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角鼻鱼
辐鳍亚纲鲈形目的鱼
突角鼻鱼(学名:Naso annulatus),又称白缘鰑独角鱼、环尾独角鱼或短角独角鱼,为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是刺尾鱼科中体型最大的成员之一。性情温和,幼鱼在约1公尺深的浅水区活动,成鱼则成群洄游于断崖边25公尺以上的水域,遭受威胁时会甩动尾部攻击敌人。杂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分布于南日本至印度太平洋之间、台湾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帝汶。
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尾柄部有二个盾状骨板,各有一个龙骨突。头小,随着成长,在眼前方之额部逐渐突出而形成长而钝圆之角状突起,角状突起与吻部呈60°角。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齿,齿稍侧扁且尖锐,两侧或有锯状齿。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V棘及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尾鳍截平,上下叶缘微延长。体呈橄榄色至暗褐色,鳃膜白色,体侧无任何斑纹;背鳍基部有一灰带,背鳍与臀鳍软条部有数条纵线纹;尾柄与腹鳍缘白色,成鱼消失。背鳍由5根棘和28或29根软条支撑,而臀鳍含有2根棘和27或28根软条。身体长度是其深度的2.2到3倍,成年个体最深。幼鱼的尾鳍是截形的,但成年鱼会变成有齿状边缘,雄性会在叶片顶端长出长丝䰶。突角鼻鱼最大能长到100厘米,是刺尾鱼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
背鳍Ⅵ,28—29;胸鳍17—18;腹鳍Ⅰ,3;臀鳍Ⅱ,26—28。体长为体高2.5—2.7倍;为头长3.8—4.1倍;头长为吻长1.4—1.5倍;为眼径3.4—3.6倍。体长椭圆形、侧扁、尾柄较细,每侧具2个盾状骨板,其上各有1个锐嵴。头较大,额部向前突出1个圆柱形角状棘,其长度小于眼径,角状棘下缘与吻背缘之间形成锐角。口小,前位,鼻孔2个,前鼻孔具瓣膜,上下颌各具齿1行,齿锥形,眼前方有较深的眼前沟。体被细小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尾鳍后缘凹形,上下叶不延长成丝状。为暖水性鱼类,生活于珊瑚礁丛区。
生态和习性
栖息于潟湖和礁区海域,栖息深度在1-60公尺左右,幼鱼则常出现于潮池。主要集聚成小群于白天捕食浮游动物或底藻,夜间则躲藏于礁石间。这种胆怯的鱼类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保护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它们尾部两侧分别突出的两根尖刺,这两根尖刺可以对任何攻击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突角鼻鱼属日行性鱼类,在礁区及水中表层活动,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幼鱼常出现于潮池。主要集聚成小群于白天捕食浮游动物或底藻,夜间则躲藏于礁石间。幼鱼以丝状绿藻门为食,而体长大于20厘米的成年鱼则改为以软浮游动物如刺胞动物门水母为食。雄性雌性会结对产卵。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水域,从红海和非洲东部海岸一直延伸到哥斯达黎加科科岛。台湾目前除西部海域外,其馀各地海域及离岛礁岸均有记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帝汶。
渔业利用
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观赏及食用兼具。剥皮后,煮薑丝汤,肉质鲜美。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
生长繁殖
突角鼻鱼最大能长到100.0厘米。
种群现状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态和习性
分布范围
渔业利用
生长繁殖
种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