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渡桥
上海市白渡桥
白渡桥位于吴淞江下游河口,是旧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距和县城22公里。在唐以前,这里只是一个无名渡口,南北千余米汪洋一片,南来北往行人全靠一叶扁舟过渡,平时渡宽亦有五六百米。现在,白渡桥是连接黄浦区虹口区的过河通道,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大桥䑞宏
传说白渡桥其名与唐朝两位同年出生的大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有关。民国初年,和州学者张铁安,在《重建白渡桥碑记》中就写有“唐廷缔迹,白傅留踪”句。据史料记载,刘、白向来交深,即使贬远离京都,仍不绝诗书往来,借以相互慰勉。唐长庆四年(824年)春,刘禹锡由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市刺史调任洛阳市太子少傅。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市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老友相见,悲喜交加。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下船后,白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岂料刘已会意,乃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吟罢相对开怀大笑。白又道:“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刘道:“平水季节能架木板浮桥也好。”那次,白居易着实在和州住了几日。后来刘禹锡为了志念,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又两年后的唐宝历二年(826年)秋,刘禹锡罢任和州刺史调京都途经扬州市时,正好白居易从东都也来扬州。两位老友首次同游扬州,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分外亲昵。刘不免又向白道歉:“可惜我只起个地名叫‘白渡’,架桥未成。不知何年能架成‘白渡桥’?”白安慰道:“将来总会生出一道‘地虹’来。”于是把酒尽兴,不知所醉。当下,白就席吟赠一诗曰: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筷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即酬答一首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将杯酒长精神。
兴建传说
斗转星移,唐废宋兴。宋代时,为便陆路通畅,当地人已在白渡口架起了简易木板渡桥,称之白渡桥。到清代中期,又在原木板桥基础上放置两艘小平板船,再在船上平铺坚厚的白板,成为真正的可分可合浮桥。这时已经兴旺的白渡桥的小集市,各行各业也随之蓬蓬勃勃发展起来。入民国,其商业发达、生意兴隆,列居南乡首位,涌现高达几十万元及百万元财富的八大家商户(即三王、三葛、一吴、一常)。1916年秋,八大家首倡建造3孔石拱桥。两年后,一座长达33米、宽5.3米、3个洞孔(中间洞孔较两边高出约1米,以利木帆船通行)的石拱桥——白渡桥竣工了。学者张铁安特为撰写碑记,以志盛举。旧石桥通航近70年后,1986年秋,国家投资在原石拱桥旁新建了一条长110米、宽8.9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化大桥。全部工程自1986年9月5日开工至1987年5月20日竣工,历时255天。原石拱桥现仍保存作为历史陈迹,有一首诗颂曰:
千年古渡出新奇,今铸长桥开放宜。
刘白友情传世代,和州此后益名知。
历史沿革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第三代桥了。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祥行的英国人赫伯特·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罂粟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专利,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桥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市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黄浦公园,定名为“公园桥”。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遂称之为“外白渡桥”。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收购后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构桥代替。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径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
钢桥建成之后,经历40多年从未大修。1945年抗战胜利后,桥台下沉发现裂痕,随即以重浇捣混凝土进行排险处理。解放后,又进行了多次全面测试检验,对维修养护作了科学研究,先后曾进行了9次大修。
交通贡献
人们印象里,外白渡桥只是外滩风景区的一部分。事实上,它还承担着极重要的交通作用。据1987年的交通测试显示,当时每昼夜外白渡桥交通流量就已达到2.7万辆次,可见它是连接中心城区与沪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外白渡桥在昨天和今天的接力中延伸到明天,与吴淞路闸桥竞渡吴淞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灯光照明
2009年3月31日,外白渡桥“城市之光”灯光系统开始全面试灯。“城市之光”灯光系统采用全彩LED灯具灯具内部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芯片,通过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调节三种颜色的不同比例,不仅呈现出多种色彩,还降低了能耗。灯光分为平时和节日两种模式,平时模式主色调为暖黄色。在节假日或一些重要活动中,灯光会变成多种色调,以配合营造气氛,并与浦东新区的夜景灯光遥相呼应。
桥梁基本信息
外白渡桥建于1907年,位于吴淞江下游河口,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上,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该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不等高桁架桥,桥有二孔,全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08年的那场大修是外白渡桥百年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恢复和加强原有的风格”,共有16万枚钢铆钉被重新固定,将近63000枚钢铆钉被替换,以期恢复到1907年的风格。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大桥䑞宏
兴建传说
历史沿革
交通贡献
灯光照明
桥梁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