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
民俗音乐是
盂县特有的地方民歌,其历史可以追溯至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活动。这种口头传播的艺术形式,没有具体的起源年代记录,它是在当地居民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09年2月,盂县民歌被列入
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盂县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先民在此定居。春秋时期,这里曾建立过“仇犹国”,并在公元前606年更名为盂县。作为春秋时期的“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地之一,盂县的历史悠久。盂县民歌的具体起源年代无法确定,也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但它是由当地的劳动者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盂县民歌在整个县域内都有广泛的分布,包括14个乡镇和500多个村庄,影响着约30万人的生活。按照地域划分,盂县民歌分为西部、北部、东部和中部四个流派。西部地区的
民俗音乐主要分布在东粱、西潘等地;北部则以上社、梁家寨、下社为代表;东部以牛村、仙人、北下庄为主;中部则集中在路家村、南娄、孙家庄一带。这些地区因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且娱乐活动相对较少,因此民歌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盂县民歌现存数量约为400至500首,仍有200多名传承者。这些歌曲反映了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如《你把良心背到脊背上》《羊肚肚手巾毛毛多》《那可怎呀》《五更调》等。其中,《那可怎呀》以其深刻的女性情感描写而成为盂县民歌的代表作。此外,盂县文化馆馆长提到,
东梁乡东梁村的一些老年人仍然能够演唱许多现代人鲜少听闻的传统盂县民歌。
为了保护盂县民歌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盂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专门成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每年投入资金用于该项目的保护。盂县文化馆负责搜集、整理、归档和保存有关盂县民歌的资料,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
档案资源。同时,盂县民歌也被多次搬上
春节晚会的舞台,并获得了观众的好评。通过普查,还发掘出了更多的
民俗音乐作品。2008年,盂县民歌被评为“
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次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盂县民歌的主要传唱群体年龄在60至80岁之间,而40至60岁年龄段的传承者人数明显减少,4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无人参与。代表性
传承人包括粱书印、刘宝和、冯二牛、梁恒秀、韩双驹、韩润民、王双有、武晓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