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休特菲尔德级护卫舰
2007年创立于奥登斯钢铁船厂
伊万·休特菲尔德级护卫舰(丹麦语:Iver Huitfeldt Klassen Fregat,英语:Iver Huitfeldt Class Frigate,或以计划名称之为SF-3500 AAW型护卫舰)是丹麦皇家海军隶下的大型防空护卫舰。
本级舰主要依靠荷兰泰雷兹集团防务的防空作战系统(AAW,以APAR-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SMART-L长程电子扫瞄雷达为主构成)搭配4×8联装美制MK-41垂直发射系统(装填标准-2/3/6型32枚)以及2×12联装美制MK-56垂直发射系统(装填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ESSM型24枚)为主要防空作战力量,共有56个导弹装载单元。
本级舰共三艘,首舰F-361伊万·休特菲尔德号(Iver Huitfeldt F-361)于2008年6月开工,末舰尼尔斯·朱尔(Niels Juel F-363)于2009年12月开工,全级三舰均在2011年服役。相较于欧洲其他国家近年新造的几种先进防空作战舰艇,丹麦的伊万·休特菲尔德级由于使用低廉的舰体设计和成熟的技术装备,整体造价低于几种欧洲代表性的中型防空战舰,但舰载武备和电子设备毫不逊色,以优异的性价比深得丹麦皇家海军赞誉。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丹麦扼守波罗的海出海口,有长达73 14千米的海岸线,战略位置险要。冷战结束后,丹麦所面临的苏联强大海上威胁消失了,濒海安全形势有了极大改善,但是丹麦海军所要承担的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因此,为了在短时期内改变这种情况,丹麦海军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在泰提斯级远洋巡逻舰(Thetis Class)基础上发展一种的、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的标准平台,在此基础上丹麦海军建造了阿布萨隆级支援舰(Absalon Class),并继续在阿布萨隆级的基础上,研制一型新锐防空护卫舰,用以替换服役达25年的尼尔斯·朱尔级护卫舰(Niels Juel class)。
设计建造
欧洲几种代表性的新一代防空雷达/作战系统 都参与了丹麦海军新护卫舰的评估,包括泰雷兹提供的APAR相控阵雷达+SMART扫瞄雷达与配套战系所构成的防空作战套件(Anti Air Warfare,AAW),以及英国BAE的桑普森相控阵雷达等,最后由泰雷兹的AAW套件获胜。在2006年12月19日与泰雷兹集团荷兰分公司签约,购买三套AAW,配备于这三艘新防空舰。三艘本级舰的船段将由奥登斯船厂(Odense Steel Shipyard)所属的立陶宛巴尔基亚江南造船(Baltija Shipyard)和爱沙尼亚洛克萨造船厂(Loksa Shipyard)分别承造,完成后由四艘驳船穿越波罗的海运至奥登斯钢铁船厂完成组装。
设计特点
舰体设计
由于以正规高强度作战为主要任务,伊万·休特菲 尔德级取消了阿布萨隆级多用途支援舰的弹性甲板等运输设施;不过为了维持与阿布萨隆级的共通性,伊万·休特菲尔德级仍维持类似的基本构型,长度宽度稍微增加,吃水则减少1米(因为不需要运输货物),满载排水量则增为6645吨。由于丹麦海军要求新防空舰艇的航速增加到26节以上,所以需要比阿布萨隆级更强大的动力系统。伊万·休特菲尔德级编制101名官兵,与阿布萨隆级相仿,此外还能容纳额外55名特战或其他人员。伊万·休特菲尔德级最高航速28节,以15节航行时能达到9000海里的续航力,可在海上自持30天。
船电设计
丹麦海军之所以青睐泰雷兹的APAR系统,主要归功 于其出色的追踪能力以及在测试中优异的性能表现,泰雷兹先前也成功地整合SMART-S MK-2雷达以及美制防空导弹系统。由于AAW的雷达战系组合已经用于德国萨克森级护卫舰荷兰七省级护卫舰上,伊万·休特菲尔德级的核心系统与这两个邻近的友邦海军取得共通,意味着未来三国间将在海军合作演习与后续开发改良方面取得诸多好处。本级舰的战系核心应沿用与阿布萨隆级相同的C-Flex开放架构作战系统。此外,舰上其他的平面搜索雷达、导航雷达、电子支援装置、舰首声纳仍维持与阿布萨隆级相同的配置。
武装设计
主武器方面,伊万 ·休特菲尔德级在舰安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数量为八联装四组,可装填标准SM-2区域防空导弹,未来还可能纳入SM-3反弹道导弹、SM-6 ERGM增程型主动制导防空导弹甚至BGM-109巡航导弹。此外,舰上还配备两组12联装MK-56垂直发射系统,专门用来装填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ESSM短程防空导弹,但只能每单元装填一枚。MK-56是MK-48垂直发射系统的改进型,主要减轻了装置重量,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舰上配备四具萨博集团(SAAB) Ceros 200火控雷达(阿布萨隆级只有一座),用来导控火炮与海麻雀ESSM防空导弹;而SM-2区域防空导弹则由APAR相控阵雷达负责照明。
除了防空之外,伊万·休特菲尔德级的火炮能力也比阿布萨隆级更为强大,舰首A炮位与舰桥前方的B炮位各有一个武器模块,A炮位可选择安装一门MK-45 127mm舰炮或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各一门,B炮位则可选择安装一门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或一门德国与瑞士研发的GDM-008千禧年(Millenium)35mm航空机炮式舰载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此外,直升机库上方也设有一个武器模块,能安装一门千禧年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伊万·休特菲尔德级的其他武装大致上仍与原版阿布萨隆级相同,舰舯配备四组四联装美制鱼叉Block II反舰导弹发射器,反潜方面配备两组双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使用MU-90鱼雷),且原计划两组双联装美制毒刺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与7挺12.7mm机枪等近接作战武装,但服役之后遭到取消或延后;至于直升机库则缩减为一座,操作一架EH-101直升机。伊万·休特菲尔德级亦取消原先阿布沙龙级的舰尾突击艇容纳舱,将空间用来安装拖曳阵列声纳系统。
动力设计
动力主机方面,皇家丹麦海军最初的评估包括 由四具德国MTU 8000 20V M70柴油机组成的复合柴油机与柴油机(CODAD)动力系统(阿布萨隆级仅配备两具MTU-8000)或者由一具美国LM-2500燃气涡轮、两具MTU 8000组成的复合柴油机与燃气涡轮(CODAD)系统,最后由前者获胜。为了配合动力系统的改变,伊万·休特菲尔德级的设计如机舱、烟囱也有所修改。伊万·休特菲尔德采用柴柴联合(CODAD)的动力方式相较于美国大型舰艇的燃燃联合(COGAG)动力方式有更小的油耗,多台并联可克服柴油机单机功率不足的问题,这种方式亦被中国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法国卡萨尔级驱逐舰所采用。
基本数据
本级各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设计建造
设计特点
舰体设计
船电设计
武装设计
动力设计
基本数据
本级各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