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二级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外国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90年。现开设英语、蒙英双语(隔年招生)、俄语阿拉伯语四个普通本科专业,及阿拉伯语自学考试专科、专升本专业。学院开设的“英语语音学”为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语言学”和“口译”为校级名课。
学院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0年,前身为外国语言文学系,2002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现拥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蒙英四个普通本科专业,及阿拉伯语自学考试专科、专升本专业。学院1990年招收英语专科学生,1994年招收英语本科学生,1997年招收阿拉伯语专科学生,2003年招收阿拉伯语和俄语本科学生,2005年招收“课程与教学论”英语硕士研究生,2011年招收“课程与教学论”阿拉伯语硕士研究生。学院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俄语专业教研室、阿拉伯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应用语言学教研室。学院开设的“英语语音学”和“口译”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已出版各类教材、专著(译著)49部,“阿拉伯语文化基础教程”的出版更是填补了国内有关讲授阿拉伯国情和阿拉伯文化课程缺少教材的空白;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教育部、国家民委、甘肃省科研项目44项,其中20项获奖;王谋清院长获得2007年甘肃省“师德标兵”奖;赵丽丽老师获得2010年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甘肃赛区三等奖;2010年卫纬老师在甘肃省大学英语说课比赛中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二等奖。2012年学院开设的“口译”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马兰主持,马和斌、赵新霞、古明、马凤俊、马海成、马黛瑞参与的《基础阿拉伯语》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水彩琴主持,刘积源、关桂云、张宇、朱枝参与的《英国文学史》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关桂云主持,卢平、赵靓、王康、腾健、杨立群参与的《综合语言技能》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孙先武主持,张荣、王龙、杨海鹰参与的《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马和斌主持,杨华、妥滨、汪参与的《阿拉伯语写作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罗莉获得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一等奖,毛绍磊获得三等奖;汪珏获得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二等奖王谋清主持,马纳琴、靳松、张莉、周倩参与的“口译课程教学团队”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重点示范教学团队;张汉彬获得省高校社科2012年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潘世昌获得2012年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成才奖。外国语学院获得2011—2012学生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级达标单位”;外国语学院团委获得2012年西北民族大学“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外国语学院始终本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宗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外国语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效益。在2005年国家民委六所直属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抽查中获得第一名。 2005年、2006年先后承办了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教学指导组·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2005年联席会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等全国性会议。2008年十二月承办了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年会。2011年9月24日至25日召开了“中东文化及中东形势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原外交部副部长、外交学院院长杨福昌、原中国驻突尼斯埃及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安惠侯等专家学者与会。2012年3月,承办“中译杯”第二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赛区复赛。2013年6月21——22日承办了“首届甘肃省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省内外多位专家、教授参加,共同探讨了高校英语写作的教学问题,在会议举办期间学院举办了“首届甘肃省高校英语写作大赛”。此外,学院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的英语、阿拉伯语俄语口语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院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断加强和用人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每年的考研率和就业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截止到每年12月31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尤其阿拉伯语专业就业率接近98%,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加。2011年学院共举办10余场专场招聘会,共推荐学生40多名,并且学院与中国水利水电九局、宁波龙文教育集团、江陵汽车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省卫生厅和美迪英语教育集团等10多家用人单位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每年均在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考取院校也每年都有很大变化,仅2011年,我院考入211、985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就有19位,其中,1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5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
学院本着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为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学术科研为引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管理队伍建设为保障,培养适应西部地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高水平、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
师资力量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07名,专任教师100名。高级职称教师29名,其中教授3人,占学院教师总数的3%、副教授26人,占学院教师总数的26%;讲师49名,占学院教师总数的50%;博士5人,占学院教师总数5%,硕士52名,占学院教师总数的53%;常年聘请外教7名,兼职教授8名。学院有三十余名教师先后在英国、美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新西兰等国进修、访问和取得学位。十几年来学院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600多名教师,并先后与法国欧亚管理学院、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犹他州立大学、福特海斯大学合作、坦塔大学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选送了60多名在校学生出国深造。
王谋清教授
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硕士学历,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科研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主讲课程有:《精读》、《语音》、《词汇》、《英美概括》、《写作》、《阅读》、《语法》、《口译》、《高级英语》、《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用学》、《语言学流派》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核心期刊1篇,CSSCI 期刊1篇;出版专著两部,其中一部(30万字,1—1),另一部专著(104万5000字,1—1);主编教材二部;主持各类课题9项,6项为省级项目(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项,已结项),校级教改3项(有1项在研);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在研项目一项;现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英语专业写作理事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甘肃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研究组组长;甘肃省外国文学会理事;甘肃省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会员(AILA);被列入甘肃省高校翻译人才库;兰州市外办特聘英语翻译、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兼职翻译、省建设厅和省民委兼职翻译。
丁俊教授
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63年出生,男,回族,甘肃临潭人,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并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阿拉伯世界研究》期刊编委、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甘肃省民族宗教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阿拉伯语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丁俊教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1988年出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大学,攻读阿拉伯语文学专业。后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阿拉伯语言文化专业博士学位,获文学博士学位。
马和斌教授
早年求学于中国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归国后在西北民族大学(当时为西北民族学院)创建阿拉伯语专业。历任讲师、副教授。培养学生数千人,为我国的阿拉伯语外交、商贸、教育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其著作有:主编《语言文化教育》(香港天马出版社)参编《阿拉伯语言文化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等。
机构设置
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
外国语学院行政人员及分工
办学规模
2005年7月学院搬迁到榆中新校区,新建的外语学院办公教学楼独具特色,建筑总面积为一万八千平方米。学院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俄语专业教研室、阿拉伯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应用语言学教研室。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5间,多功能口译实验室1间。
十二五规划
为适应学校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客观需要,切实推进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落实,特结合外国语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研工作回顾
科研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学院领导极为重视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奖励、规范办法,大力提倡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全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项目。学院根据学校及科研处的各项精神,积极传达科研文件,特别是重视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鼓励教师们组成科研团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申报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9年10月31日,“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各类立项34项。
二是鼓励教师撰写论文,积极投稿。学院一直重视教师论文的发表情况,并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把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截止2009年10月31日,“十一五”期间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16篇。
三是鼓励教师撰写专著、出版译著、编写教材。在重视项目的申报和发表论文的同时,学院鼓励教师撰写出高质量的专著、编写教材,翻译有价值的作品。截止2009年10月31日,“十一五”期间共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4部。
四是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院每学期都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或学院教师给师生们举行各类学术讲座,使学院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得到极大的开阔。
五是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学院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一方面开阔了参加者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给学院输入了新鲜的学术血液。
六是重视科研表彰,开展学术讨论。为了提高教职工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学院不定期召开全院教职工科研表彰大会和学术交流会议,并鼓励教职工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组建科研团队,提升学院科研水平。
取得的经验及标志性成果简介
“十一五”期间,在学院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起来,有一下几点经验:
一是学院的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对教职工科研意识的培养。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鼓励下,教职工们的科研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各类项目的申报上,教职工们参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是团队协作精神。教师们以专业和主攻方向为基础,组建起了不同的专业团队,保证了科研工作的有序发展和教职工科研上的交流、学习与协作。
三是科研表彰和学术讨论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学院科研标志性的成果有
在34项立项项目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当代伊斯兰教中间主义思潮研究如果包括在内);在发表的116篇论文当中,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3篇;在14部专著、译著和教材中,有A1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1部,教材1部。
存在的问题即原因分析
就学院“十一五”期间的科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论文数量虽较“十五”期间有所上升,但中文核心期刊,特别是外语类核心期刊,特别是CSSCI及以上级别的论文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本身较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之间的差距。
其次,就项目情况而言,获得的国家级项目较少。主要原因是一部分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有畏难情绪,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可供教师利用的科研资料也比较缺乏。
再次,在著作、译著、教材等方面,A类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较少。说明总体科研实力还有一定差距。
“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科研,抓好科研工作,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立足教学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作为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民族院校的特色,以科研为导向,依靠科研提高教师素质,依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措施,开展各项科研活动,进一步增强学院的科研气氛,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力争良好的效果,使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培养和扶植新进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为学院科研工作储备科研人员队伍。
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结合我院办学特色,根据教师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年龄、职称等特点,继续完善英语、阿拉伯语俄语三个专业中的科研团队,也可建立跨专业研究团队,力争产生一批学科带头人,并对年轻教师进行科研上的引导和帮助,使整个学院的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努力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经费,争取在项目立项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国家级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在论文、著作、获奖方面力争有较大突破,特别是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以上级别的刊物上能争取发表更多的文章,在A类出版社争取出版更多的专著、译著和教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师资力量
丁俊教授
马和斌教授
机构设置
办学规模
十二五规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