际乒联旗下所有赛事。
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了比赛场地和设施,要求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0.76米;球直径为40毫米,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球拍必须无光泽。比赛由奇数局组成。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规则演变
诞生阶段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最初被称为“桌上网球”(Table Tennis)。当时,英国的一些大学生在雨天无法进行户外网球运动,便在室内使用餐桌作为球台,以书本充当球网,并使用羊皮纸贴面制作球拍,橡胶或软木制成球,进行类似网球的游戏。这种游戏逐渐流行起来,并被称为“桌上网球”或“乒乓球”。
1890年,英国越野跑运动员J.吉布从美国带回了一些赛璐珞球,这些球在击打时发出“乒、乓”的声音,因此这项运动被称为“乒乓球”。1902年,日本东京师范学校的教授坪井玄道将乒乓球全套器材引入日本,并引入了胶皮拍。
1918年之后,欧洲多个国家成立了乒乓球协会,并开始在各国间广泛开展乒乓球竞赛活动。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的一次国际乒乓球邀请赛期间,英国匈牙利、德国和瑞典等国代表召开了座谈会,成立了临时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并决定由英国乒乓球协会主办首届欧洲锦标赛。同年,在欧洲锦标赛期间召开了首次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国际乒联章程。
发展阶段
1926年,第一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使用“甲古”牌乒乓球(软球)和“特马牌球台”,网高17厘米,球台长4尺8寸;采用了英国式的二十一分一局的记分法;没有秩序册,所有运动员必须呆在场地,听候裁判员的临时安排进行比赛,比赛服装不做要求。
1937年,球台长度增加到274厘米,宽度增加到152.5厘米;网高从16.77厘米降至15.25厘米;实心软球改成空心硬球;比赛时间限制为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比赛不超过一小时,五局三胜比赛不得超过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禁止使用“卡拉尔”式的发球方法,即抛出时不得用手指抢动球制造旋转后击球,而要将球置于手掌之上。
1947年,发球需将球向上垂直抛起,且手掌伸平。1951年,运动员可使用海绵球拍。1953年,合力发球属于不合法发球。1955年,发球需将球向上抛起,手掌张开。1959年,球拍的拍面必须覆盖反胶胶皮或正胶胶皮,而胶皮与海绵的总厚度不得超过四毫米,而胶皮的厚度不得超过二毫米。
1965年,发球需将球向上抛起,近似于垂直,手掌张开,等球下降时才能击球;禁止使用合力发球方法;取消了发球时球拍和球接触时的击球点“在边线延长线之内”的发球法。1969年,规定发球当球拍触球的瞬间,球应在发球员一方的端线和其假设长线后。
1972年,发球时球在离手时抛球手应比台面高;引入轮换发球法:当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后仍未结束时,采用轮换发球法,每名运动员除发球的一击外,只能击球12次;只有在比赛结束交换方位时或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运动员才能接受场外指导。1973年,对于发球有问题的运动员可出示蓝牌,作为引起其注意的正式示意方式。
1974年,发球次序由“打到二十平时,每得一分就换发球”改为“打到二十平或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每得一分就换发球";还击的新规定:当对方击来的球落到本方台面后,由于球本身的旋转而又越过或绕过球网返回时,在球尚未触及对方台面时,运动员可以随时过网还击,使球落到对方台前,取消“影响对方还击(如阻挡对方等)判对方得分”的规定;轮换发球法:计数员应负责计数接发球员的合法还击次数,从“1”数到“13”。当数到“13”时,裁判员就应叫“停”,并且判发球员失分;除第三、四局之间其他各局,运动员可要求不超过一分钟的休息,运动员能在任何法定的休息时间内或经准许的暂停时间内接受场外指导;裁判员的新规定:一场比赛通常设置主裁判员一名,副裁判员(兼边线裁判员及计时员计数员)一名,也可不设副裁判员而增设场外计分员一名。
1975年,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看清发球是否合理;运动员挡住裁判员时应予以警告;裁判员再次被挡住,则判接发球员得一分。
1979年,球网应柔软并为暗绿色。网顶的应标有宽度不超过十五毫米的白边网眼应为正方形,每边长75至12.5毫米。网柱直径不超过二十二毫米;球从305毫米的高度落到标准的钢板上,其弹起的高度应为235至255毫米;球拍边缘上的包边不能是白色和明显反光;场地的规定: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应长十四米,宽七米,净空高四米。不得小于长十二米,宽六米,净空高三点五米。关于阻挡的定义:对方击来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面,在越出边线或端线上空之前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不包括拦击),叫作“阻挡”;拦击:一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在尚未触及对方台面以前触及了对方执拍手或手中握的球拍,叫作“拦击":发球时,持球的不执拍手应该始终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裁判员对发球是否正确有怀疑时,可出示蓝牌警告。
1982年,禁止运动员背向对手发球,不允许跺脚,球拍两面应为不同的颜色,不允许用没有覆盖物的一面击球;球拍规定:底板应是木质的,底板厚度至少有85%是天然木料,而且粘合层不超过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不管哪种算法取其数小的一种。底板的粘合层包括加强的纤维材料,诸如压缩纸、玻璃纤维或炭纤维。
1983年,执拍手与球拍在发球时,必须放在球台的水平面之上;发球时球被击中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网同身体(手、头或者腿)之间的距离更远;运动员发球跺脚将判失一分。
1986年,球拍必须有覆盖物,发球必须上抛十六厘米以上;球台:将“标准球从离台面30.5厘米的高处落下,弹起高度应为22至25厘米”改为“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的高处落下,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取消了“从网柱外缘处量球网及网柱长度应为1.83米;球的直径由372至382毫米改为38毫米;球重由2.40至2.53克改成2.50克;取消一局一胜制。
1987年,只有在换发球时才能擦汗,第三、四局休息时间为两分钟;发球时球要近乎垂直地向上抛起,球离手后上升的高度不少于16厘米。
成熟阶段
发展阶段的乒乓球竞赛规则多为对运动员行为的限制,而成熟阶段的乒乓球竞赛规则多为对裁判员以及工具的规定。
1988年9月,经过国际乒联多年的努力,乒乓球运动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并首次列入了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从此,各国的体育组织都加大了对乒乓球项目的人力与财力投入。1989年,裁判员与副裁判员均能判决发球动作不合法。1990年,“副裁判员”是被指定协助裁判员尽某些职责的人;球台两端的无限延长线也属于球台的“端线”。
1991年,场地定为橘红色塑胶。男子团体赛以五场三胜制替代传统的九场五胜制;发球跺脚不判失分;球必须静止地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
1992-1993年,规定如果指派两名副裁判员,每名副裁判员负责本人这一方的发球;无论球拍的两面是否包含覆盖物,球拍两面的颜色必须一面为黑色、一面为鲜红色。
1993-1994年,规定不得使用让海绵胶膨胀从而提高击球速度的快干胶水。同时,规定胶皮、海绵连同粘合剂的总厚度不得超过四毫米。
职业化阶段
1995年,球拍颜色:球拍两面不论是否包含覆盖物,必须没有光泽,且一面为黑色,另一面为鲜红色。球拍边缘上的包边不可有光泽,不得呈白色;液体胶水被禁止使用之前,运动员需用压力敏感胶纸,或经过国际乒联批准的胶水来粘合球拍的覆盖物;将副裁判员改为裁判助理。
1997年,球拍覆盖物允许用没有禁用成分的粘合剂或压力敏感胶纸粘合。1998年,对长胶采取限制,正胶胶粒粒高与胶粒顶的直径比,从13改成11。
2000年,使用四十毫米的大球,重二点七克;球的颜色用白或橙色。2001年,规定每局11分,每两分换发球,十平以后,多得两分的获胜;单打改成七局四胜。若一局比赛进行了十分钟仍在继续(双方都打到至少九分时除外,又或在之前任何时间由双方运动员提出),需开始轮换发球法。
2002年,实行无遮挡发球,即当球与球拍接触刹那,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服装都不允许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和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上方或之内,以不会遮挡发球员的视线为限。
2004年起,每个协会参赛的两对双打选手必须分布在同一个半区以防止相同协会的队员进入决赛。
2005年,将阻挡定义为:对方击球后,在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或在比赛台面上方的球,若没有触及本方台区,而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带)的任何物品,即为阻挡;每个会员协会报名男女选手均不能超过五人,世界排名前十的运动员除外,最多能加至七人。
2006年9月1日起,比赛场地不得使用具有挥发性有机胶水的粘合剂。2007年9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挥发性有机胶水的粘合剂。
自2014年7月1日起,国际乒乓球比赛开始使用全新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材料制造的乒乓球,以取代使用了123年的赛璐珞材料。2016年7月1日起,赛璐珞乒乓球全面退出市场,新型材料乒乓球成为唯一合法使用的乒乓球类型。同时在2016年7月1日起,引入了7种发球犯规判罚手势,以明确裁判员判罚的具体原因。2016年10月1日起,允许有资格的指导者在除球处于比赛状态以及赛前练习结束到比赛开始之间的时间外给予场外指导,但不能影响比赛的连续性。
2019 年,球拍一面必须保留次粉,另一面除了白色不能使用,被允许使用彩色胶面。
2023年底,首届国际乒联(ITTF)混合团体世界杯举办,比赛规则调整为:每场比赛采用15局8胜制——每盘必须打满3局(3∶0或2∶1),累计赢得8局的球队将获得比赛胜利。此外,该届赛事赋予国际乒联个人世界排名积分——在团体赛事中赋予个人积分。国际乒联将根据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分配积分,冠军成员将获得总计1000分的世界排名积分。
赛事分类
参考资料:
场地和器材
场地
比赛场地不得小于14米长、7米宽、4米高(国内一般比赛可缩小为长12米、宽6米、高3.5米,基层比赛还可酌情缩小)。比赛场地须用0.75米高的深色挡板围起来,同临近的场地及观众隔开。地板不得呈淡色或有明显的反光。台面的照明度应均匀,不得小于 400勒克斯,光源不得低于4米。
球台
球网装置
球拍
比赛规则
合法发球
合法还击
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比赛次序
重发球
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1分的判定
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运动员得1分:
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
一场比赛由奇数局组成。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错误
轮换发球法
申诉
规则术语
目录
概述
规则演变
诞生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职业化阶段
赛事分类
场地和器材
场地
球台
球网装置
球拍
比赛规则
合法发球
合法还击
比赛次序
重发球
1分的判定
一局比赛
一场比赛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错误
轮换发球法
申诉
规则术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