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清真东大寺
历史遗迹
开封清真东大寺,又称东清真寺,古称大梁清真寺,位于开封市清平南北街7号,占地十余亩,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该寺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的位置在开封城外东南3公里处一带,后迁入城内今址。据寺内清碑文载,大梁清真寺起于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公元1407年(明永乐五年)重修。寺内现存有清康熙年间的《重修大梁清真寺碑记》。开封清真东大寺是国家级模范清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回民世代相传。
历史沿革
据寺内现存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踢进士出身吏部候选王撰写的“重建清真寺碑记”载:“大梁清真寺在城之东南隅,乃教人礼拜祝国之所也。起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其众始入中原地区时,后代修“不。”明洪武年间(1368一1398年)“敕修大梁清真寺”。明永乐五年(1407年)“敕赐增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朱元璋部下回族将领常遇春等率兵攻克开封市,欲明成祖北伐收复北京,然兵力不足,于是在当地招兵买马。大梁清真寺一带回族青年踊跃应征入伍,朱元璋闻讯后很受感动,亲自由南京赶赴开封大梁清真寺,亲笔题写“精忠尚武”的操幅悬挂于大殿内,并下令翻修该寺.寺修好后,大殿内特制一座精雕木坊,取名“万岁楼”,悬挂“精忠尚武”操幅。后历代改挂“皇帝牌”,并影印笔迹,镌刻石碑1块,嵌在大梁清真寺内墙上。明永乐五年(1407年),又“敕赐增修”该寺。两次重修后的寺院占地十余亩,规模宏阔,殿堂、经房、浴室完备,是中原较大的一组伊斯兰教建筑群。后该寺屡经兵资水患,屡次修葺扩建,明末,又一次毁于黄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掌教曹明,教中人郭鹿鸣、李尚仁等重返故里寻找寺址,并倡众募捐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再次重建。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年)寺院再次被黄水毁坏。这年6月16日,黄河决堤,17日大水冲向开封城,开封南门竟为回涡冲开,黄水倾门灌人城内,4、50名回族,自告奋勇义务去堵南门,经努力拼搏,终于堵住了南门。但黄水又从宋门南边的水门洞内钻入城来,东大寺附近回族群众大力协助河营兵堵水,他们除将自家房屋砖块拆完堵水,后又将东大寺内房上砖块拆来堵水,然水大无济于事。恰好此时北边漂来两只料涨,满载砖石、麦秸等物,为把料船拉到城墙前,20名回族青年协同河营兵跳入汹涌的黄水中,黄水被堵住了,但19名回族青年却再也没能回来。这使当时开封市官员大受感动。河南巡抚牛鉴,奏请清廷,利用河工料物,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寺院大门、卷棚和二殿等。将御赐“护国清真”匾额悬挂大门正中。巡抚牛鉴也亲笔题写了朱红底黑色行书体的“护国佑民”匾额悬挂于南边大门上,还赠了“无论官民人等,到此下轿下马”的牌示,安放在北边大门前石狮后,以示对东大寺的尊重。现存建置基本上保持了这次重修的规模和风格。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一次重修,解放后,1989年再次维修。
建筑特色
今寺坐西朝东,内分三进,规模宏伟,为开封市四大寺观之一,1963年被定为开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大寺原大门对面耸立大型照壁一座。今已不存。照壁后面的街道(东西向),旧名“清真前街”,大门前临街道(南北向),旧名“清真街”,均见乾隆四年(1739年)《祥符县志》的“县城图”。大门5间、三明两暗,朱门碧瓦,两侧两底角门,南北两道山墙,门前大石狮一对。大门正中门相下四根方木顶端镌有“护国清真”四字,其上方曾悬挂蓝底黄字走龙边的“敕建蓝靛厂清真寺”匾额,今悬挂穆青题写的贴金“东大寺”匾额。南边大门门楣下四根方木顶端镌有“终始无歧”四字,北边大门门下四方木顶端镌有“大道生辉”四字。大门正脊顶上,矗立一座精工烧制的“七孔仙桥”,又名“一桥三亭”,俗称“七孔桥”的宝瓶,本为稀世珍品,可惜“文革”中被毁,现复制一座重叠脊顶,整座大门雕梁画栋,彩绘一新。气势肃穆威严。二门外是“经书义塾”。民国初年改为“明德小学”,现为东大寺武术馆。二门三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现门正中上悬“回族东大寺”匾额,门内侧西悬大匾三方:中间是“大道之源”,两侧分别是“在明明德”、“明德之源”、二门两侧是南北走廊,北边走廊内自北向南排列碑碣几座,均为双面雕刻,有明洪武年间雕刻的阿文“古兰经”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仲春刻的“古制连班永遵碑”,清代刻的“古制连班序碑”,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刻的“重建清真寺碑记”和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具甘结”碑等。其它碑10余块毁于“文革”期间.二门内为宽敞整洁的庭院,中间原建有望月楼。两旁为南北讲堂和水房,附有武学屋和经学堂,均为出厦游廊,红漆明柱。水房门楣悬有“扭身浴德”字样大匾,今备有淋浴设备。庭院西端是主体建筑:卷棚、二殿和大殿、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卷棚下大殿前5间门的上方各悬有3块大匾,共有15面,多为著名经师所写的阿拉伯语匾,汉文匾多是清末重臣显贵所题赠,如醉亲王,牛鉴等,匾文为:“西域呈教”、“大道之源”等。大殿为硬山顶,覆碧色琉璃瓦,高约10余米,深40余米,宽20米,建筑面积732平方米,大殿和二殿脊各矗立一高大宝瓶。二殿宝瓶早年已被盗。段两侧有高大耳房。大殿内采光充足,宽敞明亮。殿内曾悬挂各式宫灯,今改为数十盏电棍照明。地板上铺有红绿灯鱼相间的两色地毯,典雅洁静5正西面窑殿雕筑小门的上方及赛殿内雕有精致的椎体经文对联,小门两旁也雕有椎体经文对联。殿内和卷棚内除红漆明柱,花卉图案画栋及殿内西北角的“敏拜尔”外,再无其他装饰物品,呈现出清真寺素雅朴实的风格。大殿左右各有配殿3间,北面的配殿是伊玛目住室和会客议事场所,南配殿为教长住室和阿訇开学讲经处。殿后即第三进院,原由清真女学,养正小学和详井院三部分组成,有房间45间,后被市树脂厂全部占用30余年,通过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于1990年归还寺内,有待于改造开发利用。
价值意义
本寺一贯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明清以来,该寺(东大寺)的经堂教育在全省享有盛名,曾多次向省内外聘请校长兼教长,如著名的来阿訇、临清市的洪五阿訇、北京的王浩然阿訇、通县的张赢仙阿訇及桑坡的杨泰恒阿訇。民国初年,王浩然阿訇任教长时,极力振兴教务,创立“中国回民促进会像支部”,并建立了5个经房:信义社(维中前街)、仁义社(南羊市街路东)、遵义社(烧鸡胡同)、顺义社(铁娘娘庙街)、遵一社(洪河沿),分布寺坊国民居住区,每日派海里凡去宣教。东大寺在注重经堂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学校教育,曾创办了广州市养正小学和明德小学。养正小学,是河南省开封市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回民学校,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由热心公益的回族有识之士郭草臣、魏子青杜秀升等人在回族群众支持下创立。校址在东大寺后院。郭草臣任第一任校长.初办时仅招2个班,4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课程除普通小学的内容外,另增有斋戒、教义等。1940年由郭宜甫接任校长,后逐步发展到5个班。到1946年,由回族群众捐款买一座旧宅,学校扩增5个班。1944年,郭宜甫直接在养正小学的基础上得到王还五、杜秀升、杜超凡、许亚青、李俊岭等人支持,在理事厅福建会馆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回民中学即私立养正中学,由郭宜甫任校长,经费主要由回族群众募集。解放后该寺名誉社首铁鸿鹌,任市回民中学校长数十年并创办了河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任校长。寺内还办有武学,聘请名师,久盛不衰。东大寺在30年代前后有八大社头,为寺内重大事务决策者,其中最著名的是魏于青、杜秀升。魏在汴、郑、洛创办城市电力工业,为河南省电力工业的先驱;杜任河南商务总会会长达数十年之久。3二人为河南工商业的巨子,为振新河南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除参与寺务外,也大力发展了开封回族教育事业。今禹王台公园内烈士陵园中辛亥革命烈士之一的丹鹏晏回族,他曾与许多回族以东大寺为其秘密活动之所,起义前定东大寺为回族会员的起义誓师会址。后为人告密,丹牺牲,其组织者刘步云感回族之恩,改信伊斯兰教
文化活动
现在东大寺有掌教2人;伊玛目1人,海里凡18人,学董7人;尊奉老格底木.本坊教民4000余户,约20000人,大多为回族。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来东大寺参加会礼的穆斯林2000余人,挤满大殿庭院,盛况空前。本坊哈吉有王召、王绍清阿旬、王鸿玉伊玛目。该寺也经常有国际友人参观和亚非穆斯林访问。1989年3月29日,伊朗驻华大使布鲁杰迪率团访问;同年5月17日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夫人和该国穆斯林协会会长率团访问;1992年3月29日伊朗诵经团来寺诵经,交流文化。另外还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阿拉伯国家的国际友人曾来参观访问;香港旅行社曾专车载各国穆斯林数十人来此,以及英籍华人韩素音女士专程来寺考查。同时还有英国电视台、中央和省市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界先后来寺拍摄影视节目,新闻照片等,对外报道和宣传东大寺。
珍贵文物
1、唐朝“石莲花盆”。原有一对古莲花盆,现仅存一个。据1985年来寺考查的英籍华人韩素音女士介绍,她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内看到另一个古莲花盆,并附有文字说明:“此盆另一个在中国大陆开封市东大寺内存放”。
2、明洪武年间“皇帝牌楼”道座。万岁牌楼由来前文已介绍,此不赘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特色
价值意义
文化活动
珍贵文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